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商品———商品”到“商品———货币———商品” ,中间虽然只有“货币”两个字之差 ,但是 ,它却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物物交换变成商品流通“商品———商品”属于物物交换形式。它是早期商品经济状态下的交换方式。人类社会早期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 ,交换本身是一种不经常、不固定的行为。当时没有也不需要有货币。物物交换形式经历了三个阶段 :偶然的物物交换 ;扩大的物物交换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它们的递进标志着商品经济的向前发展 ,也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向前进步。“商品———货币———商品”…  相似文献   

2.
劳动产品之成为商品,是直接与交换联系着的。不经过交换即进入消费领域的产品不是商品;它的生产也不是商品生产。历史上自从产品的转移打上了交换的印记,生产品才被赋与商品的性质。恩格斯指出:“要成为商品,这个生产物必须由交换转移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来使用的人手里”。“……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3.
1 名词解释 1.1 简单商品交换——简单商品交换就是物物交换,它使交换被限制在极其狭小的范围之内,即交换只有双方刚好存在对对方产品使用价值的相互需求时才能成交。物物交换参与的人员极少,只有买者和卖者两个当事人,买卖双方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中间媒介。 1.2国内贸易——是指发生在国家地域范围之内的各种贸易活动和贸易关系的总和,它既包括各种区域内贸易,也包括区际贸易;既以实物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4.
1 名词解释1.1 简单商品交换——简单商品交换就是物物交换,它使交换被限制在极其狭小的范围之内,即交换只有双方刚好存在对对方产品使用价值的相互需求时才能成交。物物交换参与的人员极少,只有买者和卖者两个当事人,买卖双方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中间媒介。1.2 国内贸易——是指发生在国家地域范围之内的各种贸易活动和贸易关系的总和,它既包括各种区域内贸易,也包括区际贸易;既以实物贸易为主体,同时也包含生产要素贸易、服务技术贸易、证券  相似文献   

5.
第一篇 商品贸易 第一章 商品贸易概述1 概念1.1 简单商品交换:都是物物交换,它使交换被限制在极其狭小的范围之内,即交换只有在双方刚好存在对对方产品使用价值的相互需求时才能成交。物物交换参与的人员极少,只有买者和卖者两个人,买卖双方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中间媒介。1.2 国内贸易:是指发生在国家地域范围之内的各种贸易活动、贸易关系的总和,它既以实务贸易为主体,同时也包含生产要素贸易、服务技术贸易、证券贸易等。  相似文献   

6.
第一篇商品贸易第一章商品贸易概述1 概念1.1 简单商品交换:都是物物交换,它使交换被限制在极其狭小的范围之内,即交换只有在双方刚好存在对对方产品使用价值的相互需求时才能成交。物物交换参与的人员极少,只有买者和卖者两个人,买卖双方直接接触,不需要任何中间媒介。1.2 国内贸易:是指发生在国家地域范围之内的各种贸易活动、贸易关系的总和,它既以实务贸易为主体,同时也包含生产要素贸易、服务技术贸易、证券贸易等。  相似文献   

7.
一、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曾经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商品生产? 马克思一贯把商品生产同私有制的存在联系在一起,认为社会分工只是“构成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而私有制的存在才是商品生产的直接原因。社会分工只决定处于分工体系中的不同的生产者需要互通有无,交换产品,并不决定这种互通有无的交换一定是商品交换,一定存在商品生产。马克思强调指出:“在古代印度公社中就有社会分工,但产品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和列宁说的“过渡时期”,指的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不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9.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但是,在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上。人们往往容易把它与直接民主相等同,或者与近代西方“人民主权”论相混同,因而导致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误解。本文认为,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其本质与表现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规定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不可能以人民直接行使一切权力的形式体现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在表现形式上,应该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统一,无论直接民主还是间接民主,都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列宁所说的“过渡时期”,原意是指从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把社会主义社会称作过渡时期,在理论上不符合马、列原意,在实践上不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时期的社会矛盾,不利于正确认识和规定革命任务。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与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问题教科书第三版指出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之间的区别。一、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下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由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所构成的全民,而在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下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没有阶级差别的人民。二、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还必须贯彻物质鼓励原则,而在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内部将没有这种必要。奥斯特罗维季扬诺夫在1958年6月所发表的“苏联共产主义建设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科学的任务”一文中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所有制同将来的共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货币是否中性是现代西方货币经济理论的中心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对货币在经济运行中最基本的作用的评价问题。物物交换经济与货币经济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后者是以货币为媒介来运行的。“面纱乎”?“催化剂乎”?西方经济学界对这一理论从古典理论时期就给予很大关注,现代西方经济学各种流派更是各执一词,对这一最基本问题的判断成了他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拟对此做一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3.
“四人帮”在上海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两因素论”的反动观点。书中写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出二重性,一方面是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因素;一方面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传统或痕迹”。他们宣称认识这个“二重性”,是“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新的资产阶级,特别是党内资产阶级形成的前提。”从这个前提和基本观点出发,他们对社会主义商品制度百般诋毁,把它说成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是产生资本主义和“党内资产阶级”的“重要经济基础”等等。彻底批判“四人帮”的这本“帮书”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问题上的谬论,是摧毁他们反动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不容篡改四人帮”在上海组织编写的那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问题上肆意制造混乱。这本“帮书”说:“商品经济毕竟是资本主义的旧土壤”;“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交换,无论从它的形式和实质来看……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把社会主义商品制度丑化为资本主义商品制度;这是彻头彻尾的反马克思主义谬论。商品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它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共有的经济范畴。作为商品生产一般,不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摘     
对如何把握和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思想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学校思想教育要适应中国今天的国情。目标不能过高,不能将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目标当成当前的目标,不能将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变成对大多数人的要求,不能把提倡的东西变成规定性的东西。另一种观点认为,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是学校思想教育的核心,要把政策与思想体系区别开来,把“今天”与“明天”联系起来。在今天就必须理直气壮地向中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切不可将它贴上封条,束之高阁。第三种观  相似文献   

15.
德育再认识     
德育再认识陶娥,张继军什么是德育?照一般的说解,德育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新中国学校中德育的任务是把我国年青一代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接班人。”最简单的理解和解释,德育就是道德品质的教育,是与智育、体育相区别...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科学地预见到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了关于社会产品分配形式,论述了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也就是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必须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深刻地批判了拉萨尔的“分配决定论”。拉萨尔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贫困的原因是人口增长,而不是资本主义剥削,只要按照“平等权利”把“不折不扣”的产品分配给社会上的一切成员,这样就可以进入到社会主义。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  相似文献   

17.
道德规范是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发展顺序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就生产资料所有制来看,撇开原始社会不论,其中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同为私有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同为公有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虽然同为公有制,但二者的公有制存在区别。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存在特殊利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公,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小公”或“大私”。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明显的二重性,一为“公”,一为“私”,这里的“私”是指利益的特殊性。由于公有制己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具有同一性,而利益特  相似文献   

18.
最近理论界有人重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问题,(注1)认为斯大林的“两种所有制论得不出完满的答案”,而主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受按劳分配规律所制约”,并且推断“即使实现了全都生产资料全民所有,也可能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我认为这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理论问题,关系到如何正确地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商业的作用和意义的问题,而且也涉及政治经济学的根本问题:价值理论问题,以及生产、交换和分配的关系问题。我愿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和对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志们讨论。  相似文献   

19.
斯大林的天才著作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最伟大的贡献,这一贡献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在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时期提在我国面前的一切根本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在这一著作中得到了深刻的理论的探讨和科学的阐明。斯大林同志全面地研究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物质资料的社会生产和分配的法则,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科学基础。斯大林的新著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的文献。在这一新著中提出了并科学地论证了关於准备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基本先决条件的纲领性的原理,确定了从一种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到另一种更高的经济即共产主义经济根本过渡的道路和规律性。苏联的某些经济学家,将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问题错误地归结为只是生产力发展到相当水平,或者甚至只是创造相当的‘技术基础’的问题。例如,雅罗申柯企图复活反马克思主义的波格丹诺夫——布哈林的‘观念’,他断言:对於过渡到共产主义来说,保证某种神话般的、彷彿把共产主义制度的本质包括无遗的生产力的‘最高科学’组织或‘合理’组织,就足够了。他否认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的积极作用;正如同斯大林所指出的,本来是生气蓬勃的社会生产,他却弄成了‘片面的和空洞的生产工艺学,即布哈林的“社会组织技术”之类的东西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  相似文献   

20.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在一些干部和知识分子中还存在许多疑惑,除了姓“社”、姓“资”这一类问题之外,主要是对马克思商品经济理论作教条主义理解,使他们总感到“思想上想不通”、“理论上离了谱”.因此,对商品经济理论的某些问题进行一些反思,是必要或有益的。商品经济是一种通过产品的交换来互换劳动的经济,是社会生产的普遍形式,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从十月革命以来所建立的各国社会主义制度来看,无一不存在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