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翠鸟》是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鸟儿"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根据文章特点和教材的编写思路,建议本课教学时以抓住翠鸟的特点,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为重点,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2.
孙飞 《山东教育》2003,(7):31-31
教学目标: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动作特点,从文章的描述中感受到翠鸟的可爱,增强爱鸟护鸟的意识。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背诵文中喜欢的段落。4.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语句,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翠鸟的可爱。2.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通过网络、图书馆或其他方式搜集有关翠鸟的图文资料。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相似文献   

3.
图文对照学会观察──《翠鸟》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福建同安县实验小学陈荣艺《翠鸟》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课文层次分明,观察有序,用词准确生动,并配有大小两幅彩图,便于...  相似文献   

4.
《翠鸟》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要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特证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学习抓往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一、整体阅读——知道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翠鸟1激趣学文。教学伊始,教师出示彩邑翠...  相似文献   

5.
《翠鸟》主要讲了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根据中年级阅读训练的重点和本课的特点,教学中,应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注意渗透下列学习方法: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长句子意思的方法,为段的教学作铺垫。2.学习作者按部位观察、按顺序描写的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可设计如下教学步骤: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介绍翠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翠鸟:又名“叼鱼郎”体长约15厘米,头大,  相似文献   

6.
《翠鸟》一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以及行动敏捷、生活神秘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抓住事物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动物是本篇课文表达的独特之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式,学会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是教学本文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翠鸟》是人教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是一篇描写事物特征的记叙文,作者准确地抓住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按照观察的顺序,自上而下描述了翠鸟头部、背部、腹部羽毛的艳丽色彩和外形神态,介绍了翠鸟捉鱼时动作的敏捷和神速,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一、学习《翠鸟》课前准备过程1.预习、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1)通过查字典认识课文中的14个生字,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2)知道作者观察到的翠鸟是什么样的,他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翠鸟的。(3)课文中描写了翠鸟什么活动,你试着…  相似文献   

8.
《翠鸟》(五册)以充满孩童稚气的笔调,细致地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生动地描绘了翠鸟的本领,有重点地说明了翠鸟的生活习性。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因而文章显得生动具体,富于情趣。文章开篇就着力对翠鸟的外形进行描写。作者首先抓住翠鸟“颜色鲜艳”这一特点,用“头上羽毛象橄榄色的头巾”,“背上羽毛象浅绿色的春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计说明:《翠鸟》这篇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以及行动敏捷,生活在石壁上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十分喜爱的思想感情。本课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到单元训练目标和教材的前后联系。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把小动物的外形写清楚,并适当地写一些活动情况。教学本课时,既要在三年级上写小动物外形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又要为  相似文献   

10.
教学小语第四组教材,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一、掌握教材特点,理清各课在培养读写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共同点,让学生在读中学写。本组有《大海的歌》《富饶的西沙群岛》《翠鸟》三篇讲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雨》。它们和基础训练中的习作题构成相对独立的一组,侧重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1.阅读教学要抓住重点。三年级是由以识字为重点向以阅读、写作为重点过渡的年级。第一学期使用的第五册教材,是以段的教学为中心,以词、句、段为重点的,还没有达到篇的教学阶段。在《翠鸟》一课的教学设计上,教师抓住词、句、段重点段和朗读  相似文献   

12.
《翠鸟》(六年制五册6课)是篇状物的文章。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特点,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对一般同学来讲,翠鸟是不熟悉的。为把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学懂课文。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本课需要理解的新词近20个。在教学中应力求把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过程同理解课文的过程、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统一起来。根据本课词语的特点,可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掌握。 1.通过看图(或标本)理解。在整体感知阶段,可出示苇秆上停着翠鸟的彩色挂图(或放幻灯),让  相似文献   

13.
[教学要求]1.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翠鸟外形美观、行动敏捷的特点,体会作者喜爱翠鸟的情感,激发喜爱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有序观察,抓住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描写自己喜爱的事物。[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4.
《翠鸟》(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鸟——翠鸟。课文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语词的运用非常准确、生动。笔者尝  相似文献   

15.
教学《翠鸟》(第五册)这篇课文,除让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体会一些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功用外,重点要让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并注意学习作者抓住特点由静到动的观察方法。“小巧玲珑、清脆、疾飞、荡漾、陡峭”的词义和理解重点句所包含的意思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采取多种灵活有趣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6.
《翠鸟》一文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词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翠鸟》一课所在的单元主题是“爱护周围的环境”。因此,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也是本课要渗透的人文性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翠鸟》是一篇写小动物的文章。着重进行写动物“从外形到活动,由静态到动态”的读写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有序、言之有序的语文能力。教学中为了体现教学重点和语文基本功训练,可以抓住文体特点,从词句段教学入手,让学生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熟读精思:  相似文献   

18.
《翠鸟》(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课)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鸟——翠鸟。课文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语词的运用非常准确、生动。笔者尝试引导学生用字理析解的方式进行词语的品味和感悟,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品读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作者观察细致、用词准确、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练习感情朗读。【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抓住翠鸟外形、动作特点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分享的意识。【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初读感知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鸟儿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认识哪些鸟类朋友?今天老师想介绍一种鸟儿与同学们认识。(板书:翠鸟)你能叫叫它的名字吗?(齐读课题,正音,提示"翠"为平舌音,"鸟"为鼻音。)  相似文献   

20.
在比较中抓住人物特点福建潘淑云在教学以写入力主的某些文章时,如能根据教材特点,采用比较的方法,将有助于学生由表及里地深入领会、正确把握人物特点,学到抓住人物特点的方法,实现教材客体、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优化组自。现以《将相和》中的第三个小故事和《少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