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发展及其理论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方传播史上有影响的几位思想家为线索,勾勒了西方新闻自由思想从自由主义论到社会责任论的发展轨迹,着重剖析了西方新闻自由思想演变中所包含的理论困境及其现实后果。  相似文献   

2.
邵绿 《新闻传播》2013,(6):19-20
本文从自由主义和公共性的理论出发,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进而对报刊理论中的新闻专业主义、社会责任论进行梳理,最后对公共新闻业与它们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新闻专业主义与社会责任论的理论基石为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提出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两分法,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学说也为报刊的公共新闻学理论与公共新闻业兴起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环顾现代社会,新闻媒体已俨然成为维持社会宪政民主体系、调节政府与公民关系的社会公器之一。而新闻自由也一直受到西方社会的推崇,犹如普世价值。新闻自由的理念诞生至今已有三百余年,但关于新闻自由的定义和内涵却是杂家百言,莫衷一是。从自由主义新闻自由理论到社会责任理论,新闻自由均被透视为一个关于权利的问题而加以讨论。及至当代,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者提出的权利优先论成为对权利进行合法性论证的主流话语。本文尝试对权利优先论诞生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梳理权利优先论的论证逻辑,指出权利优先论的去道德化要求和新闻媒体所应承担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存在潜在的冲突和矛盾。  相似文献   

4.
钱晓文 《新闻爱好者》2011,(20):118-119
目前关于史量才新闻思想研究集中在对"史家办报"思想的内涵与价值的理解与诠释。论者多从办报与治史的关系上加以论述,这不无道理,但难以揭示出办报作为新闻事业与治史的本质区别。从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理论来考察,"史家办报"思想根植于中国史学传统与文化,更是源于西方自由主义的办报理念,在传媒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实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报刊社会责任论。"史家办报"作为中国化的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其形成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史氏的办报活动、办报环境等紧密相连的,因而在内涵与意义上表现出与西方的社会责任论诸多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王保华 《新闻爱好者》2011,(10):118-119
目前关于史量才新闻思想研究集中在对"史家办报"思想的内涵与价值的理解与诠释。论者多从办报与治史的关系上加以论述,这不无道理,但难以揭示出办报作为新闻事业与治史的本质区别。从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理论来考察,"史家办报"思想根植于中国史学传统与文化,更是源于西方自由主义的办报理念,在传媒与社会的关系上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实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报刊社会责任论。"史家办报"作为中国化的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其形成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史氏的办报活动、办报环境等紧密相连的,因而在内涵与意义上表现出与西方的社会责任论诸多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13,(2):7-7
姚君在《新闻研究导刊》2012年第12期上指出,社会责任论于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构建,尽管其基础仍旧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对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修正和补充,但对报刊提出的五项基本要求,对于我们现在研究和寻找治理假新闻的对策,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康瑶  张爱娣 《新闻世界》2010,(8):217-218
西方社会责任理论是自由主义理论濒临危机时产生的,它强调媒介享有新闻自由的同时,应承担起社会责任,并且主要通过业界"自律"的方式来实现。本文通过对社会责任理论的梳理,分析新闻工作者应当如何自觉地承担和践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正>新闻记者必须维护国家的利益,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对于政府,记者要本着建设性的态度,对政府的工作是帮忙而不是添乱。记者还是人民的喉舌,是人民的代言人,记者有责任代表人民反映舆论,帮助政府改进工作,帮助政府改进工作中的失误。[1]而这些角色都是派生出来的,不是记者社会角色的本质规定。一、新闻记者社会角色的内涵媒体记者究竟担负着什么样的责任?西方有两种重要的理论,一是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一是报刊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传媒的社会责任,是近年中国新闻业界讲得最多的一个热词,也是新闻学界研究的永恒主题。作为一个新闻学理话语,"社会责任理论"最早由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于1947年提出,后于1956年由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韦尔伯·施拉姆等人在《报刊的四种理论》一书中给予详尽阐述,使这一理论系统化、完整化。在美国,社会责任理论是对之前一度流行的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或限制,因为它强调,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享受一定权利的报刊,同时也承担着公民通讯工具应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40年代,西方新闻和大众传媒的指导理论——社会责任论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在发展和完善,并且至今还深深影响着西方新闻界乃至我国的新闻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期,作为主导理论的自由主义理论正牢牢占据着头把交椅,而正是这个时期,新闻界暴露出来的种种诸如大肆渲染暴力、色情、沦为政党政治斗争的工具等问题,成为社会责任论产生的由头。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急剧变动的转型期,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显现,新闻媒体不同程度出现的低俗化、煽情等问题,与当时的西方新闻界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就此本文着重探讨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1.
西方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领导的一个委员会在1947年创立,这种理论随即取代了西方传媒的自由主义理论而占据主导地位.60多年来,"社会责任论"者又喜又忧.  相似文献   

12.
刘琰琰 《新闻世界》2010,(8):234-235
自由主义理论在创建之初就埋下了隐患,随着实践的发展,弊端逐渐暴露,社会责任论随之兴起。笔者通过分析认为,西方社会责任论的目标与新闻专业主义殊途同归,这是社会责任论进步的地方,但也不能忽视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十七世纪初定期报刊的出现使西方报业发展步入了近代时期,这种划分不仅含有报刊出版的周期或是形态上的发展变化的意味,更显示了此时发生的社会与政治的革命性转变。古代与近代时期毕竟分属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性质全然相异的社会,因而它们在一系列问题上,包括在宗教言论与新闻出版等诸多方面的认识与态度也是各不相同的,西方新闻学术界将其分别概括为“专制的集权主义”和“报刊的自由主义”的理论。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自由主义”是其政治学说、哲学原理和社会制度,也是新闻理论的支点和新闻立法的思想原则。  相似文献   

14.
西方一般把自己新闻事业的发展阶段划分为集权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责任论三个时期,认为这是报刊事业逐步由低级向高级、由初期向成熟期阶段进化的过程,不是从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各个时期的阶段状况来考察其变化的原因。而不从这个角度来考察就不可能正确认识这种变化,就会在对新闻事业发展规律认识方面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5.
孙洪伟 《记者摇篮》2004,(2):29-29,32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同样了解西方报纸的发展史,对当代报人避免绝对的新闻自由等不恰当的办报思想同样有意义。本文就力图从西方报刊社会责任论的溯源,社会责任论的新闻自由观,社会责任论的新发展等几方面,探讨一下西方报刊的社会责任论,为当代报业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16.
社会责任论实质上是新闻道德理论,针对新闻界滥用新闻自由的表现而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进行修订,旨在通过更强的自律意识来提高新闻媒介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社会责任理论作为一种新的职业道德"标签",对美国乃至西方新闻界的伦理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后"社会责任论"时代,美国新闻伦理在冲突与调适中发展,经历了客观性受质疑、调查性报道复兴、虚假新闻被曝光、专业主义式微和公共新闻业崛起等一系列"节点"意义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在《试论西方传媒社会责任论的现实困境》一文(载《新闻记者》2008年第4期)中,笔者试图论证由罗伯特·哈钦斯领导的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在1947年创立、由西奥多·彼德森作出经典表述的传媒社会责任论,尽管仍是西方新闻和大众传媒的主导理论,但正面临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8.
自二战以来,自由主义便成了西方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种自我认同,中间经过冷战、福利国家、民权运动等社会政治事件的刺激,以及学院中规范政治理论复兴的推动,自由主义毫无疑义地成为西方主流的政治意识形态。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学界关于自由主义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和重述可谓卷帙繁多,佳作迭出。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新闻学者认为,西方新闻媒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集权主义阶段,那时的报刊有党派性。第二阶段是自由主义阶段;第三阶段是“社会责任论”阶段,没有党派性了。并指责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坚持无产阶级新闻党性原则,是“落后”、“专制”,是新的集权主义。 党性、党派性在英文中是一个词(Parisanship)。今天,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闻媒体还有没有它的党性或党派性呢?  相似文献   

20.
《报刊的四种理论》是研究媒介规范理论的经典文献,它影响了学界对媒介分类和媒介社会角色的认知。然而由于政治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变迁,四种理论的提法已经无法关照社会现实。基于对《报刊的四种理论》的超越和批判,各国学者都在对规范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后提出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对《报刊的四种理论》后的媒介规范研究进行了总结,希望从西方和非西方两种视角寻找媒介规范理论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