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说说Money     
前两年网上有个题为“当今中国十大流行恶习排行榜”的帖子,其中第八大恶习是所谓中英文夹杂的“新洋泾浜”,说了这样一个例子:前不久,在某“COM公司”举行的新闻酒会上,一位风度翩翩的CEO说: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注意力”,而是Money……说到这里,他耸耸肩,然后抱歉地解释:“对不起,我不知道这个词该怎么用中文来表达……”  相似文献   

2.
说说Money     
李风  铁猊 《出版参考》2006,(11):17-17
前两年网上有个题为“当今中国十大流行恶习排行榜”的帖子,其中第八大恶习是所谓中英文夹杂的“新洋泾浜”.说了这样一一个例子:前不久,在某“COM公司”举行的新闻酒会上,一位风度翩翩的CEO说:我们所追求的不是“注意力”.而是Money……说到这里.他耸耸肩,然后抱歉地解释:“对不起.我不知道这个词该怎么用中文来表达……”  相似文献   

3.
萨苏 《全国新书目》2010,(19):72-72
一般人写书自称一般是"我",江湖一点的说"兄弟我",生活气息浓的人说"咱"或者"俺","三俗"一点的说"藕",而这位《北京段子》的作者则自称一个单字"萨",还连带出了萨爹、萨娘……不过是自称别具一格,《北京段子》里的各色人等也往往有颇为异样乃至意外的别号,比如东四派出所的"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从.俯卧撑"到"打酱油",从"躲猫猫"到"70码",从"被自杀"到"被就业",从"裸油价"到"压力差"……可以说,每一个网络流行语背后都对应着一个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5.
出于对拜上帝教义的理解,太平天国对吸食鸦片、嫖娼、酗酒等都有严格禁止的规定,态度坚决,法令森严:有如此恶习之人是"生妖",是上帝的敌人,应当诛灭.正是在太平天国移风易俗的政策下,出现了"四禁"公文(禁烟、禁酒、禁娼、禁赌),政令严明,上帝教也得以更广泛地在民间传播.  相似文献   

6.
提起"锋芝婚变",很多人都不陌生,说不定还有人会因为短时间内"吃"进两位明星的新闻太多而消化不良。"锋芝婚变"的新闻就像近期热播的一出"新闻肥皂剧",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消息出现:2011年5月30日,有人爆料说女方想"榨干丈夫身家",成为当事双方感情出现问题的起因;第二天就有消息说双方已经分居,但男方否认;6月2日,又传女方发短信要求离婚,男方被激怒……像这样有关婚变的消息直到6月27日仍未结束,男方公开回应说仍爱女方但不知如何继  相似文献   

7.
《古今正史》,为《史通》讨论历代官修史之专章。刘知几将史著类型分为两大类:一曰正史,一曰偏记小说。《杂述》篇云:"是知偏记小说,自成一家,而能与正史参行……"本篇通说历代正史,篇末则称:"大抵自古史臣撰录,其梗概如此……自余偏记小说,则不暇具而论之。"通观全书,《史通》开宗明义之"自古帝王编述文籍",即是正史;"其余外传",则名之偏记小说。二者之区别,大抵正史以王言帝纪为中心,其  相似文献   

8.
马梅 《当代传播》2003,(6):34-35
一段时间以来,电视频道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问题成为电视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有人说:对省级卫视频道来说,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特色化、品牌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已无可置疑;有人说:从理论上说,电视频道专业化是电视事业发展、成熟的方向和必然结果.还有人说:如果按照受众分散的趋势来划分的话,电视受众市场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大众时代"、"分众时代"、"小众时代"和"个体时代".在"大众时代",综合频道大行其道;在"分众时代",特色化频道适逢其时,如"新闻频道"、"电视频道"、"体育频道"等;到了"小众时代",专业化频道则应运而生,如"电视频道"进一步细分为"动作片频道"、"喜剧片频道"、"卡通频道"等等……从这许多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从不同角度论述了电视发展的前景.本文以省、市两级电视台的发展之路为题,结合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三个概念的关系来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记者节已经过去了,记者节期间的一些有关记者的报道令我印象深刻。红网刊发魏青的评论《记者节为啥遭冷遇》,开首一句是:"11月8日是第六个记者节……",《中国青年报》11月9日刊登的《新疆两记者采访遭殴打》消息,开头一句是:"今年是第五个记者节……",而新华网的"热点直击"的新闻是"中国第七个记者节……"到底是第几个记者节,真是越说越糊涂了。今年是第几个记者节,我想掰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是第七个,也完全不必费多大的劲就可以查到。但是以上列举  相似文献   

10.
黄楚九是我从未谋面的曾外祖父,我是在他离世近二十个年头后,才来到这个世界的.知道他的名字,是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而当时对他的所谓了解,则是来自张贴在父亲单位还有居所外墙上的大字报.无数触目惊心的字眼,至今仍然无法从我的记忆中抹掉:"奸商"、"万恶的资本家"、"剥削劳动人民的不劳而获者"……我实在不愿--回忆这些不堪人目的字眼.父亲因为有这样一个外公,也被那些造反派"顺理成章"定性为"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甚至被打成"里通外国"的"特务",因为黄楚九的长孙黄绍组在台湾……我也自然被列为"黑五类",再加上我"划不清界限"而被认定不能成为"可以被教育好的子女",我的"阶级立场"遭到拷问,说我不能背叛自己出身的"资产阶级",说我不肯坐到"无产阶级"这一边.我实在不明白,一个我从未见过的人,怎么就会影响了我的"阶级立场"?而他又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11.
正在论坛、博客、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媒体或自媒体当中,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把标题制作得耸人听闻,经常会说某事"惊爆"或者"催泪",结果只是一个很平淡的家庭纠纷;又说某人是"史上最牛""最牛XX",结果这种人遍地都是;有时候甚至会神秘兮兮地曝光"XX秘闻""XX必读""XX真相",结果却是众所周知的陈词滥调……他们还特别喜爱感叹号,在词汇贫乏的  相似文献   

12.
近日,新闻媒体有关楼市调控的报道似乎在刮同一阵"降价风",今天说这个楼盘"降价三成",明天说那个楼盘"降价五成",大有"大功告成"之势。在此呼吁:"莫让浮云遮望眼",媒体更应关注"众多楼盘没降价"。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正>不便直说一办事员叫住老板,不安地说:"董事长,我猜有您的电话。"猜想?我的就是我的,还猜想什么!"办事员更加窘迫,结结巴巴地说:"来电话的人说,让那个老……老混蛋听电话……"  相似文献   

14.
清代乾隆年间佚名编辑的《人海诗区》(北京图书馆善本组标点,陈高华校订,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是吟咏北京诗篇的选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关于书名的含义,该书前的"出版说明"中解释道:编者取书名为《人海诗区》。"人海",极言人众也。五百位作者不谓不众,两千首诗亦不可谓不多,搜寻当非易事。……"区"同"讴",讴歌也。"区"同"讴",但此处"讴"当作歌曲之意,释为动词似不妥。说"人海"是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的信息,在第一时间被及时传播出去.使更多的人与灾区同胞血脉相连.同呼吸,共命运,同时更凝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和援手.对此,各路媒体可谓居功至伟,功不可没.但是,在整个救灾报道过程中,一些媒体不时萌发的"造新闻"恶习,却也同时造就了诸多"新闻败笔",令人甚感不适.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人,一向出于清高"耻言钱",或出于隐私"讳言钱".但是鲁迅却是另类,他1923年曾作过"娜拉走后怎样"的报告,一针见血地挑明:钱这个字很难听,或者要被高尚的君子们所非笑,但我觉得……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重紧的了.  相似文献   

17.
法家的"以法治国",前面省略了一个主语,即君权。一则"以"字,已然表明君权凌于法权之上前些时"百家讲坛"开讲诸子百家,一次聊天中,朋友说主讲人好像把法家的"法"和今天的"法治"有所连接。朋友语焉不详,我回来后便上网查询。在"儒法之争"的开头,有这样介绍法家的文字:如果孔墨的主张是"治病的药",那么,"法家的主张,却是‘杀人的刀'……那么法家的‘刀'是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以法治国'呢?"  相似文献   

18.
一段时间以来,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成了"受气包",国企入了世界500强反受指责说垄断,国企高管高年薪受指责,替国企高管解释"年薪不高"也受指责……怎么都受指责,里外都不是人,李主任满腹委屈,公开表示说,为什么国企好坏都挨骂?  相似文献   

19.
秘书,最早叫"纳言",《尚书·尧典》有记载:"龙!……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唯允!"译成白话是:"龙!……我任命你作秘书,早晚传达我的命令,转告下面的意见,应当真实!"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话的意思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都要有所准备,有了准备方能成功,否则胜算的把握殆尽。采访,从汉字方面考证:"采",手于木上,即用手摘取树上的叶子,它是有目的、有选择的行动。"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