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今年9月,是张思德同志牺牲60周年,也是毛泽东悼念张思德的讲演《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参加了一个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他不仅亲笔写了挽词,而且发表了著名演说《为人民服务》。这位被领袖追悼的战士,就是张思德,毛泽东称赞他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  相似文献   

2.
在第20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在全区中小学积极开展“革命传统代代传、五老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中,很高兴看到黄山路小学举行纪念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暨创建张思德中队授旗仪式。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备团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召开的大会上发表演讲《为人民服务》,至今已60年了。在历史的长河中,60年弹指一挥间,“为人民服务”这5个光辉大字,愈发显示出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召开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的一篇讲演,主要内容是通过悼念张思德同志讲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教育大家要正确对待生死、批评、困难和团结,并号召一切革命队伍的同志都要像张思德那样做一个完全彻底为人民...  相似文献   

4.
一、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毛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悼念张思德同志的会议上所作的讲演。这篇讲演的中心是通过悼念张思德同志来阐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恩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这是一篇内涵极其丰富,思想内容非常深刻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毛主席光辉讲话《为人民服务》发表50周年,也是张思德同志牺牲50周年。为培养学生从小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校“王宝中队”从复式班实际出发拟开展“手拉手”,走向张思德”活动。 (一)熟读《为人民服务》。开学初,结合开展“红领巾学雷锋,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组织全体队员学习毛主席1944年9月8日在追悼张思德同志大会上发表的光辉讲话《为人民服务》,鼓励队员把讲话的五段文字背诵下来。 (二)熟悉张思德事迹。开学后两周内,开放图书室资料,让队员们自已查阅介绍张思德事迹的各种  相似文献   

6.
弘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之辩证法刘楚明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议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是社会主义价值观、道德观的核心。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今天,还...  相似文献   

7.
《下一代》2004,(12)
11月22日,沈阳市第四十中学举行“张思德班”成立大会。今年是张思德牺牲60周年,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张思德班”的成立, 标志着该校引导学生学英雄品格、走英雄道路、树立为人民服务崇高理想的教育活动,迈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8.
为了纪念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我们 观看了主旋律影片《张思德》。 这部影片让我见到了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张思德。尽 管一切都是那么平凡,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 语言,然而,正是这些平凡铸就了伟大。60年前,毛泽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 本组有三篇课文,一个基础训练。三篇课文中有两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 讲读课文《为人民服务》,是本册教材仅有的一篇论说文。这篇著名的文章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掉会上所作的讲演,赞扬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全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分五层来说,第一层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第二层讲怎样对待生死;第三层讲怎样对待批评;第四层讲怎样对待困难、对  相似文献   

10.
小学六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补充教材“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主席1944年9月8日在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同志而召集的会议上的讲演辞。毛主席在这篇文章里,对张思德同志的哀悼是非常深切的,对他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精神,给予极高的评价,文章里不仅赞扬了烈士的革命崇高品质,而且还告诉了我们:为人民服务,就应当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这是贯串在全篇文章里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11.
"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本质特征之一。然而,中共七大在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时,将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看成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这种认识偏差在建国以后一直持续到"两个凡是"的提出,其间还不断地得到强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推动我们党纠正了这种认识偏差,将"集体智慧的结晶"以概念固定下来,融入到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之中。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两个务必"体现了毛泽东一贯的建党思想,无论井冈山革命时期,还是延安革命时期,毛泽东始终要求我党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因此,党领导的革命才一步步走向胜利。"两个务必"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历史性总结,更是在党的任务发生历史性转折时期,毛泽东对全党提出的告诫和要求。毛泽东是实践"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13.
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长期协助毛泽东领导中共中央日常工作,是仅次于毛泽东的著名理论家。刘少奇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刘少奇冤案平反以来,理论界一直比较关注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和专著。本文试从刘少奇的党建思想、经济思想和统战思想等三个方面着手,就当前关于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贡献作研究述评。  相似文献   

14.
熊飞宇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1):57-61,75
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其文委会对抗日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依据了中共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具体体现在张闻天和毛泽东的文化指导思想中.张闻天的文化指导思想,主要见诸《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和《发展文化运动》;而毛泽东的文化指导思想,则以《新民主主义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张闻天与毛泽东对文化的指导思想有差异:张闻天将“民主”明确纳入新文化的发展方向,而毛泽东却用“大众”涵摄“民主”;张闻天制定并执行的具体的文化政策,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总目标也不乏抵触.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九月来信”是中共早期历史的一份重要文件,但长期对此的作用认识不足。文章披露了1929年红四军转战赣南前后毛泽东与朱德等的分歧及原因,论及红四军党的七大、八大对此处理的失当之处,说明了中央“九月来信”的产生经过、主要内容和落实过程,认为:1.来信成功解决了四军党内的团结问题,为朱毛红军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为毛泽东后来充分施展才华创造了必要条件;2.来信第一次用中央文件的方式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概括,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3.来信为毛泽东建党建军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与纲领性、方向性的指导意见,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至今仍具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胡乔木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是一位学者型领导,被公认为“党内第一支笔”。20世纪40年代在延安时期,他曾主编过初中语文教材《中等国文》。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党中央和毛泽东指定,他担任中央语文教学问题委员会主任、中央汉字问题委员会主任。他努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卓有成效地领导了语文教学改革和文字改革工作,尤其是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为新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并逐步形成了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胡乔木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一是关乎国家政治的语言文字观,二是“文道统一”的语文教育观,三是注重实用的语文教材观,四是科学系统的作文教学观。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同志,在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总览其一生著述,这种群众观点贯穿始终且着墨较多。其群众观的丰富内涵是: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任弼时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领导地位自遵义会议初步确立到“七大”最终确立,历时十年。在这一过程中任弼时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他抵制了张国焘控制二方面军的图谋,并最终促使其北上与中央会合,从而加强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他在共产国际争取了对毛泽东的支持,对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领导地位的进一步加强和基本确立起了关键作用;在延安整风期间,他协助毛泽东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毛泽东领导地位的最终确立作出了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坚定不移地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其中的历史经验值得全面总结:尊重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是党中央一以贯之的坚定立场;在维护历史决议形成的基本共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毛泽东历史地位的认识;把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典范,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各具特色。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出了科学阐发,邓小平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江泽民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归结为实事求是,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看作是统一的科学体系,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