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8,(26):12-13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国家建设的战略举措,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基石。本文从独立学院的视角,研究从高校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做法,通过这个体系的实践探索,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力、水平、成效等显示提高。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全新的内外环境,需要立足新时代发展的历史方位考量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创新。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打破和重塑,启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新思路、开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保持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活力。要聚焦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机制体系、服务体系、实践体系建设,协调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3.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文章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三融合模式,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创新创业教育要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要成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并从课程层面和学校层面对三融合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有的时代潮流,各个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开创精神的人。基于众创空间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业技能。通过对高校众创空间的作用、功能等进行探索,分析其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于高校大学生创客群体。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在线教育评价事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是新时代创新创业在线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提出创新创业在线教育评价体系构建原则,明确创新创业在线教育评价重点及依据,总结创新创业在线教育评价需要把握的问题,以期使高校创新创业在线教育评价体系在整体上更加科学完善。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新时代高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诸多问题.福建农林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对此进行了系列教育改革实践,构建了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与专业教育“三个融合”的教学培养体系、课程内容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实习实践训练深度融合的实践体系,以此促进行政管理专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目前中国高校教学热点,中国引入创新创业教育较晚,尚处于探索阶段,创新创业实践成功率较低,创新创业型人才还很匮乏。为提高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该文章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意义,及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以部分高校创新创业中心建设为实例,探讨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对实践中的问题的思索,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及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创新创业教育边缘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主要问题,在借鉴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比较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特征与举措,指出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还比较薄弱,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政府政策扶持、优化创新创业社会环境、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分析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唐山学院会计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做法,对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转型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相互关系。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性差,学校、企业和政府协调育人的互动性较差,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学生学业水平评价体系单一五个方面分析了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学平台打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转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打造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党中央根据世界形势和中国国情做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创新驱动战略的科学决策,彰显了创新对于国家改革发展攻坚期的重要意义。高校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服务创新驱动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在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过程中起到主体作用。通过深刻阐述国家发展转型阶段的高校开展学生创新教育和实践活动的重大作用和价值意义,深入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发现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存在教学内容陈旧不变、教学手段单调、教学相关资源严重不足、大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创业创新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并从强化学生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等层面探讨加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国外高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创新创业教育地位的主导性、保障机制的完善性、教育实施的协同性、平台建设的开放性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我国高校应当以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为切入点,充分借鉴国外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导向、体制机制和实施路径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树立科学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确立战略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建立协同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体系、创立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WUR)的基本情况和治理结构,从创新创业课程、辅修专业、研究生认证培训项目、创业空间实践项目和创新创业管理服务、资源渠道等方面剖析其做法和经验,系统分析WUR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特征,并对我国农科类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四点建议:创新创业理念与办学理念融合,完善创新创业治理体系,制订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供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以期对我国农科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与促进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推动力量.当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着"政府热、企业冷"、高校与企业仍处于浅层次的合作、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未健全等问题.基于此,从贯彻落实产教融合政策、加快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增强学科教育融合三个方面,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困境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常态,重点是对学生人格品质、头脑思维和能力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湘潭大学的实践发展现状来看,梳理出了特色经验,构建了创新创业育人的特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针对湘潭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展望和工作思路,旨在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为双创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基础与关键,是全面落实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核心任务,是新时代赋予高等学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关键。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深入,创新创业教学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课程体系不完善、与专业结合不紧密、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等问题。根据教育部创新创业驱动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校园学习和生活中,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胜任力,勇争创新创业实践成果,要求高校教师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挖掘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资源优势,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沉浸式课程教学模式,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理论教育体系较为成熟,而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发展却相对滞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成果欠佳。创新实践教育模式以提升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实操能力俨然已成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校企协同赋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近年来备受关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教育理念的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学生配套实施不完善等方面。本文以滁州学院经管类专业为切入点,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应用型高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滁州学院现阶段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度激励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改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和经管类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对推动中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意义.主要参考了教育部高教司创新创业教育栏目中各高校有关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案,从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实践指导服务和保障机制这五个方面,归纳总结了54所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策略,以期对其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工程意识、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方面做了许多探讨和研究,特别是创新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整体上创新创业实践的开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加快大学生的工程意识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角度出发,阐述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几点做法,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创新实践能力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并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加快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