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德 《武当》2005,(7):40-42
[原文]女真修行何以必用待度?因其血弱之躯,假内工修炼以成阳体,体虽成阳而阴凝之性尚未炼尽,故女子工夫少还虚一段运用,未能尽天地之妙化,所以不得超升世外者,患由体相之不坚固也。不若男子之体,以炼成金刚不坏之身,还虚之工养成,神光充满天地,故不用待度而可了道成真,亲朝上帝,游晏蓬莱。若女子则不然,女丹修成,务必广行功德。倘功德行满,上圣见而怜之,保奏上帝,方得敕旨,下颁金书选诏,证得人天无上  相似文献   

2.
孔德 《武当》2005,(5):41-43
[原文] 孙元君《坤诀》注曰:《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坤"属老阴,阴极阳生,顺承乎天则生人生物, 顺承乎己则成道成真。清烈古佛曰:凡男子修行,皆从初工运炼,筑基起手。若是女子修行,与男子不同。男子阳从下泄, 女子阳从上升;男子体刚,女子体柔。男子用丹田阳精,常常保守,不致外泄。积之既久,用火煅烧,使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由渐而进,工完了道飞升。若女子则不同,女子乃是阴浊之体,血液之躯, 用乳房灵脂变化气质,久久运炼,自  相似文献   

3.
孔德 《武当》2012,(4):53-54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释解】在讲解本章之前,先解释本章中几个名词,以便在讲解全文时读者可以准确领会其中意思。首先是老子所说的"士"。在老子那个时代,"士"有多重意思,常用的意思是指有责任感能担当重任的男子,最高赞誉相当于圣贤。此外,也指已婚和快近婚龄的男子,也指一般的贵族阶层中人。根据本章  相似文献   

4.
月西  孙德 《武当》2007,(9):37-39
[原文] 吾今再下一丹:有谓赤龙不斩而丹不得结、道不得成者,不知血尽而气亦尽矣。如男子之精败而丹亦难成,其理一也。盖男精女血多不可绝,气离血而气无由生,血化气而精始流通。如谓血尽而乃言炼丹何?青年血枯而病反起,此终不离血之一考证也。又言炼之数年而毫无影响,非无诀也,实心无静时之故也。  相似文献   

5.
大家围坐成一个圆形。主持人先讲解并示范中西方男女的礼仪:中式:男拱手为礼;女双手放于左腰上,行屈膝礼;西式:男摘帽,稍弯身;女两手拉裙屈膝。游戏开始,主持人走到任何一人面前,向他行礼,若行的是中国男子之礼,对方便要行西方女子之礼答礼。若行中国女子之礼...  相似文献   

6.
孔德 《武当》2007,(2):40-41
盖阴气发动,令人恣情纵欲,而生交嬉之心。若不以正念主之,使后升前降,战退群阴,未有不自败其功修者。故当炼至阴消情灭而后已也。此外,只用虚心静守功夫,但不可着意紧守,使丹田骤然发热,要轻轻守视,绵绵存养,使丹田内真气发现,先温后热,渐渐大热,如火烧,似汤煎。虽隆冬数九,而上衣下裳亦皆脱尽,即裹脚亦要解去。此时要用道侣护持,紧闭房门,深居帐内,切莫惊动,只用一味静守,自然渐入混沌。  相似文献   

7.
孔德 《武当》2007,(2):0-41
【原文】盖阴气发动,令人恣情纵欲,而生交嬉之心。若不以正念主之,使后升前降,战退群阴,未有不自败其功修者。故当炼至阴消情灭而后已也。此外,只用虚心静守功夫,但不可着意紧守,使丹田骤然发热,要轻轻守视,绵绵存养,使丹田内真气发现,先温后热,渐渐大热,如火烧,似汤煎。虽隆冬数九,而上衣下裳亦皆脱尽,即裹脚亦要解去。此时要用道侣护持,紧闭房门,深居帐内,切莫惊动,只用一味静守,自然渐入混沌。  相似文献   

8.
孔德 《武当》2013,(8):49-52
(接上期)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释解】老子将世上对待道的人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处于这三个层次之内的人,分别称他们为上士、中士和下士。所谓上士,是指此类人天资聪颖,智慧极高,悟性极强,道德品质优秀,并有追求大道真理的信仰  相似文献   

9.
孔德 《武当》2001,(5):42-44
道也者,生天地,育万物,放之则包罗虚空,敛之则退藏于密。两仪、日月、五行都是道中造化耳。物物各具一太极,即道也;人人心上有先天,亦道也。五行顺而生入生物,五行逆而成仙成佛。故云,五行顺则法界火坑,五行逆则天地七宝。这五行之精,秘于四大形山,不内不外之密处,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耳。民可使由之。顺行也;不可使知之,逆行也。夫鱼在水中,不知其为水也;人居气内,不知其为气也。此譬喻当潜心研究,回光返照,明心见性,果证仙佛,复何难哉!  相似文献   

10.
孔德 《武当》2005,(12)
[原文]女子原来命有三,紫白黄光①不似男,少上衰中成在下②,关头③一错要深谙。炁穴④即血元⑤也,即乳房也,在中一寸三分,非两乳也。男命在丹田,故以下丹为炁穴:女命在乳房,故以乳房为炁穴跫溲?从炁穴化阴血⑥而流形于外,故斩赤龙须从阴生之处⑦用功,久久行持,形⑧自隐矣。若以男子脐下一寸三分中之炁穴指  相似文献   

11.
孔德 《武当》2005,(8):38-40
[原文]《修真辨难》曰:或问曰:男女下手处分别如何?答曰:男子下手以炼气为要,女子下手以炼形为要。炼气者,伏其气也。伏气务期其气迥,气迥则虚极静笃,归根复命,而白虎降。炼形者,隐其形也。隐形务期其形灭,形灭则四大入空,剥烂肢体,而赤脉斩。男子白虎降则变为童体,而后天之精自不泄漏,可以结丹,可以延年。女子赤龙斩则变为童体,而阴浊之血自不下行,可以出死,可以入生。故男子修炼曰太阳炼气,女子修炼曰太阴炼形。  相似文献   

12.
孔德 《武当》2005,(11):41-44
[原文]无心子日:男子精液阳中阴,女子精液阴中阳;快寻明师求指破,返老还童在故乡。七日天心如可复,此是上乘一妙着。以后便同男子功,般般口诀要师说。吕祖曰:妇人修炼如男子一般,难得是皎洁。须知妇人欲过于男子,或到经水过之后,其心如莲子初放,乘天之雨露才结其实。妇人若无男子则孤阴矣。[注释]①男子精液:实指男子之精子。②女子精液:实指女子之卵  相似文献   

13.
[原文] (一)童女修炼,此指十余岁女子尚未行经者而言。此时身中元气充满,浑沦无间,精神专一,嗜欲未开,若其生有夙愿,能从事于道,其成就甚易,较之年长者快捷数倍。盖童女修炼,可免去筑基一段工夫,直接从辟谷服气入手,或从清静无为、安神静坐入手。如谢自然  相似文献   

14.
孔德 《武当》2006,(3):36-36,37,38
[原文] (一)宣女修炼,此指十余岁女子尚未行经者而言。此时身中元气充满,浑沦无间,精神专一,嗜欲未开,若其生有夙愿。能从事于道,其成就甚易,较之年长者快捷数倍。盖童女修炼,可免去筑基一段工夫,直接从辟谷服气入手,或从清静无为、安神静坐入手。如谢自然之类也。  相似文献   

15.
孔德 《武当》2006,(4):35-37
[原文] (六)少妇修炼此指十六七岁至二十六七岁已出嫁女子而言。此时情窦①初开,欲念方盛,夫妻之间恩爱缠绵,家庭之束缚尤甚,对于修炼一事,极不相宜。纵女子方面有志修炼,而男子方面必生阻力。贫家妇  相似文献   

16.
过士行 《围棋天地》2007,(13):94-95
中国围棋近年以来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但是在为健儿们击节之时,我们更加不该忘记那些跨越两个时代,筚路蓝缕,为中国弈道保留一星火种的先辈们。今年正值弈林前辈过惕生先生百岁冥寿,我们专门约请二过老的侄孙、剧作家过士行先生和罗建文七段撰写了两篇纪念文章,告慰先人。激励后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王书春 《武当》2013,(8):19-19
太极拳大师孙剑云先生曾对太极拳之"中和"作过描述。他坦言道:需要说明的是,内劲生于中和,而中和源于身体内外系统之和合。于内则生于五脏之相和,行于经络之畅通。于外则生于身体运作之中而不倚,动而若静,协调一家,行于起钻落翻之循环鼓荡。然而,内外和合,需得其契;不得其契,内外不能相合;内外不合,内劲难成。其契为何?内外八卦(即先后天八卦)相合之理也。故内外相合方可称拳,练拳即为修内劲。孙氏太极拳乃是依易学,参丹经,基于先后天八卦相合之理所创之拳,故能使人内外和合于一,培养一派中和之气——至纯至善之内劲。此  相似文献   

18.
古韵 《集邮博览》2011,(9):85-85
夫“中”者,内也。别于外,别于偏。然则,其内涵不独若此,“天地之道。帝王之治,圣贤之学,皆不外乎中”,古人论道,也以中为归旨:“中即道也,道无不中,故以中形道。”  相似文献   

19.
《武当》2012,(8):6
王玄甫,又名王少阳,东华帝君,后称北五祖之第一祖。汉代东海人。生有奇表,幼慕道风。白云上真引之入玄,遂隐于昆嵛山烟霞洞,韬光晦迹,又徙居代州五台山紫府洞天,修养性命。后授度门人钟离权,嗣弘法教。全真之道由此溢解手,故被尊为北宗第一祖。  相似文献   

20.
孔德 《武当》2011,(5):38-39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或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讲解]本章的意思可分两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