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评价改革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只建立起学校对教师、学生的评价制度,而不能激发教师和学生对评价的热情,并以评价主体参与到学校所有的评价工作中来,评价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如果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会影响课程  相似文献   

2.
学校评价改革是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随着学生评价改革和教师评价改革的实施,学校评价改革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有效的学校评价会促进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改革向纵深推进,不当的学校评价不仅无法促进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改革,相反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改革的倒退,进而影响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评价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性学校评价基本理念的确立学校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更好地对学校实施统一管理而开展的以督导为特征的…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课程理念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并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教学实践中。但对学校教学质量如何评价,对教师专业发展如何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如何评价,仍是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的改革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个方面一在教研工作实践中.我们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时.经常会感到教师在评课时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教师轻学生”、“重评定轻讨论”、“重结果轻过程”。同时评价目的单一、内容片面、方法单调、结果可信度低,这些现象的存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决定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因此,对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又由于教师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年度考核以及学校的人事制度紧密联系,所以,学校非常重视教师评价工作。但有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在操作上让人担忧,对老师的评价依赖于学生。试问,学生岂能担当起评教重任?显然不能,理由有四:  相似文献   

6.
邓喆 《上海教育》2006,(5B):47-47
学生评价是学校课程评价的核心,是学校课程评价关注的焦点,我校在课改实践中,以《成长记录册》为抓手,进行小学生学习评价机制的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7.
广大中小学教师对评价并不陌生。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评价几乎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而且是学校教育实践中使用得最多的管理手段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在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中,评价素养一直被边缘化,致使许多教师对评价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师的评价素养仍然处于相当低的水平。教师的评价素养决定着课程改革是否能够切实有效地开展,决定着课程改革目标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实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建立一套发展性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职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本文通过对教师评价素养的再认识,试图分析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进而为提升教师的评价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而评价体系的改革又是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一环,评价是对课改成效的最终检验,也是本次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评价过分看重分数和名次,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虽然近年来对学生的评价有所改进,但总的来说仍然跳不出“分数”这个圈子。因此新课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评价方式滞后之间存在的矛盾也就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9.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和创新,但实践中还存在着教师不能教、教师不会教、教师不愿教、学生不能学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有教师的因素、学业评价制度的因素、学校的因素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因素。有效地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改革学业评价的制度,加大学校办学经费的投入,明确教育主管领导的权责。  相似文献   

10.
反思课程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文章也是应时而生,大量地“创生”着,其中也不乏课程评价理论的论述。审视时下的课程评价理论,我们发现,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现为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这是课程评价的全部吗?如果不是,课程评价还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呢?我们的课程评价理论为什么只集中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原因何在?在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教师应该如何对课程进行有效地评价?本文试图对以上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各位学者同仁。一、课程…  相似文献   

11.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火热进行中,作为语文课程改革实施者的中学教师直接影响课改的成败,而中学语文教师评价改革则直接影响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和发展,因此,对中学语文教师评价的改革也成为新的关注点。笔者从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师评价和自身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教师评价工作尤其是农村学校的中学教师评价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一、当前农村中学教师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师评价结果运用与实现新的评价目标不一  相似文献   

12.
课程学习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个分支,是学校、教师客观评价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总体表现及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手段。每一种评价体系的构建都必须基于一定理论基础,并坚持相应的质量标准。单一课程考试分数评价方式欠客观、科学,不能有效反映职业院校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潜能,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本次课程改革中评价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涉及面广,既有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又有对学校的评价,我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指导,将评价改革的重点聚焦在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师资、课程、评价是世乔教育改革大潮三大课题,只有三位一体,系统改革,教育改革才有成功的希望。其中课程是中心内容,评价是保障体系,师资是大前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教师,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只有一流的学生才能造就出一流的社会。从实践中的例子我们也能体会到这一点。高中课程改革广东搞得红红火火,为什么?教师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第一,由于广东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15.
关于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是对一门课程、一所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目前,虽然初中和高中毕业升学实行统一的中考和高考制度,人们都把中考和高考成绩作为考核一所学校、一门课程和一位教师教学质量的刚性尺度。但是,学校内部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仍然是必须的,这是因为:第一,小学、中专、技校和大学不实行统考,这些学校只能依靠学校内部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第二,中考和高考的范围不能覆盖中学的所有课程,不能覆盖的课程只能依靠学校内部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第三,由于生源质量和教学条件不同,中考和高考成绩不能说明教学质量的全部问题。由于学校内部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比较复杂,因而有些问题需要研讨。  相似文献   

16.
有教学就要有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评价方式的变革能有效地促使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上半年,我赴上海黄浦区蓬莱二小挂职访学。这所学校有近百年历史,虽然不能与上海的一些一流名校齐名,但我仍心向往之。在到蓬莱二小之前,我悉心准备了一些研究资料,希望就学生评价制度改革、三类课程开发、小班化教学等热点问题与该校教师进行交流,并学习该校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决定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教师。因此,对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又由于教师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年度考核以及学校的人事制度紧密联系,所以,学校非常重视教师评价工作。但有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在操作上让人担忧,对老师的评价依赖于学生。试问,学生岂能担当起评教重任?显然不能,理由有四:会导致师生关系失调师生之间应是一种和谐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师生两个主体是平等的。如果学生的评价决定教师的“命运”,师生关系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师生间的交往就会蒙上功利色彩,教学与管理将失去其…  相似文献   

19.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师有了自主自发转变教育观念的主观意识,就有助于实现对新课程的认同,才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改革实践中来。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学校都是按照学习、实践、研究、反思的教师成长轨迹引领教师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与学生共同成长,从而使教师的观念在很大  相似文献   

20.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和教师转变育人方式和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评价思路,结合学生的现实需求选取有效的评价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