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沈莺 《内江科技》2011,32(12):191+166-191,166
大学生体育社团是大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展现才华、充分运用体育知识的实践平台。在学校体育教育日益注重"学以致用"、课内外延伸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认真对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趋势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作用进行研究,为有计划的将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纳入学校体育教育的总体计划,将体育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理工大学部分在校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进行了现状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大学生体育生活习惯、体质状况、体育消费、体育锻炼情况等方面。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试图为促进东北高校大学生形成积极生活方式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生活方式对高校节能减排有重要影响,良好的"节能减排"生活方式将推进高校节能减排。但目前高校还有较大比例的大学生,其生活方式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本文以大学生生活方式对高校节能减排的影响为调查内容,以中国计量学院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一手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倩 《内江科技》2013,(2):69-70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体育生活方式在培养人们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活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引导大学生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便应运而生。作者试图从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角度,探究其建立的有效途径,为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钮凤秋 《内江科技》2011,32(9):89-89
通过对江苏省大学生"亚健康"状态与现状的调研及分析,提出体育活动对预防、减缓、消除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有独特功效,加强对大学生"健康观念"的灌输。  相似文献   

6.
潘丽萍 《内江科技》2014,35(8):78-79
在高校体育课中开展健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的重要环节。本文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对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校体育教学的背景、目前体育教育领域开展健康教育的困惑以及实施途径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力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学生时期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树立了终身体育意识才能做到长期自主的运动。对于高校的女大学生来说体育锻炼必不可少,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生活学习方式,而在百忙的大学生活中对体育的坚持也是日后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不同于男生,女生主流的体育锻炼方式比较委婉,主要包括瑜伽、舞蹈等,本文就形体舞蹈礼仪在女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做出探究。  相似文献   

8.
崔权明  肖战勇  张文婷 《科技风》2023,(35):159-162
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从多年来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结果来看并不理想。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本研究在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意识、优化体育教学、运动APP、教务管理、体育场地建设六个维度进行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策略,以此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沈阳市与广州市"90后"大学生群体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状况调查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休闲体育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生活方式已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小康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休闲体育发展,同时,休闲体育也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和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只有"双赢"才能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同时促进休闲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等学校开展体育文化节是全民健身的重要举拖,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建立科学、文明生活方式,促进高校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都有很大作用,对提高中华民族健康水平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终身体育就是让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不同时段的锻炼要求以及锻炼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人的每个成长发展阶段都应当伴随着相应的体育锻炼。如今当代大学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状况,所以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对于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响亮口号,不仅为大学生锻炼身体提出要求,也为全民健身提出了目标。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石化学院高职生体育锻炼点的现状进行调查,归纳总结了我院学生体育的现实状况,并分析了影响我院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些发展我院体育的对策,以其为我院体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杜威 《科教文汇》2009,(33):206-207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消费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体育消费的群体中,在校大学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主力军。本文结合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影响校园体育消费的因素,进一步提出一些对策,为开展和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薇薇  谢忠祥 《科教文汇》2011,(22):29-29,206
至今年年底,"90后"的大学生将成为各大高校学生的主体,"90后"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行为特征与思维方式也给高校的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及成因,并提出了对其进行教育引导的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翔 《内江科技》2009,30(12):42-4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陕西省10所高校的420名大学生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马敬礼  张桂利 《内江科技》2010,30(1):132-13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徐州市2所高校在读研究生的体育生活方式现状进行研究.分别对研究生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消费、体育活动时间、体育活动场所、体育活动形式、体育活动内容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研究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提出构建健康文明的体育生活方式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健身运动成为全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大环境下,作为全民健身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应与社会体育相辅相成,彼此渗透。但高校体育向大众化发展受种种因素制约和影响:高校终身体育理念贯彻和实行不彻底、信息化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体育深化的负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本身与大众体育隐含着冲突。针对制约因素,提出对应策略如下:高校体育条件资源的社会共享、高校体育人才资源的社会交融、高校体育教育过程大众化渗透、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社会链接。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但大家忽略了对自己体育能力的培养,缺乏对身体锻炼的能力,所以对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学生座谈、文献检索、和专家访问法,对我省6所高校大学生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病残大学生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体育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改革、医疗监督制度等评价标准进行分析研究。结合现代病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特殊要求,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他们的身体机能、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为学习生活以及将来走入社会改善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