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有许多知恩图报、礼尚往来的古训,但不知从何时起,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成为了社会的稀缺资源,人情冷漠、世态炎凉变成了社会风气的苍凉注脚。基于感恩意识淡化与缺失的现状,开展感恩教育,重塑中华民族仁爱礼义、知恩图报的文明形象,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一、“感恩父母”班级辅导活动的背景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报德,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发现,由于一直缺少感恩教育,目前许多大中小学生的感恩意识比较淡薄,不懂得感恩,不会说“谢谢”,没有感恩之心,令人忧虑。因此,我们认为加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规律。而今小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班主任必须从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相似文献   

4.
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只有懂得感恩的人多了,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然而当今大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们的教育难辞其咎。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尊英 《文教资料》2011,(13):214-215
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严重,重视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上功利主义蔓延、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教育不合理。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对策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培养感恩意识的合力;在实际生活中培养感恩意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与美德受到一定冲击,学校教育出现了许多困惑,部分中学生存在感恩意识淡漠等道德缺失的倾向。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7.
郑志刚 《辽宁教育》2012,(10):82-8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规律。而今小学生普遍缺少感恩意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教育难辞其咎。班主任必须从小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一、帮助学生理解"感  相似文献   

8.
当前,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对于强化感恩意识、营造感恩教育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90后"贫困大学生的特点及感恩意识的现状着手,分析了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基于工作实践思考如何对贫困生实施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9.
谭萍 《考试周刊》2014,(43):165-166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不懂得回馈社会。为做好大学生感恩教育,探求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和对策,文章通过调查和访谈,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感恩教育是强化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途径,并就如何开展感恩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感恩思想是中华美德,需要代代相传。而现今社会感恩意识非常缺失,这与部分教师的教育中缺失了感恩意识教育有重要关系,所以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教育迫在眉睫,培养小学生的健全人格,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通过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断探索,总结出实施感恩意识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近年来,在国家、社会、学校对贫困生资助力度不断加大的同时,却出现了许多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甚至丧失的现象。分析了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提出通过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实践教育等途径加强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感恩道德的基本内容.现今大学生感恩意识普遍缺失,感恩也严重淡化.本文从身边的细节入手,探索感恩教育方式,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重塑感恩意识,引导感恩行动.  相似文献   

13.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真善美的体现,是人文素质的重要内容。然而当代大学生中却出现了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加大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对于改进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感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当今社会,感恩更是每个人应具备的道德行为准则和基本素养。然而,安顺农村留守儿童感恩意识的现状表明:目前一些留守儿童的感恩意识日渐淡薄。为此,对留守儿童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其健全人格已刻不容缓。而安顺对留守儿童感恩意识的培养策略也为今后这方面的做法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5.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公民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不可遗漏的一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文章对当前高职学生缺乏感恩意识的现状、危害及加强高职学生感恩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对当前高职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为此,我在感恩教育中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懂得感恩、报恩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当前,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增强感恩意识,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并对感恩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8.
感恩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原则,但当今社会不少大学生感恩意识严重缺失,出现了不会感恩、忘恩、情感冷漠、自我意识膨胀等现象。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将给个人、社会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因此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源,探讨有效的对策乃是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初中独生子女学生感恩父母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成为本人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规范,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特别是初中独生子女学生的感恩意识的缺失更应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初中独生子女学生感恩父母意识的缺失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初中独生子女学生感恩父母教育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反思,使学生知恩于心,报恩于行。  相似文献   

20.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现在大学生却普遍缺乏感恩的意识.本文首先指出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表现,接着分析了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只有在认知、情感、实践层面进行长期有效的教育培养,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激发学生自觉感恩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