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作家,学过法律,曾在公证人事务所工作。早期作品有浪漫主义色彩。1834年,开始创作《人间喜剧》(共137部小说),实际完成90多部作品,重要的有小说  相似文献   

2.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百科全书式作品《人间喜剧》既是一部生动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极具参考价值的法国社会生活史。《人间喜剧》中《风俗研究》中的《乡村生活研究》部分,具有历史人类学参考价值。作家为没有机会发声的文盲农民社会做了记录,使我们得以窥见那段鲜为人知的生活史。其中,文学和历史的互动尤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巴尔扎克先生年轻时做枪手,聪明地用了别的名字,后来便可以不承认了所以他以一部《人间喜剧》无敌于天下。巴尔扎克先生认为一个作家笔下就是一个世界,他写的作品不应该孤立而应该组合起来,他把它叫做“分类整理法”;再不一部作品一些人物。要交叉再现他把它叫做“人物再现法”。他一共2400多个人物再现的有400多个重要的人物再现在20多部内所以拉斯蒂涅在《高老头》里还是个穷学生,到了《纽沁根银行》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以他毕生的精力,建构了《人间喜剧》这座气象万千的文学大厦。《人间喜剧》包括90多部作品,分为三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是后两部分的基础。巴尔扎克以他的艺术之笔,展示  相似文献   

5.
关于作家作品巴尔扎克(1799—1850)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作家。他只活了半个世纪,而且命运坎坷,真正的创作生涯仅仅20年左右,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写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仅收入《人间喜剧》总题下的长、中、短篇小说就有90余部之多。而更重要的是,巴尔扎克用他那支神奇的妙笔,塑造了4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把复辟王朝时期和七月王朝时期的法国社会异常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正是由于《人间喜剧》深刻的思想、高超的艺术和丰富生动的历史画面,使得这部巨著100多年来魅力经久不衰。《人间喜剧》称得上是…  相似文献   

6.
1 下面作品、作家、朝代 (或国别 )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离骚》———屈原———战国 《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法国B 《梦溪笔谈》———沈括———北宋 《草叶集》———惠特曼———英国C 《长恨歌》———白居易———唐代 《神曲》———但丁———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1928—1910)写过《战争与和平》等多部文学巨著,他同时也为孩子们写过许多“小”作品,《果核》就是其中一篇。  相似文献   

8.
像法国巴尔扎克这样的天才作家,世界上几乎难以有人匹敌。他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了90余部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早为中国读者所熟悉。雨果在致悼词时说:“在最伟大、最优秀的人里,巴尔扎克是第一等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将自己的作品定名为《人间喜剧》。《人间喜剧》包含着一部封建贵族的没落衰亡史和一部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二者是有机联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九三四年发表的《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被称为《人间喜剧》的序幕。 小说以一八一九年底和一八二○年初为时代背景,以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的沙龙为舞台,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两个人物基本平行而又间或交叉的故事为主要情节,真实地勾画出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面貌。 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塑造了一个“父爱”的典型——高老头。虽然高老头和他两个女儿的故事是作者用心铺陈的主要典型事例,但高老头并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事实上本书真正的主人公是拉斯蒂涅,真正的主题是拉斯蒂涅的学习社会。  相似文献   

10.
《守财奴》一文节选自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写于一八三三年。在卷帙浩繁的小说总集《人间喜剧》中,它属于“风俗研究”的“外省生活场景”。这部小说,写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极为寻常的家庭悲剧,但巴尔扎克却匠心独运,赋予它以时代和社会的内容,使其成为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外省生活的风俗画。小说结构谨严,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艺术上臻于炉火纯青的地步。因此,它问世一个多  相似文献   

11.
一百多年前,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札克所写的《人间喜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状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作者运用艺术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买卖关系和金钱关系,形象地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一幅幅投机取巧、争名夺利、互相欺骗、互相倾轧、互相吞噬的生动“风俗画”。可以说,一部《人间喜剧》,就是一部资本主义的社会丑剧。《人间喜剧》所揭露的社会丑剧,恰好从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在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人间喜剧》和《茶馆》之间存在着许多可比性。首先,两部作品都具有史诗般的品格,完成了不是单纯的小说或戏剧所能实现的宏大意图。其次,这两部作品都成功地从各自的文体"越界"到了对方的领地,成为"跨文体"写作的典范。第三,从作品的结构看,两部作品之间明显存在着同型同构现象。这两部作品都选取了纵横交错、虚实相生的"坐标式"结构,但是由于两部作品的文体有别,两位作家的艺术个性殊异,在同型同构的耦合景观下依然存在着相异的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惊人地丰产,短促的一生留下了九十多部总名为《人间喜剧》的作品,塑造了二千余个奕奕有神的人物,这真是文学史上的奇迹! 本文试图根据他的著名作品、论文以及部分信札,对他的塑造人物手法作出初步探索。希望得到方家指正。人物的个性化巴尔扎克的人物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人生舞台上充分表现了七情六欲。巴尔扎克检阅了世界文学中的著名形象,认为“首先,这些人的存在,同他们在那里生  相似文献   

14.
乐铄 《语文知识》2011,(2):24-28
《人间喜剧》喜写物质世界,比《人间喜剧》早了近百年的《红楼梦》也重视写"物",并且种类、数量更多更丰富,举凡衣食住行,与世俗生活密切相关之物,应有尽有,完全可称《红楼梦》重于、也胜于《人间喜剧》写"物"。《红楼梦》中的"物"能反映封建末世贵族之家经济制度、富贵奢华、封建等级关系及其衰亡,并起演示人物性格的作用,与《人间喜剧》中的"物"一样,也是一种"环境",是恩格斯所述"典型环境"中的物质环境部分。  相似文献   

15.
巴尔扎克(1799~1850)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人间喜剧》  相似文献   

16.
欧爱萍 《考试周刊》2013,(90):14-14
巴尔扎克是法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作了鸿篇巨制——《人间喜剧》,把现实主义文学推向发展顶峰。《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在《人间喜剧》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是《人间喜剧》的基石,拉开了《人间喜剧》的序幕。《高老头》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批判了金钱对人心、社会的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编中学语文放材中的报告文学选目,除唯一一篇事件型作品《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之外,其余全部是以人物型报告文学为主,它包括有中国30年代以来至80年代初期的作品:《包身工》、《截肢与输血》(《诺尔曼·白求恩:》片断)、《谁是最可爱的人》、《地质之光》、《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两百个将军同一故乡》,另加上一个捷克作家伏契克昕写《绞刑架下的报告》之片断《二六  相似文献   

18.
关于作家E.B.怀特(1899-1985)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评论家。他的散文描写都市的人情世态,文笔朴素、明晰、隽永。除散文外,怀特一生写过三部童话:《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和《吹小号的天鹅》,每一部都是不断再版的经典。关于作品《夏洛的网》(1952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生死和友情的童  相似文献   

19.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杰出代表,欧洲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巴尔扎克写过剧本、滑稽故事,小说,以及其他五花八门的著作,但成就最大的则是小说,《人间喜剧》就是他的小说总集。它共有小说九十一部。在情节上,各部小说之间大都没有连贯性,与常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语文课中的比较文学教学应如何开展?有什么要求?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个人意见:(1)围绕同一类型的题目,找几篇中外作品进行比较,看它们如何用不同素材写出不同的内容,塑造出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中学语文课本以母亲为题的课文有3篇。俄国大文豪高尔基所写的《母亲》,日本进步作家小林多喜二写的《母亲》,朱德同志写的《母亲的回忆》。高尔基的《母亲》是一部长篇小说、世界名著。小说写主要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