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乐”———先秦时代的自然音乐观戈丽珠“天乐”观是一种自然音乐观,在我国先秦时代即已是一种普遍观念,并为儒道两家所共有。在长期的发展中,它对于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春秋时期,子产说过“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气为五味...  相似文献   

2.
魏晋时期儒学面临衰落的危机,探求儒学发展之道是该时期山东士人所担负的重要使命,因为儒学是以齐鲁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学说,齐鲁士人责无旁贷。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谋求儒学的生存发展之道,其中以研究整理儒学典籍为路径的发展之路,成为该时期最普遍、最有效的一条道路。通过山东士人对儒学经典整理分析可知,他们秉承齐鲁文化的精神品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为儒学注入了新思想新理念,不仅使之获得了生生不息的动力,也使之获得了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墨学是先秦时期与儒学齐名的“显学”,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系统:儒学代表上层社会精英文化,墨学代表下层平民文化。尽管如此,在先秦时代,墨学仍然以其鲜明的特质独树一帜,同样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源中的突出代表。由于它代表着劳动人民的利益,似乎不入主流,随着汉代“罢黜百家”之后的数千年。  相似文献   

4.
明代的地方儒学,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区域的涵盖上都远远超过前代,而探究兴办和维持如此众多儒学的经费投入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考察了明代地方儒学经费的来源,分析了田赋、徭役、捐助、学田在地方儒学经费筹措中的地位,也论述了经费的各项支出。研究的结果表明,地方儒学的兴办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私人捐助为辅的办学模式,而且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呈增长趋势的。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的新儒学主张“返回到事实”去解释儒学,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将儒学从符号形式还原为现实生活,其二是从道德规范还原为人的心理,这是一次意叉的重构,也是一种方法论的创建。梁漱溟将孔学定义为生命之学,标志着一次“范式”转化过程的开端。用生命范式诠释儒学,在原始儒学与宋明儒学之间建立了一条通道,使儒学可以摆脱汉代以来制度化、形式化的束缚,获得新的发展契机。梁漱溟由此开创了新儒学的进路。  相似文献   

6.
谐音析字修辞手法除切脚、双反外,还有三个字都参与拼音的真正的三字反。谐音析字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它产生于中华文化本土。  相似文献   

7.
再谈儒家伦理的普世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世伦理意指未来全球人类普遍能够接受的伦理观。儒家的伦理哲学旨在处理好三种关系:天人关系、人际关系、人自身与思想的关系。儒家伦理既适用于一切生活领域、一切家庭团体、一切种族、国家和宗教,也照顾到了全人类各个方面的利益和共同价值观,因而具备了普世伦理的基本条件。儒家伦理经东方儒学化圈各国的现代转换发展,已在更高层次上获得复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中国化正在走向世界,儒家伦理中蕴涵的普世伦理,必然在世界现代化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并终将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8.
儒学教育自李朝开始在越南获得发展。儒学教育具有阶级性,是越南统治翥菜开社会教化,促使封建德治社会成型最为重要的途径。但这客观上推动了儒学教育的规模持续扩展,教育资源呈相对平民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国内现代新儒家研究的疏理与总结李毅在短短的几年内,国内的现代新儒学研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些学术成果,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数年前对港台、海外儒学完全隔膜不知的情况已经改亦.斩儒学成为人们很右兴趣的认知和研究对象。本文拟对这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10.
儒学是我国传统化的主体,对我国乃至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儒学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正在逐步消亡。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儒学这种落后保守的封建化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儒学的复兴、现代化及新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第三代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杜维明一直致力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儒学的第三期发展",他将儒学界定为"哲学的人类学",其实质乃是以人文主义的视野赋予了儒学的宗教向度和人文精神;他坚持从"启蒙精神"与"启蒙心态"两个层面辩证分析启蒙主义遗产,同时坚持从全球化与地方性的对峙视野下来解读启蒙现代性内在的困境所在,从而彻底打破了"现代"与"传统"的二分法。杜维明主张"儒学传统的文明对话",他相信,儒学只有面向全球不同文明开展交流和对话,才能获得其后续的生命力存在,但如何将儒学价值落实到中国本土社会实践和民众世俗情感认同中,却依然得不到合理解释和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2.
明代,地方儒学普遍建立,所谓地方儒学,主要是指府、州、县学。明初,地方儒学教学秩序正常。明代中后期,由于提学官、教官、生员的嬗变,地方儒学教学秩序发生重大改变。文章从明代地方儒学教学秩序演变的原因、过程、表现、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儒家蒙学教育——儒学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现在的儒学研究主要停留在学院和书本上,只是观念的构想和学术的梳理,流于玄虚和空谈。要复兴儒学,就要使儒学成为现代社会普遍的价值认同,儒学的社会化无疑是儒学走出现代困境、完成现代复兴的根本出路。儒学的社会化可以有多种途径,儒家蒙学教育是基础性的途径,应该引起我们全社会的重视,更要引起致力于儒学复兴事业的专家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儒学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把继承和变革结合起来,随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发展.从而使儒学在封建社会里充满活力,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以延续几千年。朱熹和戴震是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代宗师,分别在不同的时代对儒学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不同的贡献;他们在“理欲之辨”上,观点相互对立.但都没有超越儒学.都是儒学的继承者,所不同的是.由于戴震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因素已大大增长.因而戴震的新理学创新多于继承。  相似文献   

15.
自西汉武帝时实行“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儒学即与政治结合,并加速在社会中的传播,初步参与西汉政治社会化进程。在东汉时期,这个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同样是以儒学为中心展开的。东汉诸帝大多都有较好的儒学修养,他们推动了政府对儒学的提倡,也促进了社会上层阶级的儒学化。这一时期,儒学以从社会上层到社会底层、从若干个中心向更广区域两个向度传播,引起东汉社会儒学的同质化,儒学价值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冯友兰是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力图以传统儒学为主体来吸收改造近现代西方思想文化,借以寻求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出路。借以马克思主义批判新儒学,实是希望理论工作者融纳、吸收马克思主义,因为它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主体的共同信念。  相似文献   

17.
儒学长期局限于训诂与注疏,到唐未、五代时期,已越来越僵化与衰微。两宋时期,求变思潮成为思想界与政治界的主流。政治的改革,学术思想的发展,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最终催化了道学的形成。道学融会佛、道思想,较好地解决了儒学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使儒学重新走上了独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在天人之辩上 ,儒学普遍的观点是天人合一。在本体论上 ,儒学的天人合一观表现为“理”与“物”两种取向。儒学天人合一观的异趣反映在各自理想人格的建构上 ,就是对人格内圣或外王特征的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19.
《明儒学案》不为李贽立学案,不是出于门户之见,而是由黄宗羲的学术史观所决定的。黄宗羲主张打破学术门户,在明末清初阳明心学成为众矢之的的学术背景下,亟辩儒释界限,力主心学非禅学,反对人们将王门后学的禅学流弊加在阳明头上,并细致区分了王学末流的学术归属,认为有儒学中夹杂禅学,但仍为儒学者;有失却儒学本质,归于禅学者。李贽是极端“狂禅”,且落发为僧,其学术已失儒学本质,被黄宗羲划归禅学,从而在总结明代儒学发展的《明儒学案》中悄然隐去了李贽。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辞典的发源地。语文辞典,源于印度、中国的难词汇编和中国先秦时代的古训,专科辞典,源于中国《尔雅》的后十六篇,并可上溯到中国先秦时代的古训,百科全书,源于中国的《六经》,孔子堪称世界百科全书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