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燕 《教育革新》2007,(10):80-80
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应该是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因为,音乐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育人,而这种育人的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这种美育的音乐教育过程本身也就是一种自觉地审美过程。  相似文献   

2.
1 历史教学与美育 历史本身蕴涵着美,是人类创造美、发现美和完善美的历程.人类的历史正是真、善、美不断战胜假、丑、恶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就是在扬美善、弃丑恶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历史有美,也就有美育."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是通过审美活动有意识有目的地方提高人们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基地 ,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重任。美育 ,又称审美教育或称美感教育。它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教育方式。它以形象性、情感性和自由状态三者与德、智、体、劳四育相区别 ,同时又以提高人的本质力量与文明程度为最高宗旨 ,与德、智、体、劳四育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它是以通过对审美对象的形象直观和情感体验 ,培养人审美能力的。那么如何通过摄影艺术创作 ,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达到美育的目的呢 ?摄影艺术发展到今天 ,已经属于一种普及的…  相似文献   

4.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全面健康地成长。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能帮助大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获得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通过美育,大学生可以获得各种真  相似文献   

5.
李德明 《现代语文》2006,(8):105-106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它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我们知道,美育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陶冶人的情操,点燃人的理想之光;美育可以锻炼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帮助青少年发展智力;美育可以使人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唐宋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美的矿藏,这为语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在学的历史长河中领略美的情趣、感知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主要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受教者的心灵门扉.而语文教学的美育因素十分丰富,它深存于课文的内容与形式中,是整个教学中极为活跃的因素.它借助课文所呈现的不同形态的审美蕴涵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以达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育人的目的.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7.
美育又可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达意的能力教育;是一种对人的全面塑造,它是借助人的心理活动的特殊范畴来培养人的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激发其丰富多彩的审美创造力."美育的目的在陶冶人的感情,培养  相似文献   

8.
韩佳亮 《山东教育》2007,(11):20-21
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简称为美育。它和通常的知识教育有所不同,它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关于审美教育的思想和实施,占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美学家都作了论述并用于实践活动中。近代教育史上,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教育文选·美育》)新中国的教育注重了继承与发扬,[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简称美育。它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尤其是艺术美的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它“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有着感人、育人、化人的巨大力量。审美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左铁峰 《滁州学院学报》2024,(1):108-114+131
美育是审美教育与美感心理及造美能力教育的结合。高校美育教学若实现王国维先生所言的造就“完全之人物”目标,可以“课程美育”与“美育课程”两种不同维度的课程体系予以实施。其中,“课程美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理念,是将某个学科专业的各类课程与美育同向同行,并以此形成的协同育人效应;而“美育课程”则是指高校基于美育的育人目标诉求而针对性开设的以艺术类课程为主体的系列课程。由“课程美育+美育课程”形成的“长短匹配、点线结合”的高校美育课程体系,是以彼此相异且互为补足的途径和方法,实现着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美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初级发展阶段,较容易接受各种教育影响,可塑性极强,实施美育教育尤为重要。在小学教育中开展美育教育可通过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开发课程资源,寓美育教学于各学科之中,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美育;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组建美育活动小组,多渠道地实施美育教育;三是建设美化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实施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12.
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要把美育作为目标,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是通过美育的方式实现的,因此,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过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并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建构人的审美结构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我们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帮助学生发现美感.  相似文献   

13.
汪以平 《江苏高教》2007,(5):154-155
美育是以艺术美、道德美、自然美、现实美、人性美、体魄美等为综合教育手段的审美教育,它是以培养人的正确高尚审美观念,提高人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塑造完善人格为最终目的.美育是高校德育、哲学、文学、社会学、艺术学等众多学科共同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指教育者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美学有关学科(哲学、教育学、文学等)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初步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以增强对美的认识,陶冶审美情愫,树立审美理想而采取的一整套的以美育人的综合教育措施。美育就是情感教育。美育不是一门课程、一种教育方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5.
雷花然 《考试周刊》2013,(29):30-30
<正>一要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成为充满美的情感课堂。要通过审美联想,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并进一步创造美,使学生从美的旁观者、欣赏者变为美的实际创造者,这是美育的终极目的。1·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唤起学生的自我意识教育。自我意识是一种特殊形态,它是指人作为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一种意识。自我完善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自我意识不断提高的过程。语文通过形象向学生展现现实生活,这  相似文献   

16.
王凤娟 《天津教育》2023,(35):134-136
<正>美育作为美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不仅有着极强的理论性,还具备一定的实践性,是一种从情感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高效而科学的美育能够让学生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鉴赏美、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的审美素养。美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广义的美育指的是“所有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爱好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教育”;狭义的美育指的是“‘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或者‘审美观和美学素养’的教育”。而无论是从广义层面来看还是从狭义层面来看,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中的美育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美育教育在中国的发展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聪明才智和整个精神面貌。它的任务是提高和培养人们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更高尚、更积极,在思想心理上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和智力的发展。“美育在全面发展人的性格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完善品格、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等”。可见,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来培养人的思想觉悟、美化人的心灵,从而提高人的素质。学校实施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某一部门的专职,而是每一位教师的共同职责。每一位教师要根据各门课程的具体特点,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把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在一切具体教学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9.
有不少人认为,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只要开启音乐课、舞蹈课、图画课……就算实施好美育教育了。其实,这是个误区。那么,什么是美育呢?美育其实是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孩子发现美、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只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但它却是美育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于世臣 《教育艺术》2002,(10):52-53
美育即审美素质教育 ,是按一定的目的要求 ,对受教育者施以积极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美感教育活动 ,它要通过对人们的不断启发和长期的训练、熏陶的教育过程 ,使之逐渐获得美感 ,进而陶冶情操 ,美化心灵。审美活动能够改变人的精神面貌 ,使人接受美的教育熏陶 ,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善于发现、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 ,并引导人执着地热爱美、追求美 ,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生活和未来。另外 ,美育以其独特的方式 ,对唤起人们内心崇高美好的思想感情、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发生深远的影响 ,起着化情移性的作用。要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