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明青 《考试周刊》2012,(38):178-179
关注高中生"早恋"问题,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家长和教师的共同责任。高中生的"早恋"现象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属于正常现象,但由于学校、家长和教师的处理方式不恰当而导致了"早恋"问题。学校、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学生摆脱"早恋"问题的困扰。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早恋一直是让学校头疼家长心烦的问题。现代青少年生理发育时间的提前以及当今影视、小说、网络、广告中情爱元素的增加,刺激了一些青少年品尝恋爱的欲望,也使学生早恋的问题更为凸显。由于早恋既会影响当事学生的正常学习,也会转移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到班级的学习氛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 异性交往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教师和家长一再强调中学生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因过早地谈恋爱,耽误了学习.但早恋现象却时有发生,教师和家长对此现象过分压抑和禁止,反而导致"禁果最甜"的效应.中学生的异性交往是最令家长和教师棘手的问题,也是学生最感困惑的问题,心理辅导教师应责无旁贷地和学生一起面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威 《教育》2011,(30):42-43
<正>早恋问题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同时也是困惑家长和教师的难题。由于中学生处于特殊时期,早恋很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后果。本文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针对部分学生出现的早恋现象,分析和探讨了中学生早恋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中学教育中处理早恋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早恋是教育领域的老话题,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却遇到了新挑战。开放的环境下,长大了一代开放的孩子,然而他们遇到的却是保守、陈旧、落后的青春期教育。教育者和家长对孩子的性成熟采取回避态度,对早恋现象进行打压或放纵,这些都不能满足今天这一代孩子生理与心理的需要。如何面对新形势下的早恋问题,合理地引导中学生面对情感困惑,成为每所学校、每个教师、每个家长必须面对的焦点话题。在编者看来,早恋问题的前提是尊重,尊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生理、心理教育,让今天的孩子能够科学、自主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这是对他们未来人生道路的重要引导。本期推出重庆开县实验中学彭小峰老师对早恋问题的新思考、新观点以及他的探索与困惑,以期引起更多教师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如何面对中学生早恋?教师与家长在处理这类问题的时候,慎之又慎。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一旦进入早恋,便意味着他们的学习生活进入一种真实存在的禁区。在这个区域里,会引发许多问题。学生因为早恋,陷入人生的曲折,这是很可惜的事。我们该如何引导?本文从中学生早恋的规律、如何面对中学生早恋两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早恋"的问题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热点问题。据调查,一般中学的学生普遍存在早恋现象,有的班级存在早恋倾向的同学多达十几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怎样对待中学生"早恋"现象?怎样帮助中学生平稳度过情感的"危险区"?笔者认为,班主任应因势利导,以疏导的方式来帮助中学生正确处理"早恋"问题。一、关注中学生的"青春现象",尊重他们的情感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正处在花样年华,这是一个充满幻想、富有诗意的年龄段。十多岁的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成人感的加强和性意识的觉醒,对异性产生兴趣和爱慕,向往异性是正常生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中学生文明礼仪方面差,主要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自身因素。主要矫正对策:正面教育和引导。由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二密镇,学生来源于农村,少数父母长辈知识浅,见识少,行为粗鲁,部分家长为了生活又外出打工,导致部分学生家庭教育欠缺或教育方式不当。子女做错事,家长不能正确引导,势必会对子女产生坏影响,致使这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较多。学生出现了厌学、旷课、打架、吸烟、泡吧、早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日趋增多,这个问题在全国各地中学里都不同程度地有所反映。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到广州这个改革与开放的“窗口”,就中学生“早恋”问题作了初步调查。我们走访了一些不同类型的学校,召开了几次班主任老师座谈会,了解到:形成中学生“早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早恋”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也危及到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很不一致;一些教师对此还缺乏恰当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中学生早恋的年龄一般提前到12——14岁,甚至小学高年级学生也时有早恋现象。对此,学校教师、家长深感忧虑。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生"早恋"问题屡禁不止。早恋让家长觉得没有面子,让老师觉得头疼,对学生自己的学习、人际交往、成长过程都是弊大于利。但现在学校和家长处理问题的方法过于简单和粗暴,本文针对学生早恋的原因、害处进行了分析,并且从学校、老师、家长、自身多方面谈论了如何正确处理早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早恋现象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也是学校和家长们十分棘手的难题。近年来,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和各种媒体中不良诱囚的影响.中学生早恋的现象有蔓延的倾向。早恋的年龄在悄悄的提前,早恋的人数在逐渐增多,早恋的外部表现日益成人化。囚中学生早恋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主要是出于一种自身身体的变化和对异性的好奇心及对性信息的模仿。并不懂得爱情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早恋已成为学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如何解决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已成为老师和家长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作为校方和老师来说处理好中学生早恋问题已经是教育中的一等大事了。一、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早恋带给自身的危害早恋是青少年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的一种正常生理和心理现象,作为家长和校方来说首先对其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在当今中国已经是不容回避的普遍性话题。中学生恋爱的教育对策一直没有形成共识,又是很多教育工作者难以回避的一个教育难题,家长也深感棘手。面对中学生早恋,老师和家长如何正确理解和正确引导是十分关键的。就全社会如何认识中学生早恋问题及采取怎样的教育手段,我们对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闵乐夫老师进行了独家采访。  相似文献   

15.
<正>设计意图:异性交往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教师和家长一再强调中学生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因过早地谈恋爱耽误了学习,但"早恋"现象却时有发生,若教师和家长对此现象过分压制和禁止,反而让学生形成"禁果最甜"的认识误区。本堂课用"真心话"的活动贯穿课堂,让学生在情境和游戏中体会异性交往的原则,理解爱情的真谛,明白当下生活的重心。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早恋”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结果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通常家长和老师认为中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如果中学生同异性同学交往“过密”的话,会耽误学习,影响学生的前途。一些教师甚至担心中学生的“早恋”行为会导致犯罪。因此,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中学生的异性交往持保留或反对的态度。为了正确地看待、处理这一棘手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了解中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和看法。为此.笔者对广东省两所中学的21名学生(男11名,女10名)进行了深入访谈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一中学生早恋的问题,在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位教龄有20多年的中学老师告诉我:中学生谈恋爱已是较普遍的现象,在中学生活中,爱情已经不是禁区,它是活生生的现实。为了了解中学生早恋问题行为的状况,最近我在一所普通中学的高中部,采取问卷、访问和个别谈话等形式,对646名高中生的早恋情况作了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异性交往始终是一个普遍敏感的话题,尽管教师和家长均提醒学生要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不要因过早地恋爱而荒废了学业,但为数不少的学生仍然把师长的苦口婆心当成“耳旁风”,早恋现象屡屡发生.本文结合中学生异性交往的现状,系统论述学校在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管理变革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早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快速发展,与异性交往的需求增多,容易出现"早恋"现象。教师和家长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处理异性之间的交往,尽可能从家庭、学校、社区等方面着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成长、良性发展的环境。主要对策包括:家长谨言慎行,为学生做榜样;学校尽力而行,消除男女同学之间的神秘感,营造"无邪"的异性交往场。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早恋问题已屡见不鲜,影响学生的升学,令家长和教师头疼。以前家长、教师对早恋常采取"不提倡,不反对,不声张"的态度,并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应试图通过真实的案例对早恋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