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又是周末的黄昏 ,窗外的那抹斜阳的余辉透过窗纱给屋内的一切镀上一层金黄的柔色。我又如约坐在电视前 ,放飞疲惫了一周的身心 ,开始新的旅行。去领略异域的风情 ,去感受别样的人生 ,于是我的生命日渐丰盈起来 ,生活也日渐多彩。与《正大综艺》这个栏目初次相识 ,是在我上高三那年。枯燥的学习生活 ,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我透不过气来。一个周末的黄昏 ,父亲来到书桌旁对我说 :“放松 ,放松吧 !来陪爸爸看看电视。”父亲约我观看的节目正是《正大综艺》的首期。内容我早已忘却 ,唯一不能忘却的是陪父亲看电视时的那份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渐渐地…  相似文献   

2.
祖辈、父辈尝够了目不识丁的苦头,便发誓勒紧腰带,宁可忍饥捱饿,也要供养出一个吃“国家粮”的大学生来。或许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我竟意外地落榜了。当时,我心里真不知是什么滋味,就像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直袭心头。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不能总是坐着吃闲饭,于是拿起屋檐下的锄头,跟着父亲到烈日下去体验一下干庄稼活。没两天,两只白净的手就布满了血泡,晚上睡下腰酸腿疼,连脚都不敢伸直。望着窗外的繁星,我茫然了。几个从小一块长大的好友聚在一起,说起那些没考上初中而辍学的伙伴,在外打工是如何见识广,如何挣大把的…  相似文献   

3.
从此结缘我的父亲王子淦1920年4月18日出生于江苏南通金沙镇一个世代种菜为生的贫农家庭,到我父亲出生时,家中已生计艰难、窘态百露了。无奈之中,我的祖母、祖父只得将出生不久的父亲过继给他的叔父。叔父也是一个穷苦农民,父亲过继过去后,叔父为了改善家庭境况,开始学习理发手艺,待到学成后,就借债开了一间理发店,满心希望能从此一点点改善生活。当父亲六岁的时候,有人介绍叔父为金沙镇国立小学的师生理发,作为一种照顾,父亲被学校破格同意在这所学校中免费读书,我父亲高兴极了,这个机会是一般农民的孩子做梦也得不到的。我父亲一生中就受…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     
父亲教我写文章王彪(散文)我参军后,父亲给我的信中,都要用好几张纸教导我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连队的黑板报和军队的报纸写稿。那时我和父亲的通信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从父亲的信中,我读懂了人生的哲理,读出了父亲对我纯朴的爱,我把自己的体会和军营中的新鲜事,及时写信报告给父亲,父亲马上给我回信进行指点。记得有一年,我写了散文《松树与老兵》,记述了营区中有片被一批又一批老兵栽下,饱含他们深情的松林。稿子寄给父亲不几天,就收到了父亲用5张稿纸写来的修改意见。捧着父亲的来信,我的眼中噙满了泪花,根据父亲的…  相似文献   

5.
回想五年来的“爬格子”经历,深有感触:我采写新闻的实践与家住秦岭深山喂子坪乡是分不开的,是老家的乡土民情给我提供了无限的新闻素材。1993年7月,我高考落榜,回到鸡窝子村家闲着。我在学校时就喜爱文学创作,缘于此,时任喂子坪乡乡长的父亲把我叫到他身边,专门从事会议材料、调查报告等文稿的书写工作,以此来锻炼我的文字功底。身居深山,在给乡政府写作各类报告材料的间隙,我被纯朴的山地民风和乡情民俗熏陶感染,心想:何不用手中的笔,抒写和诓歌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山里人的新鲜事呢?说写就写,绝不马虎。我看…  相似文献   

6.
张心泉 《湖北档案》2013,(10):25-26
父亲在自知不久于人世的前夕,将一个他精心保管了几十年的小樟木盒子郑重的交到我最小弟弟的手中,弟弟自知那默默的嘱托重千斤,  相似文献   

7.
书籍是我进步的阶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从喜欢读书到热爱国书馆我祖籍广东南海大沥镇。听祖母说,有一年广东发大水,举家溯珠江、桂江而上,落难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我是饮漓江水长大的,从小受到历史文化名城的熏陶,祖父替商行当“跑街”(即现在的市场信息员),父亲在水电公司打工,全家十余口靠微薄的工资度日。父亲文化水平不高,但对子女要求很严。两三岁时父亲就教我背唐诗。在一个中秋之夜,父亲抱我到天井屙尿,对着天上的明月,要我背李白的《静夜思》,我懵懵懂懂地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错了,是举头望明月!”父亲狠狠打我一板屁…  相似文献   

8.
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小渔船。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总是要借用姑爹这只小渔船。他同姑爹一同摇船送我。带了米在船上做饭,晚上就睡在船上,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半夜,我被臭虫咬醒,遍体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那满床爬满的臭虫和我…  相似文献   

9.
我与父亲的12天我平生与父亲相处,只有短短的12天时间。1931年,母亲在上海生我时,父亲已经到苏区去了。所以,我一出生,父亲并不在我身边。我两岁的时候,母亲看我能离身了,就也要去与父亲一起参加革命,于是她把我托给了陶行知在英租界办的孤儿院——上海劳工幼儿院。后来,国民党  相似文献   

10.
1949年,我五岁. 进入4月以来,我已经很长时间未见到父亲靳以了. 自1946年来到上海,我一直跟着母亲住在蒲石路(今长乐路)的外婆家.虽然父亲在那年夏天也随复旦大学的大队人马回到了上海,虽然我们在江湾学校教师宿舍庐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家,但我一直没有住过去.而父亲是每星期都来蒲石路的.我还记得父亲一来,我们在外婆家的那间不满七平方米的小屋只能在床上加一块木板,父亲母亲和我就挤睡在木板上,我睡中间,母亲睡里边.父亲轻轻一动弹,木板就会发出轻微的咯吱声,这时分我感到幸福极了!因为包围在两个亲人之间,尤其是父亲.我枕着父亲宽大的手臂,安然入睡.因为,自我在重庆的嘉陵江边出生,我就一直没有离开过父亲.无论朝起暮落,我都能听见父亲爽朗的声音.尤其是他每每下课回家,都要抱着我踱到江边,去看江水,去看船只,去闻那江边潮湿的风,去听船夫们长长的拉纤声……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秘密     
“罗伯塔,”父亲低声说道,“我有件事情要告诉你。”父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几天前,妈妈因为癌症去世了,父亲一时接受不了而病倒。忙完妈妈的葬礼我就立刻赶到医院,从小我就喜欢和父亲待在一起。我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和很多家里的“老二”一样,我感觉自己始终在家里是无足轻重的一个。妈妈生病时,我每天都来照顾她,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爱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每当听到父亲这首歌,我的心就像被拨动的琴弦,颤动不已,有时甚至会黯然泪下,不为别的,就为那深深的父爱。……思绪又回到了去年刚开学的那段时间。记得,第一个月过星期回家时,走到家门口,正碰上爸妈,他们提了两包东西准备来学校看我,见到我回来了,妈妈赶紧接住我的包,又是问寒又是问暖,到家爸亲自下厨为我做饭,我和妈在屋里聊天。妈说:“你爸这几天晚上一直梦见你,梦见你和他说话,你爸说他很想你,也不知你能不能适应学…  相似文献   

13.
爱的阶梯     
从小我就惧怕父亲,而且怕得要死,因为父亲的沉默、暴躁、独断、专横。我从来没有对父亲产生过依恋,有的只是恐惧,就这样一直到长大,这种感觉陪我度过了漫漫的小学和中学时光。我从没有试图去改变这种状态,因为我是父亲的女儿,有着和他一样的倔强脾气。父亲很少和我们搭腔,平时都是母亲传达"圣  相似文献   

14.
505信箱     
1小袋可能是神袋父亲害了26年腰疼病。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打听探寻治疗腰疼的好办法,光上方就用了上百个,吃药打针不计其数,腰疼不但没有治好由于药有副作用,反而增加7头疼,体乏无力之病,父亲一气之下,就什么法也不用7,什么药也不吃了。今年10月,看到一家药店门前人们排起了长龙,一问是买“505神功元气袋”的。我也买了一条。回到家却遭到了父亲的好一顿数落,“我吃7半辈子药,打了半辈子针都没有好,这个小袋就能治好”。大家一时都没有7办法,我忽然想起7未婚妻,叫她去当说客。未婚妻是思想比较现代的直肠子,很爽快地领命而…  相似文献   

15.
我多次说过:“一个教育者,哪怕一辈子只把一个学生培养成杰出的人,那么这位教育者也可以成为教育家。”以前我说这话的时候,心里想的是莎莉文———一位美国的教育家,正是在她的教育培养下,又聋又哑又盲的海伦·凯勒成为饮誉全球的作家。而现在,我说这话的时候,我还想着另一个人———周弘。现在就说周弘是“教育家”可能有些夸张,但他是一位教育专家,这是无可置疑的。手中这本《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便足以证明,周弘这样的教育专家的确比一些没有半点实践只有晦涩论著的“教育专家”更名副其实。周弘当然不只是培…  相似文献   

16.
有一年快过年时,父亲用自行车驮着一个大箱子回来了。我赶紧跑上前去问父亲是什么。父亲说:“是电视机,今年咱们就能看春晚了。”“什么是电视机啊?”我问。父亲说:“打开你就知道了。”当父亲把这个黑色外壳、莹亮玻璃屏的东西放在桌上时,我伸出小手指轻轻触了触玻璃屏,很滑。父亲接上电源,拔开天线,“啪啪啪”连拧几下,那玻璃荧屏上就出现了会说话的小人儿。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2017,(3):13-14
2016年很快就要永远成为历史,面对马上到来的2017年,我们迎面送上这样一句问候:你好,2017. 这问候,满含着我们报社的真诚祝愿,也包含着全体农民的衷心期待.有一份期待是多么美好的事儿. 曾经,农民被封闭在土地上,爷爷是农民,父亲是农民,儿子是农民,一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苦苦地养活着家人,手中只拿锄头,眼里只有庄稼,日复一日地劳作.身为农民,注定背负着贫穷的命运;农民从事的农业,被看作没有出路的产业;农民居住的农村,被看作落后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从小就帮父亲扎花灯我今年76岁,武义县桐琴镇东皋村人。扎花灯花轿的手艺是我从小跟父亲学的。我父亲程德贵,是农村花灯艺人,制灯制轿有一手。13岁开始,我就给父亲做帮手,动手学扎花灯。小时候我就喜爱画画,记性也好,花灯一看就会做。我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拜师学艺,但通过不停的看、不停的摸索,二十来岁时,就掌握了学扎花灯的看家本领,能制作各种各样的传统花灯、龙灯、人物灯……做的灯总能让人耳目一新。演戏经历让我受益匪浅1954年,18岁的我就进了村里的业余剧团,开始"跑龙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     
王雁翔 《军事记者》2010,(10):63-65
父亲去了。父亲去的地方是那个人人都不愿去,但人人最终都得去的地方。我没有想到,父亲的离去竟是那么快。就在他患病前的那一段时间里,我在数干公里外的军营里很想念他,焦灼的思念使我坐卧不宁,  相似文献   

20.
瞬间     
刚参加工作时,听到同行们都把自己称为“兰台人”,心中着实感动。也就在这一瞬间,我对自己的工作好像一下 子充满了无比深厚的感情。姑且不去考究和追溯“兰台”的历史与渊源,只想用兰台的沃土润养出自己的兰心慧质。生活就是这样,从某个瞬间开始。其实,早在6岁那年,冥冥之中就早已注定我将是一个档案人。一名被下放回乡的老干部找到在落办工作的父亲,热泪盈眶地对父亲说:“老张,找到档案了,我的事有着落了!”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雨后,漫天飞舞着蹁蹁的红蜻蜒。也就在那一瞬间“档案”这个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