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衡 《新闻三昧》2005,(7):53-53
剑翔同志在地市报工作,我和他有过一些接触。最初的交往是从书信开始的。那是2001年夏天,他给我写来一封信,要求购买我的《新闻三部曲》。他说在报刊上读了我的一些章,非常喜欢,很想系统地读读我的作品,而当地书店买不到这些书。他不认识我,怕我不寄书,特地随信寄来两篇他已经发表的新闻论复印件,说目前对新闻理论有兴趣。他的信很真诚,我没有理由拒绝,很快给他寄去了几本书,并每本书都为他签了名。  相似文献   

2.
梁衡 《今传媒》2005,(8X):57-57
剑翔同志在地市报工作,我和他有过一些接触。最初的交往是从书信开始的。那是2001年夏天,他给我写来一封信,要求购买我的《新闻三部曲》。他说在报刊上读了我的~些文章,非常喜欢,很想系统地读读我的作品,而当地书店买不到这些书。他不认识我,怕我不寄书,特地随信寄来2篇他已经发表的新闻论文复印件,说目前对新闻理论有兴趣。他的信很真诚,我没有理由拒绝,很快给他寄去了几本书,每本书都为他签了名。  相似文献   

3.
我熟识一位老裁缝,每次上街都得到他店里坐一会儿。最近,我请他给我做了一件春装,尺寸已经量好了,他忽然想起了去年曾给我做过一件秋装,硬是让我回家取来穿给他看一看,经过他仔细地对照反复修改尺寸之后才放心。我说做件衣服怎么这样麻烦。他说“七次量衣一次裁嘛。”尺寸量好了再看他操起剪刀,只听得一阵卡嚓卡嚓的声音,一件衣服三剪两裁就成了,真是游刃有余。我们搞新闻报道,不也同老裁缝师傅一样吗?应该把功夫用在下笔之前。诗人陆游“功夫在诗外”与老裁缝“七次量衣一次裁”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七次量衣一次裁”就是老裁…  相似文献   

4.
戴宣长 《新闻窗》2005,(5):17-17
去年9月,我正在江西老家,接到金风同志的女婿彭德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一个不幸的消息:金风同志辞世了!我当时心中非常难过,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我为失去一位这样好的关心支持党的新闻工作的老领导而感到深深的痛惜。  相似文献   

5.
求“渔”记     
张少武 《军事记者》2001,(10):42-42
每当翻阅散发着油墨香的稿件,我的心头总会生出几许感慨:在漫漫新闻之路上与其凭借他人挂号出名,不如学会自己走路,慢慢前行。急功近利:“失马蹄”。三年前,初入报道组时的我对报道可谓一窍不通,但为尽早“出名挂号”,我竟走起了“旁门左道”:让一名搞报道的老干事每次写稿都挂上我的“大名”,我则跑腿、扫地、倒茶,全心全意搞好后勤“保障”。不多日,在老干事的鼎力相助之下,我的“大名”频频见诸报端,一时间,领导、战友的赞扬声灌满了耳朵。我越发轻飘飘起来。然而,没过多久老新闻干事高升调走了。偏偏在这节骨眼上来了采…  相似文献   

6.
在军报新闻函授重新招生之际,作为一名曾参加过新闻函授的老学员,我想就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学习体会,与想参加函授的新闻爱好者交流一下,同时也向函授中心的老师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吧。  相似文献   

7.
6月15日,天,下火似地酷热。中国日报的张耀宁和他的同事们早早地等候在报社门口。中国日报网站、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和中国美协艺术委员会在这里联合举办《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网上漫画展》。他们恭迎的是曾亲历过那场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战并为之奋斗过的漫画家及以后几代德高望重的漫画家们。年过九旬的华君武、张仃浏览着当年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那群热血青年的杰作。老人家情绪激昂,仿佛回到了那惨烈的战火中。他们告戒后人:抗战胜利了,但战斗并没有结束,因为还有窥视中国的敌人。发起这次纪念活动的老漫画家毕克官同样被深深地感染了,他无不自豪、充满敬意地说——  相似文献   

8.
范敬宜在新闻领域的建树是多方面的。他在发现新闻、捕捉新闻方面的能力,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他说,“我一直主张,写经济建设、经济生活的变化,一定要着眼于那种静悄悄发生的、不为人们注意的,但一经点破之后会使人恍然大悟的事情”。①从理论上来说,新闻是到处存在的,只是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按复旦大学王中教授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传布。事实上,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之中。按事物的变化形态,可将其分为“突变型”、“速变型”和“渐变形”几种。一般来说,突变型、速变型的事物,因其变化幅度之烈之大,…  相似文献   

9.
杨子才同志是一位足勤笔健的老记者.一位忠恳敬业的老报人,一位统领军事新闻大军的老领导。对于我来说.他则是一个让人尊敬的老友与为文做人的良师。子才同志除了履行好一个记者、编辑和报社领导者的责任.尽心尽力地办好报纸外.还在杂文及诗歌创作等方面付出了很大心血.写下了大量作品。他的洋洋九册《萤窗集》,足以说明他杂文创作之丰.令人感喟有已。  相似文献   

10.
1995年4月16日,老报人和新闻教育家顾执中,以98岁的高龄辞别人世。噩耗传来,顾老创办的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的新老校友和新闻工作者们,无不心情沉重,默默哀悼。本来.大家殷切期盼他至少再多活两年,成为“百年人瑞”,然而,天不假年.他遽然魂归西天,徒唤奈何啊。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很多记者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得到一些线索往往都是别人采访过的,或者是被别人写得不能再写的东西。面对着一些老话题、老毛病、老问题、老现象,一些记者很难再推陈出新。笔者认为,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记者应学会“翻新”,面对“旧闻”要不断努力地尝试着新的发现,寻找新的不同的切入点,使“旧闻”变“新闻”。  相似文献   

12.
年前,友葛高远送给我一本他自己的新闻作品集《九皋鹤鸣》,一气读完,感慨颇多。很想与高远和像我这样所谓的新闻爱好们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实践活动中,一部分记手头老有写不完的稿子,显得很“富有”,而另一部分记却老在埋怨没东西可写,这种差异体现了一种新闻捕捉能力的高低差别,实质上就是新闻敏感强弱之别。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新闻教育者和研究者,我可以说是“学新闻名家”的老积极分子,因为我不但一贯积极,而且属“牛”,今年刚过了七十虚岁,应当是老之已至了。记得我在高中毕业之际,由于语文老师对我的钟爱,建议我报考北京大学图书馆系。我觉得一天到晚蹲在图书馆没劲,不想报考。老师说:你不懂,这是好地方,李大钊、毛泽东都是从那里出来的。但这仍未打动我。后来我听到有人说:“一匹马,一支笔,跑遍大西北,写出的文章轰动全国。”我想这正合我心意呀!  相似文献   

15.
采访蔡雯的构想,源于一位在报社工作的师兄的指引,他告诉我蔡雯是纸质媒体界响当当的新闻传播策划研究的大家。起先我将信将疑,后来才知道,不仅如此,不到40岁的蔡雯,现在已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了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作为国内最早研究新闻传播策划理论的学者,她在全国新闻核心期刊《当代传播》上还开设过较长时期的“新闻传播策划讲座”专栏。蔡雯认为,新闻传播策划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首先得益于改革开放以后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逐渐宽松的管理体制和激烈的市场…  相似文献   

16.
蓝雪 《军事记者》2001,(10):42-42
北京军区某油料仓库政委马旭升,在部队30余年,从新闻干事、宣教股长、组织干事、宣传科长,到仓库政委,采写过不少人物新闻。如今.他自己也成“新闻人物”了。1969年12月,他带着理想从军人家庭参军时还不满15周岁。一个偶然的机会,由于他写班长王杰民的一篇小通讯《我生病之后》在团广播站里播放.并且登在了《邯郸日报》上,一时间,在连队引起强烈反响,王杰民因此受到了团里的表扬。随着马旭升的稿子越来越多,他被团政治处调到了报道组,随之又派去《战友报》学习。  相似文献   

17.
函授之页     
《军事记者》2004,(6):69-69
每每捧读着自己厚厚的剪贴本,抚摸着胸前那闪光的军功章时,我不禁想起政治处张贵国主任曾用一台凤凰照相机吸引我走上新闻写作道路的往事。 4年前的初冬,他得知我喜欢在业余时间里练习新闻写作,就要看我那些从来发表过的新闻稿件。我不好意思拿出来,但张主任执意要看,他仔细地翻看了几篇后,对我说:“不错,基础很好!两个月内必须有新闻稿件在报纸上刊登,哪怕只是一块小小的‘火柴盒’,我也会奖你一台凤凰照相机。” 说心里话,我一直在偷偷地坚持练习新闻写作,可是没有一篇能够变成铅  相似文献   

18.
杨子才同志是一位足勤笔健的老记者,一位忠恳敬业的老报人,一位统领军事新闻大军的老领导。对于我来说,他则是一个让人尊敬的老友与为文做人的良师。子才同志除了履行好一个记者、编辑和报社领导者的责任,尽心尽力地办好报纸外,还在杂文及诗歌创作等方面付出了很大心血,写下了大量作品。他的洋洋九册《萤窗集》,足以说明他杂文创作之丰,令人感喟有已。子才的杂文,往往是从古人先贤的轶闻趣事起始,边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19.
石翼 《军事记者》2001,(1):17-19
在当今军事新闻记中,高级记江永红是公认的一把硬手。随着他的新闻作品频频出现和在军内外连连获奖,许多读和新闻界同行迫切想知道他在军事新闻写作上取得成功的奥秘。其实,任何新闻作品的成功,都往往缘于作在选材和表现两个方面倾注的匠心。这里,我想仅就江永红同志在新闻选材方面的特点作一点初步的探讨,就算我学习江永红新闻作品的一篇粗浅体会吧。  相似文献   

20.
李建新 《新闻与写作》2006,(10):M0002-M0002
若干年前,笔者曾经担任过一家学术类期刊的主编,深加办好一个刊物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我特别敬佩《新闻与写作》的主编,编辑,记者及其工作人员等,因为《新闻与写作》不只是办的好,而是办的相当好。我知道有不少的新闻学界和业界的同仁们和我一样,在每个月的中旬都在期盼着这道新闻文化大餐的到来——多年的如约、如期相伴已经使我们养成了这样一个等候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