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68年,原北京市文联全体干部集中到北京马神庙行政干校大院里蹲“牛棚”。历史竟使三个与萧红关系密切的男人——端木蕻良、萧军和骆宾基蹲在了一个牛棚里。 三人同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左翼作家为主的“东北作家群”,也一向被视为这个群的主力。然而,无论是在与萧红结合之前还是之后,端木蕻良都与这个群格格不入。他的侄子曹革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老叔从来不承认自己属于这个群。”  相似文献   

2.
我不是出版方面的专家,但除了“文化大革命”在“牛棚”中不能读书之外,一辈子都在读书的圈子里转来转去,因此,有关出版方面的问题也就自自然然地在脑子中有所思考。有些问题是老生常谈了,但能常谈下去,  相似文献   

3.
施中梁 《今传媒》2005,(6):32-33
党中央一再强调新闻宣传工作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可见“三贴近”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也是媒体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化能力的必由之路。“三贴近”中,贴近群众是核心。贴近了群众,也就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与新闻媒体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坚持把群众的意愿与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视察深圳报业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等多个党报集团时,多次严肃指出“党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他还提醒党报的领导:“新闻报道如果不贴近,群众不爱看、不爱听,导向也就失去了对象”。作为新闻宣传思想战线上的一支重要队伍——中央、省、地  相似文献   

5.
最近从某报读到一篇“某市委书记向群众公开手机号”的报道,文中说:书记自一上任就向社会公开自己的手机号,倾听群众的呼声,为百姓解决问题。手机号公开4年多来,接到无数电话,为当地群众解决许多问题,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这篇报道反映的事情很有意义,可是其中的数字却让人产生了疑问。报道说,这位市委书记“一天中最多接过300多个电话,多是上访告状的。”对这些电话他“都仔细地听,认真地解答,问题能解决的,就立即要求有关部门限期完成,问题不清楚的派人调查”。对这300多个电话我们不妨算一个账。按报道所说“每一个电…  相似文献   

6.
1990年3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坚持不懈地努力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湖北农民报》作为直接同全省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见面的报纸,如何让“联系群众”这条红线贯穿在办报始终,一时成为我们全体编采人员思考的中心课题。农村读者有个特点,有话想对党报说,却又“茶壶装饺子——倒(道)不出”。在他们的来信、来访中,只能热情地为编辑部出题目:他那里有“好人”呀,有“清官”呀,请记者去采访呀;或者他那里有条惹不起的“地头蛇”呀,要记者帮他  相似文献   

7.
冯雪峰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了,他在冷落与冤屈中溘然长逝后,我不断地读到怀念并描述他的文章,从而使我对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位德高望重的首任社长更加深了理解和尊敬.上世纪50年代我在他手下工作过,“文革”期间又在“牛棚”共过3年患难.那以后还在咸宁干校一道劳动了两年.其间,尤其令我难忘的是,在向阳湖我还同这位半生坎坷、备受折磨的老人同台讲用过一次.  相似文献   

8.
通讯员在基层,一般都是被称为“小秀才”的人,如果我们自己也把自己看成是“秀才”,处处以先生自居,那就糟了,群众就会不理你,时间一长,与群众之间就会隔着一堵无形的墙,尽管你生活在群众之中,但群众不会把知心话告诉你,你就会变成“瞎子”、“聋子”。有一年,我听说一个公社的酱油厂办得不错,便去采访掌龙头的老师博,一见面我就急于向他掏材料,拿出本子来,摆出要他汇报的架势来,谁知他非但不理我,反而对我的到来很反感,使我很纳闷。  相似文献   

9.
任教五十年满腹洋墨水季羡林先生自谓“用血换来”、“和泪写成的”《牛棚杂忆》,最近已在北京出版发行了。这是他继《天竺心影》、《朗润集》、《人生絮语》、《我的心是一面镜子》等13本散文集之后刊行的又一本散文新著。他的散文极其真实感人,朴素的文字中泛着幽默...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伊始,《大连日报》作为党报,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更好地深人群众,深入基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更好发挥党报为民鼓与呼的舆论监督作用。经过一番调研和策划,“党报记者社区行”系列报道在《大连日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出的第一天便与读者见面了。从那时至今,我们专栏主...  相似文献   

11.
穆青同志写的人物常常给人以特别的感受,就好像“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某个人,突然出现在面前,有一种“就是他”的惊喜感。 这种效果,这种强烈的时代性与现实针对性的效果,固然与人物事迹本身有关,但是更重要的在于作者依据人物事迹材料所提炼出的主题。穆青同志人物通讯主题提炼的成功经验是什么?他的人物通讯的主题是怎样在充分地程度上适应时代的需要,传达出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呼唤? 以“三个洞悉”为前提 宏观把握人物的典型性 穆青同志在谈他的人物通讯写作经验时,提出“三个洞悉”的要求,用以作为认识和判断人物典型性的前提和依据。这“三个洞悉”是:  相似文献   

12.
引子“是七尺男儿生能舍死,做千秋雄鬼死不还乡”,这是对孔繁森光辉一生的生动写照。关于孔繁森忠诚党的事业、两次进藏,献身雪城等感人心魄、催人泪下的事迹,通过新闻媒介的广泛传播,已被广大干部群众所知晓。但是,他关心新闻事业,支持新闻工作,尤其是他与故乡报纸——《聊城日报》的那份情缘却鲜为人知。作为《聊城日报》的一名报人,有义务、有责任将他的这一切介绍给全国的新闻同行和广大读者,以使大家更全面地了解  相似文献   

13.
牛玉儒,一个从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党员领导干部,一个用激情燃烧的生命感动了内蒙古草原的人。牛玉儒做官27年,从乡级干部做到副省级领导。可以说位高权重,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观点大行其道的今天,他却常怀公心,用权为民,竭尽全力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就如他自己所说的“我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不属于我自己,我不能随意支配。”作为新时期党员干部的榜样,.牛玉儒以他的行动体现了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开拓进取、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为此,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向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牛玉儒表示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并号召干部向他学才。做真正的人民的公仆。在此,本刊约请最早、最全面、最直接报道牛玉儒先进事迹的内蒙古呼和浩特日报社提供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陈力丹 《新闻界》2004,(1):8-11
2003年不论对世界来说,还是仅就中国来说,都是一个多事之年。年内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相当多地涉及到传媒,进而也激发起新闻传播学界的研究热情。1月初,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代表党中央提出了传媒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把它作为改进宣传工作的一个突破口。他还提出了三个“一切”,即一切妨碍文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以“八荣八耻”重树道德感中组部日前发出通知,将把践行“八荣八耻”的情况,作为对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在当今中国,社会道德素质并没有与经济的高速发展并驾齐驱,甚至已经被远远地抛在后面,这是一个我们羞于开口却又不得不承认的尴尬现实。诚然,精神文明的养成比物质文明更需要时间与耐心,但我们不能对道德水准的下降视而不见,坐等“仓廪足而知礼仪”的文明社会自动降临。和黄继光、雷锋这样的英雄相比,你就会吃惊地发现,原来在我们这个时代,英雄、榜样的标准已严重缩水。能替群众说话为群众办事的公安局长、能安于本职工作的山区邮递…  相似文献   

16.
当一个人获得许多成绩和荣誉的时候.你会称呼他什么?明星?还是“大腕”?庹震把自己叫做“新闻熔炉里一块没烧熟的砖”。 1993年是庹震的丰收年,他的两篇通讯《春天的轨迹》和《同心共度辉煌时》在八届全国人大、政协新闻报道评比中分别获得一等奖;这年10月5日,他又光荣地当选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他却回忆起1982年的一段往事。那时,刚从经济系毕业的庹震,还不认识新闻ABC。他写的第一篇稿子就被“枪毙”了。编辑的批语是:“找不到导语,不知所云。”他却不解地问:“什么叫导语?”不懂就学,不会就问,他决心一切从零开始。他在大量阅读新闻书籍的同时,主动向同行求教。很多老同志和学过  相似文献   

17.
在陕西报纸“‘三个代表’在三秦”众多的报道中,有一篇《我们是土地卫士》的访问记,是《三秦都市报》记者采写的。被采访的咸阳市渭城区国土资源局局长,向记者谈了他如何将“依法行政”与实践“三个代表”结合起来的认识与实践。他说,“依法行政”与“三个代表”并不矛盾,是互相促进的。群众首先需要的是行政合法化,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他强调要提高征用后现有剩余土地的质量,引导农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使农民群众减少面积不减产,提高农民对执法者的信任。他还说,行政执法还应包含“行政服务”这一新内容。通过“行政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新闻报道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某先进人物群众关系本来不错, 可见报之后却往往引起群众的反感、误解。何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的作者采写时片面追求人物形象“完美”,歪曲了先进人物的原形。一般来说,所有的人,在熟悉他的人的眼里,都是不完美的。所谓先进与后进,只是从主流一面说的,而主流则是从两面对比中反映出来的。要想完美地表现一个人,必须从他的好和坏、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着眼。先进人物报道也逃不脱  相似文献   

19.
在中外新闻史上,许多著名报人在办报实践中,自觉地充当社会公仆,“真诚地和人民群众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他们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分忧解愁,在读者群众中很有口碑。 著名报人邹韬奋热爱读者,尽心竭力为读者大众服务,使他所办的《生活》杂志形成了独特的优良传统——“服务精神”。韬奋从接办《生活》起就强调要为读者“竭我智能,尽忠代谋”。1930年9月,生活周刊社设立“书报代办部”。开始只是为读者代购书报,后来发展到为读者代购物品,找律师,请医生等各种服务项目,不取分文报酬。 为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韬奋增辟了“读者信箱”专栏,无限热诚地为读者答疑释难,分忧解愁,“信箱”的内容,包括青年男女的婚姻、恋爱、家庭,职业、教育等,以后又涉及到社会政治问题。韬奋“把读者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与读者的悲欢离合、甜酸苦辣打成一片”。他答复的热情“不逊于写情书”,一点也不肯马虎。他每年收到的读者来信总在两三万封以上,以后到1932年间,  相似文献   

20.
1956年,他当记者,我出生,27年后我与他同事时,觉得他和我一样年轻。他对生活、对工作,有一种永恒的热情。他虽年近花甲,却仍然两手油腻腻地在院里修他的摩托车,以使自己能够随时出征。他就是我们辽宁日报高级记者、摄影部主任蒋少武。新闻照片在报纸上常常充当美化版面的配角,作为摄影记者,蒋少武对此始终“愤愤不平”,说:“新闻照片首先是新闻。”为此,他集中精力,为新闻照片唱主角而奋斗。当儿童团长出身的蒋少武,刚刚背上照相机时,编辑要什么,他就去照什么。久而久之,他发现那些溜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