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陆游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生于宋徽宗赵佶宣和七年(1125)十月十七日,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生后即随父亲陆宰去宋首都开封。就在他出生的这年冬天,女真金朝开始大举南侵。在他两岁的时候,金兵渡过黄河,进攻开封。这时陆宰任京西路转运副使,被弹劾罢职,从荥阳移家,南来寿春(今安徽寿县)避兵。接着徽宗赵佶、钦宗赵桓被金兵擄走北去,造成了历史上“靖康之耻”的大事变。金兵继续南侵,所以陆游儿时就在逃难中度过。“儿时万死避胡兵”(《戏遣老怀》,《剑南诗  相似文献   

2.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个皇帝。在位26年,任用蔡京、童贯等人,国政腐败,民怨沸腾,女真金国乘机入侵,北宋王朝旋即灭亡。他和儿子钦宗赵桓同被金兵掳往北国,过了八年屈辱的俘虏生活,最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然而,这位为政  相似文献   

3.
<正>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长卷《清明上河图》被公认为稀世神品,千年来,它曾四次进入宫廷,四次从宫中被盗走而流落民间,历尽劫难。首先收藏此画的是北宋宫廷,宋徽宗赵佶(jí)视之为神品。据考证,该图前面应当还有一段,描写的是远郊的山,并且还有赵佶瘦金体的"清明上河图"五字签题和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靖康之难(北宋靖康二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开封,掳(lǔ)走宋徽宗、钦宗和大臣及后宫3000人,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时,该画流落民间,为金朝监御府书画官  相似文献   

4.
传世名画     
北宋·赵佶 《红蓼白鹅图轴》 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他在位25年(1100—1126年),亡国遭俘后被折磨而死,终年54岁。  相似文献   

5.
惟有写真才能感人汪克谦八百多年前,宋徽宗赵佶设立画院,招考各地画师。有一次,宣和殿前的荔枝结果了,孔雀在树下啄食掉落的荔枝。赵佶一看,高兴极了,急忙把画院的画师叫来当场写生。画师画出了一幅幅荔枝孔雀图,送给宋徽宗评赏。赵佶看后,说:“你们虽然画得不错...  相似文献   

6.
含蓄的魅力     
宋徽宗(赵佶)擅长花鸟画。他设立了画院,在全国招考画师,还常常亲自命题,亲自评定名次,而题目往往就是一句诗。有一次,宋徽宗出的画题是  相似文献   

7.
米芾做官     
宋徽宗赵佶酷爱写字画画。崇宁二年(1104年)六月,他下令在国子监设置书学、画学、算学。所谓的学,类似现在的专科大学。  相似文献   

8.
宋徽宗赵佶虽然不是个好皇帝,却是个造诣颇深的画家和书法家。他的绘画、书法别具一格,至今故宫博物院里尚有收藏。宋徽宗在位时,国家曾设立画院,招考画师。宋徽宗常常亲自主持考试,他亲自命题考画师的故事,在画苑文坛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9.
宋徽宗是宋神宗的第十一子,陈氏生,“四牡既佶”,取健壮之意,赐名目“估”,陈氏也进封为美人。赵佶天资甚高,与书画名家交往密切,很快地就显示出了卓越的书画艺术才能。在书法方面,他自创“瘦金体”,独具一格,所书“崇宁通宝”、  相似文献   

10.
于萍 《文教资料》2011,(29):10-11
宋徽宗赵佶在政治上并没有什么建树,但作为艺术家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人们多注重赵佶绘画、书法的艺术成就。但作为一个词人,他的词有着特殊的感人肺腑的力量,尤其是联系他本人的生平遭遇,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真正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作为北宋、南宋的跨代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是中国书画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枝奇葩.笔者不考证研究宋徽宗如何开创了"瘦金体",而是考证研究他所历经的靖康之变前后的"以书画取人",设立"翰林书画院"专司宫廷画,以及北宋、南宋画风的迥然不同,从中可以发现宋徽宗的"瘦金体"所展现的"审美取向"对南宋偏安"临安"以后的南宋画风影响深远.撇开政治的背景,仅仅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宋徽宗赵佶是中国书画史上的奇才之一,他的"瘦金体"传世极少,但是对南宋的书画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曾井良  周志荣 《考试周刊》2007,(28):140-141
宋徽宗赵佶的书画人生是与当时北宋特殊的政治和文化环境分不开的,他作为一代帝王,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在书画上却成就卓越。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清明上河图》的发现与文本药性解读《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家喻户晓。据说,张择端画完后,就把作品呈给宋徽宗赵佶,赵佶是这幅画的第一位读者。皇帝赵佶从《清明上河图》中读到了北宋的繁荣,认为张择端是在歌颂皇帝之功德,非常高兴,立即用他特有的瘦金体题写了清明上河图,并加盖了双龙小印章。张择端真是在歌功颂德吗?研究者  相似文献   

14.
“轻叠数重裁冰绡”说的是宋徽宗赵佶在北行途中看到杏花想到了一叠叠冰清玉洁的缣绸。美妙的词语凭借生活的底子而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15.
世人皆以为,高俅是靠"球技"一招发迹,这倒也是小看了他。高俅在结识端王赵佶(后来的宋徽宗)之前,的确是个社会闲散人员。但他的一步登天,绝非踢几下足球(蹴鞠)那么简单。在高俅没有出现之前,赵佶的球友已为数众多、不胜枚举,但在这个球友群里,只有后来出现的高俅一步登天。可见,高俅绝不仅仅是球技上一骑绝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他不仅进入了赵佶的球友阵营,而且进入了赵佶的"人才库",在赵佶的"人才库"里,高俅应该算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6.
野水无人渡     
北宋有个皇帝叫赵佶,历史上称他为徽宗。宋徽宗对画很有兴趣。有一年,为了挑选优秀的画家,他下了一道命令,在全国实行统一招考。考试的题目是: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相似文献   

17.
书法艺术能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汉字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宋徽宗赵佶创新的“瘦金体”书法艺术独成一体,并且从崇宁、大观、宣和等年号钱上看出生活对艺术家的磨练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北宋末年的皇帝宋徽宗赵佶在政治上“独不能为君”,却对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 保留和继承古代画籍。作为一代国君,赵佶御旨收集前代遗留和散落的古画,尤其是历代名家画迹真品,藏于御府。“自宣和有好古之主于是三代器物间出于墟墓伏匿之中,学者  相似文献   

19.
课本第155页:“1125年,金军俘获辽的皇帝,辽朝灭亡。”“金灭辽以后,看到北宋统治腐朽,防备空虚,就在灭辽的当年冬天,挥师南下,大举进攻北宋。第二年春天,金军渡过黄河,进逼东京。宋徽宗惊慌失措,连忙把皇位传给儿子宋钦宗。”从课本叙述来看,给人这样的印象:宋徽宗传位宋钦宗是在金灭辽的第二年即1126年。但事实上宋徽宗传位宋钦宗是在1125年。《宋史·徽宗纪》:“宣和七年……十二月……庚申诏内禅皇太子即皇帝位。”宣和七年即1125年。据《辞海》宋徽宗条曰:“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年底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十院校编写的高…  相似文献   

20.
央视10套《百家讲坛》曾播出《李清照》第二集。在讲到赵明诚与李清照二人的家庭背景时说,宋徽宗继位后,新派旧派都用,执行了一种折中政策,"立国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赵佶(jí)是继其兄哲宗赵煦为帝的,朝代还是那个宋朝,他怎么能"立国号"呢?显然是主讲老师误把改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