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鼠类生态学是以鼠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鼠类与其周围外界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鼠类区系分类与生态学研究团队负责人常罡,师从我国著名的鼠类生态学专家张知彬研究员,长期从事有关鼠类贮食行为及其与植物种子更新关系的研究工作,先后开展了种子特征与鼠类觅食行为关系、同域分布鼠类种子贮藏行为分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正>鼠类生态学是以鼠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鼠类与其周围外界环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鼠类区系分类与生态学研究团队负责人常罡,师从我国著名的鼠类生态学专家张知彬研究员,长期从事有关鼠类贮食行为及其与植物种子更新关系的研究工作,先后开展了种子特征与鼠类觅食行为关系、同域分布鼠类种子贮藏行为分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广袤的大自然中,常罡正用自己手中的科技利剑,守护着环境的和谐与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各国在防治农、林害虫时,普遍提倡采用综合治理的方针,其中生物防治作为一种日渐受到重视的手段和方法,已形成一专门的学科。所谓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或其产物控制作物病虫害和杂草,最直接的是利用有捕食性或寄生性的动物如两栖类、鸟类、蜘蛛、昆虫、线虫和捕食螨等消灭害虫,其他的利用技术和手段还有以辐射、化学和遗传等方法造成昆虫不育,利用昆虫性外激素、昆虫内激素、噬菌体、内疗素和植物抗性等防治害虫。可以说,它与生态学、生物学、分类  相似文献   

4.
使用农药除虫的弊端:一是花钱多,成本高;二是污染环境,尤其是在果树、庄稼、蔬菜中使用后,常常会有残留农药对人、畜带来药害的后患;三是杀死害虫的天敌--鸟类,致使害虫为害更加猖獗,如一些地方的松毛虫、蝗虫、田鼠危害程度年年加大的现象,就是因为大量使用农药使鸟类濒临灭绝所造成的后果;四是市场上常常出现大量的伪劣农药,使农户使用后毫无药效,白白地浪费钱财而后悔不已.  相似文献   

5.
正6月6日是世界害虫日。蝗虫,尤其是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和最具破坏力的迁飞性害虫。始于2019年12月的蝗虫疫情已使东部非洲受灾严重,而这还不是结束,随着雨季的到来,第二波沙漠蝗灾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6.
眼镜王蛇,蛇如其名,身长可达五米多甚至更长,号称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毒蛇,在蛇族中拥有不可撼动的至尊王者地位. 虽然眼镜王蛇偶尔也捕获蜥蜴、小鸟等动物,但它最喜爱的食物还是其他蛇类,比如捕食鼠类的锦蛇、毒性极强的银环蛇.因此,许多在眼镜王蛇势力范围内生存的动物,常常在夜间眼镜王蛇处于休息状态时才敢出来觅食,就连大象遇上眼镜王蛇都常常会绕道而行.  相似文献   

7.
高压架空线路的屿害主要指,因为鸟类筑巢、觅食、排泄等活动造成高压线路异物短路,跳闸断电,或者造成绝缘子等其它设备障碍,导致线路出现问题的情况。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改变了鸟类的生活习性,越来越多的鸟类把家搬到了输电线路铁塔上,由于鸟害引起的电力线路跳闸故障频次随之增力11,鸟冉防治成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杨欣 《百科知识》2012,(3):38-39
正动物,如鱼类、鸟类、昆虫的集体统一行动有时是非常可怕的行为,最典型和最可怕的莫过于蝗虫的集体统一行动。一只两只、几十只蝗虫对人类和庄稼、植物构成不了威胁,一万只甚至一亿只蝗虫也可能对庄稼和植物不会造成太多破坏,前提是它们不同时啃食植物和庄稼。但是只要有上万只蝗虫步调一致地行动,大肆啃噬它们途经地方的植物、庄稼,就会造成满目疮痍,旷野一片,甚至造成大饥荒。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电影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成千上万只鸟在空中齐飞,为什么鸟类喜欢集栖呢?形成信息中心鸟类的群集可以形成“信息中心”。在辽阔的鸟类栖息地区,只有群集的鸟类才能够更有效地发现密密麻麻的大量昆虫、成熟果子、混杂种子和死动物躯体等食物。因为在成群觅食的鸟类中,只要有几只鸟,甚至一只鸟找到了食源之后,其他鸟就会很快地得到信息,从而被诱集起来,而且数量越聚越多。而对于独栖或少栖鸟类,觅食如大海捞针一样困难。至于鸟类之间靠什么来传递信息呢?鸟类又不会打嗝,也不会将它们肚子里的美餐示告于众,这至今还是个不解…  相似文献   

10.
蝗虫与蝗灾     
提起蝗虫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们是世界性的农业大害虫。全世界约有1/3的大陆,包括100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蝗灾的威胁。蝗虫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身体一般绿色或黄褐色,其若虫(蝗虫、椿象等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在卵孵化后,翅膀还没有长成,外形跟成虫相似,但较小,发育还不全,这个阶段的昆虫叫若虫。蝗虫的若虫叫蝗蝻)称  相似文献   

11.
小花蝽(Orius Wolff)具备体型小,适应性强,食量大,分布广的特性,是农田、果园等生态系统中多种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对于小花蝽在各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和其生物防治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捕食性瓢虫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能有效控制蚜虫、介壳虫等害虫的种群数量。初步调查,拉萨农田瓢虫分7个属、16种,优势种为横斑瓢虫、二星瓢虫、多异瓢虫。  相似文献   

13.
蝗虫迁飞     
世界性大害虫几千年来,蝗虫一直是人类的一大禍害,其中有几种蝗虫,如东亚飞蝗和沙漠蝗等,能作长距离迁飞,給农业生产带来的損失特別大。有人計算过,一头飞蝗一生要消耗100克左右的食料,一个大蝗群常包括千百亿头蝗虫,所需的食料加在一起,是够惊人的。蝗灾是旧中国三大自然灾害之一,蝗虫大发生时,大量毁坏庄稼,甚至曾經填滿铁路,阻碍火車前进。有人估計过,抗战前蝗虫每年要夺去我們成千万担粮食,蝗灾严重之年,常常造成饥荒和流亡。  相似文献   

14.
张珩  李子璇 《百科知识》2021,(15):58-62
鸟类在大自然中扮演了许多有益角色,比如鸟类可以消灭许多农业害虫,在授粉、播种方面的作用十分重要,鸟类还能促使生态平衡、维护环境稳定,甚至能够节约经济成本,因此鸟类在生态系统以及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鸟类的演化分类研究有几种主流方法,其中最早也是最经典的鸟类演化分类方法是基于形态学特征进行的传统分类方法,但目前缺少全面、详细且直观的鸟类分类系统,鸟类信息大多为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无法反映出鸟类的关联性,不利于鸟类的科普及深入研究.本文对鸟类的传统分类以及多项主要生物特征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及分析,应用领域知识图谱构建的相关技术,包括信息抽取、知识融合、知识加工、知识管理等,实现了对鸟类垂直领域知识图谱的应用,建立鸟类知识图谱科普系统,便于进行进一步的鸟类研究.  相似文献   

15.
科技情报站     
《科学大众》2009,(12):12-13
昆虫世界中的魔鬼 人们通常对苍蝇难恐避之不及。但是食虫虻(robber flies)对于昆虫世界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对其他昆虫有着很好的胃口。它们能捕食黄蜂、蝗虫甚至蜘蛛。在食虫虻分布的地方.往往能保持昆虫数量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萤虫点灯     
记得小时候夏天在乡间纳凉时,我们可以看到萤火虫。一般的萤火虫仅有两年的寿命,它们以捕食土壤中的蜗牛、蛞蝓等软体动物为食,是这些农作物害虫的重要天敌。其成虫期仅有两周时间,14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09,(3):43-43
研究人员已经将沙漠蝗虫的彻底转变(即从无害,独处的昆虫转变为群居型、集结成群的昆虫)与脑中的常见化学物质5-羟色胺联系在了一起。这一发现阐明了这些沙漠蝗虫体内的从互相嫌避到彼此吸引的一种机制.而且可能会开启控制这种对经济具有毁灭性打击的害虫的新方法之门。Michael Anstey及其同事对沙漠蝗虫体内的5-羟色胺水平进行了检测.与此同时.他们对处于独处状态和群居状态的蝗虫进行了相关的刺激。  相似文献   

18.
也许就在明天,科学家就可以给“蝗军”下达这样的“密令”:全体集合!让全球头痛的“蝗军”有史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蝗虫都是农作物的头号害虫。它毁坏人类的农作物,常常使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绝收。据统计,一群蝗虫可以在一天的时间内吃掉80吨包括农作物在内的植物。所以蝗灾  相似文献   

19.
正围绕我国重大农业害虫和入侵害虫等国家急需防控的对象及技术,面向国际前沿,提出了生物灾害控制新思想、新概念、新理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建立了害虫害鼠监测预警防控体系,研发出生物农药、性信息素、天敌释放、LED灯等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通过构建绿色防控新体系,直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针对世界性农业害虫——蝗虫的爆发成灾,率先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湿草地中的水禽栖息地及其水禽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大学 《资源科学》1996,18(1):55-63
湿草地是终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的天然草地。在我国湿草地觅食、或栖息、繁殖的国家一类保护鸟类18种、国家二级保护水禽有40余种,还有上百种属于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鸟类。根据80年代全国首次统一草地资源调查结果,中国有可供水禽,徙禽栖息、繁殖的沼泽、沼泽湿地、湿草地、水禽、鸟类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