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3):320-321
正推荐单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完成单位: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成果简介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针对国内猕猴桃产业现状,利用国家种质资源圃丰富的种质资源,创新种间、种内杂交等系列育种方法,近五年培育出11个猕猴桃新品种,研发了猕  相似文献   

2.
一代植物学大师——纪念胡先骕诞生100周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我们在灰裹尘封的陈书旧籍中寻觅中国近代植物学历史发展的头绪时,有一个人的名字会不断闪现出来。是他开创了中国学者自己采集、调查并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本土植物的新时代,是他发起和组织了中国植物学会,是他和动物学家秉志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是他参与创办了中国近代声名远扬的静生生物调查所、庐山森林植物园、昆明农林植物研  相似文献   

3.
正1十二五回顾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是在中国藏区建立的第一个公益性植物园。园区紧紧围绕保护、科研、科普、种苗繁育、绿化、生态恢复、旅游和社区发展等8个领域开展工作。植物园自2001年建立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多方筹集建设资金不断丰富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园林景观建设。如今,一个物种富集、百花争艳、百鸟争鸣、保护良好的园区面貌已经呈现在公众和游客面前。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成了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和中国植物园联  相似文献   

4.
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效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全球制造网络的形成,加强通过联盟合作向网络中的国际旗舰企业进行知识学习,对促进中国本土企业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从采集的部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入手,运用多元线形回归分析了组织学习影响因素、调制因素(即联盟治理模式)对知识转移效用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国际旗舰企业知识属性、国际旗舰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之间关系、中国本土企业组织学习文化对知识转移效用有显著影响;中国本土企业学习能力与联盟治理模式、国际旗舰企业和中国本土企业之间关系与联盟治理模式形成的交互项对知识转移效用有显著影响,联盟治理模式起了调制作用。然后,对回归结果进行讨论,最后给出结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梁琼  黄宏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3):255-257,174
一会议的背景和基本情况世界植物园大会为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最高规格国际会议,旨在为全球的植物园、植物研究所、大学、园艺研究所和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3):F0002-F0002
4月18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北京植物园50周年庆典活动。北京市原市长焦若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以及中科院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应邀出席了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7.
《学会》2007,(10):F0002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科协、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市科协共同承办的2007中国科协年会大型主题科普活动启动仪式,于9月9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举行。  相似文献   

8.
2010年1月27日,中科院宣布授予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艾伯特·赫尔曼·格哈德·伯纳教授、美国密苏里植物园主任彼得·汉密尔顿·雷文教授和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所长罗格·博奈教授"中国科学院2009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同时对专家推荐单位——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中科院植物所、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给予表彰。下面对获奖专家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9.
范广兵  王燕海  盛春蕾 《现代情报》2009,29(12):102-104,108
中国科学院系统拥有大量的专业图书馆集群,因此讨论新信息环境下的专业图书馆联盟建设以中国科学院专业图书馆联盟为例最具有代表性。文章首先论述了中科院专业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对新信息环境下中科院专业图书馆联盟三大服务体系——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体系、文献资源集团采购体系和学科化服务体系的介绍,使我们清楚地看到,联盟体系的建设使联盟内各成员馆的资源、资金和服务都得到了有效的外延;文章最后论述了中科院专业图书馆联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8,(7):2-2
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园承担的“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近期在广州通过了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首个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已正式建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植物园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植物园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其大规模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中国科学院为龙头开始了现代植物园建设。迄今,我国植物园总数达162家,已步入快速建设和稳步发展阶段。我国植物园为中国植物科学研究、资源利用、多样性保护及环境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已发展成为国际植物园体系的中坚力量和发展主流。为应对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植物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社会角色。中国植物园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以提升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和资源利用等基本功能为前提,从国家层面强化植物园体系的整体协同发展,加强关键地区植物保护,促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率先发起,40家单位加盟的物联网产业技术仓0新战略联盟今天成立。这是由物联网产业链主要企业、科研单位和组织共同组建的首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联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国内外植物园的现状与中科院植物园的基础和优势,提出未来科学植物园的建设应以重点地区生物多样性考察和重要野生植物迁地保育为基础,以植物物种多样性有效保育为关键技术手段,以科学评价资源的功能研究为目标导向,以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研发为战略重点,以运行机制创新为根本保障,加强特色鲜明的专类植物园和专业实验平台建设,着力引进和培养研究、技术、管理人才,开展迁地保育植物资源的开放性研究,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成果产生,为新兴生物产业奠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中下游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机制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项目背景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联合水生生物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武汉植物园、地球化学研究所、测量与地球  相似文献   

15.
资源配置与战略技术联盟:以C3G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国家863计划的发起和主导下,我国创建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发战略技术联盟”(简称为C3G),开展新型移动通讯系统的技术攻关及后续产业化衔接。本文着重从资源配置的视角透析C3G的成功之处,指出战略技术联盟是解决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三者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实现技术链和产业链搭接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目前对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主导下的战略技术联盟问题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陈竺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2):F0002-F0002,I0001
2002年12月,由中科院,广东省,广州市各出资1亿元人民币启动了“院省市三方共建华南植物园工程”,首创了院地合作共建科学基地的新模式。植物园建设工程分为展览温室,广州第一村暨地带性植被园,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6):797-797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闫俊华研究员等利用森林土壤移位(从河南鸡公山移到广东鼎湖山)实验,通过比较相同土壤在不同外部环境因子条件下。  相似文献   

18.
<正>中科院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Dinghushan Forest Ecosystem Research Station,CAS)(以下简称"鼎湖山站")于1978年建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中科院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隶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现为中科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台站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CNER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MAB)第17号定位站,中国通量网成员,中科院大气本底观测网成员,国际氮沉降观测网成员。2006—2015年连续3次被评为  相似文献   

19.
《科技广场》2003,(2):4-6
中国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部等联合主办,宋键、路甬祥、徐匡迪等568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一、我国科学家率先绘制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和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图中科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等单位完成的水稻基因组精细图,覆盖了籼稻97%的基因序列,其中97%的基因被精确地定位在染色体上;覆盖基因组94%染色体定位序列的单碱基准确性达99.99%,已达到国际公认的基因精细图标准。中科院国…  相似文献   

20.
正为科学家们提供更好的科研平台,与各国展开更广泛的科研合作,既"请进来",又"走出去",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已成为热带森林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引领力量之一。生物多样性研究组组长高力行来自英国,林冠生态学研究组组长中村彰宏来自日本,大型兽类多样性与保护研究组的堪珀斯来自西班牙,2/3博士后为外籍人员……科研队伍国际化已成为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最鲜明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