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校学报作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既具一般期刊的普遍属性,须遵循共同的办刊规律,又有自身与众不同的特殊属性,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与自身特征相适应的发展道路。整体而言,学报编辑工作作为一门高级精神劳动和充满智慧的创造活动,首先要求编辑主体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思维水平,具有学术上的整体驾驭和对文稿内容的独立判定能力;其次,它要求编辑主体具有高超的编辑技巧和出版策划能力、勇于探索新形式的实践精神和创造意识;再次,还要求编辑主体具有勤奋刻苦,无私奉献,甘为人梯,安于寂寞与清贫的人生态度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2.
编辑的主体意识是编辑通过实践活动而发展自我的一种自觉的能动意识。本文将编辑的主体意识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并进行了分析说明。编辑的主体意识贯穿于编辑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影响和引导着编辑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3.
创新度是学报学术质量的核心,它取决于作创新意识的强弱。影响作创新意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从学报编辑工作角度讨论学报编辑应从:1、营造宽松、自然的交际环境;2、创造趄正民主的学术气氛;3、引导作的创新意识;4、建立作网络;5、建立激发作创新意识的激励机制等五个方面来保护和激发作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编辑的价值意识是编辑主体意识的一部分,是编辑活动诸要素的核心要素。它是编辑工作的前提条件,并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全过程。编辑意识的培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要正确地认识编辑工作的价值。在实践中体现编辑的价值意识,主要体现在:把握选题的客观性和社会性;时效观念;结合实际、突出自己的特点;积极开展编辑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编辑主体的价值决策矛盾与自我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主体价值决策目标的确立是其改造现有文稿的动力,但文稿质量、人情因素、编辑主体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等方面又常致使其动力系统受阻,处于价值决策的矛盾状态,难于实现决策目标。在这一心理过程和思维活动,关键在于编辑主体摆正其社会地位,强化自我角色,优化思维方式、追求创新之境,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达到价值决策思维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编辑主体论     
针对文化产品缺少个性及“无错不成书”的现象,文章提出,应该确立并贯彻编辑主体论。编辑主体论坚持编辑主体在编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发扬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编辑主体通过编辑活动,充当了文化设计师的角色;另一方面,编辑通过学术建树来证实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社会存在。确立并贯彻编辑主体论,在当前有着极为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编辑主体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编辑是编辑活动的主体,在编辑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编辑作为编辑主体,应当具有主体意识,应当意识到自己作为编辑主体的存在和作用,作为编辑主体应尽的职责,作为编辑主体应具有的素养。  相似文献   

8.
编辑现代化是当前编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其本质是编辑主体的现代化,编辑主体的现代化是指在编辑工作实践中,编辑主体在编辑理念和编辑手段与技术等方面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作为一名现代化的编辑,首先要具有现代化的编辑理念,即树立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超前意识、经营意识等现代化观念,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现代化的编辑手段与技术。  相似文献   

9.
论科技期刊编辑的主体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主体意识指导和制约着编辑活动的运作过程。科技期刊编辑在编辑活动中要具备整体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信息意识、科研意识、和效益意识。  相似文献   

10.
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必须提高主体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强烈的主体意识,确定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超群意识和超前意识;并努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编辑主体的品牌意识是指编辑主体的编辑实践当中对出版物质量所作的一种价值界定,它是编辑主体的创新意识,价值意识,竞争意识等等主体意识的综合与凝聚,是一种为争取最佳的社会效果而不断进取的价值取向,当代编辑需主动采取措施,树立品牌意识。  相似文献   

12.
编辑与社会的关系是编辑社会学的主题.尼葛洛庞帝敏锐地意识到了数字化时代编辑工作革命性的变化:编辑选择性功能发生转换;读者编辑化;编辑工作社会化;编辑工作电脑化;编辑艺术化.对这些思想进行探析,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数字化时代编辑与社会的复杂、多元的关系,并帮助我们指导新的编辑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编辑和编排技能,也要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理论知识。在知识上既要博又要专,既要做编辑也要做学术研究,以编辑工作带动学术研究,又以学术研究促进编辑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更快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要学会媒体的经营与管理。同时要掌握编辑工作和学术研究的一些必要工具,如电脑、外语、知识产权等。  相似文献   

14.
Technical editors ensure a document communicates with the reader. With XML, active server pages, and dynamic document creation, Web pages are no longer simple hand‐crafted text objects, but dynamic groupings of text assembled moments before the reader views the page. With dynamic documents, high‐level editing tasks will be, at best, vaguely defined during text creation. To maximize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future technical editors require tighter control over information consistency and content.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技期刊复合型编辑培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高校科技期刊编辑培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对于初步进入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编辑在编辑业务方面存在的特征,指出了科技期刊编辑培养过程中应注重政治意识培训、出版业务培训、学术理论培训、网络技术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学术交流实践。  相似文献   

16.
编辑学者化是学报发展的客观需求。编辑学者化要得到落实,必须加强其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学报编辑的学者化应以编辑为本位,应根据学报需要和编辑从事学术研究的客观条件,寻求具有编辑特色的学者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期刊是文化媒介中独特的一类,承担学术引导和文化建构的重任。学术期刊在编辑过程中,应建立科学的编辑理念,按照期刊自身的规律,确定学科专业的主攻方向,审选前沿课题。使学术期刊在期刊方阵中,发挥特殊的媒介功能。学术期刊编辑应从传统的以选择稿件为目标转移到以搜集科研信息、掌握学术发展动态、制定特优选题、慎审组约好稿、提高学术质量、最终编出高品质刊物为目标,强化编辑的主体地位与媒介构成价值,创造性地办好高层优质的学术刊物。学术刊物的特色表现为:学科特色、栏目特色和专题特色。在编辑过程中还应突出编好专题栏目、综述栏目并创设富有个性的特色栏目,形成自己的栏目品牌。学术期刊编辑承担文化创造和建构的重任,要把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精品呈献给读者,办出名栏名刊。  相似文献   

18.
谈高职院校学报编辑的信息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意识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群体意识于一体的具有信息功能而形成的理念或映象.高职院校学报编辑的信息意识,表现在政治层面上是弘扬主旋律,具有政治敏感性;表现在文化层面上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具有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学术层面上是弘扬创新精神,具有精品意识.要研究编辑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刊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现代编辑心理学是把普通心理学、现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与编辑工作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主要探讨编辑活动中认识主体各自的心理特征、心理现象、心理机制及其他们之间相互的心理感应规律与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它的特点是具有交叉性、独特性、创造性、实践性、探索性.研究的原则是客观性、反映论、发展性、系统性;研究的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调查研究法;研究的意义是有助于推动编辑学和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有助于提高编辑队伍的素质,培养编辑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应以职业道德建设为成长的起点和重点,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反思性实践和参加培训等多种渠道,实现职业道德、编辑业务和学识水平的协同发展。作为编辑部群体中的一员,编辑部的内部环境对青年编辑成长的影响最为直接,和谐的编辑部内部生态环境有利于学报青年编辑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