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学习者模型用于描述学习者行为、认知、情感等方面的特征,是适应性学习得以实现的基础。针对当前学习者建模在认知要素上主要依赖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风格,而在对个体认知具有重要影响的知识结构和元认知能力等方面关注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对学习者的学习认知图谱建模以提升适应性学习过程中认知支持的设想,并从多模态异构数据采集、学科知识图谱的构建、认知诊断模型的设计、学习认知图谱建模和适应性学习服务推送五个方面设计技术框架。随后,通过学习认知图谱在学习元平台和雷达数学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学习认知图谱的实践示例——学习认知地图,并阐述了其构建原理及所提供的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以期为适应性学习领域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2015,(9):90-96
在分析社交学习网络特点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情感识别与学习者学习状态之间的关系;通过将学习者脸部表情、眼动、人体姿态与情感图文等多模情感作为识别的指标,并结合学习者的学习认知状态和学习行为,构建了社交学习网络情感交互模型。该模型可以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支持大规模的远程学习;也可以对社交学习网络进行更好的监督与指导,为该网络在学习上的应用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了现有适应性学习系统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学习过程的跟踪表面化和简单化、缺乏适合学习者认知过程的动态适应性、未能体现学习者的主观参与等问题,提出以认知建模为支架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设计思想,将动态适应性和学习者特征模型作为两个主要特征进行系统模型构建,重点阐述了系统动态适应性的实现和基于认知模型的学习者特征模型构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对认知建构理论的认识与理解认知建构主义以皮亚杰的思想为基础,它与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人的认知学习理论有密切联系,它特别关注个体建构认知经验(如知识理解、认知策略)和情感经验(如学习信念、自我概念)的过程.物理教学应基于学生的认识建构过程,因为科学合理的认知结构,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和优化知识结构,并在知识结构有序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的拓展与迁移,形成与发展能力,进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有效学习.有效学习依靠认知的灵活性,即学习者通过多种  相似文献   

5.
认知诊断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能够促进个性化学习的发展。认知诊断测试中,学习者能力与测试题难度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精确性。然而,目前认知诊断选题策略尚无法精确标定学习者能力及测试题目难度,导致教师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为解决该问题,构建了面向认知诊断的能力等级自适应试题推送模型,首先运用Rasch模型对题库原始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在同一等距量尺中标定出测试题目的难度等级和学习者的初始能力等级,在诊断测试过程中为不同能力等级的学习者推送相应难度等级的测试题目,然后在每次测试结束后更新学习者能力等级。实践结果表明:面向认知诊断的能力等级自适应试题推送模型能够使得测试题目难度与学习者能力精确匹配,进一步提高了认知诊断的精确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了教育向个性化方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智能导学系统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服务,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对学习者理解不足、用户体验较差、自动化程度有限等。针对这些挑战与问题,本研究设计并实现了涵盖领域知识层、基础模型层和用户接口层的三层架构新型导学系统,并以“雷达数学”系统为例进行介绍。领域知识层借助知识空间等理论,构建符合教学和认知规律的学科知识图谱和教学策略库;基础模型层利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更精准的学习者模型、个性化教学策略模型和自动批阅模型,提升系统对学习者的理解和自动化程度;用户接口层基于可解释人工智能技术与游戏化设计理论,构建可解释的认知地图和个性化导航等服务,改善系统用户的体验。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针对学习者、教师、家长等不同角色,阐述了新型智能导学系统的三类典型应用场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开放教育学习者在线学习力是指在线学习环境下,能够有效促成学习者心理动力、认知能力、学习结果相互作用的动态能力系统。从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转化力四个要素及原发、内化、拓展三个层面构建开放教育学习者在线学习力同心圆结构模型。根据对教与学理论的研究,分触发、形成、提升三个阶段构建开放教育学习者学习力培养模式的框架。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2019,(12):48-54
基于学习分析视角,文章从学习行为投入与认知投入两个方面对开放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进行描述,并以学习行为投入评测框架和认知投入编码框架为研究工具,利用定性、定量研究方法对408名课程学习者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行为投入呈现成绩导向特征,且存在5种类型;中等认知投入水平学习者占比大、类型多为总结型;与同伴交互会促进认知投入水平提高;行为投入、认知投入与期末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的线性关系。探究开放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旨在从学习者层面为开放学习环境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推荐作为解决学习者信息迷航的重要途径已成为研究热点。以生成性学习资源中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特征为基础,构建用户模型。根据布卢姆认识理论,采用贝叶斯网络评估学习者认知状态,并基于Felder-Silverman模型,利用TAN贝叶斯网络预测学习者学习风格,依据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推荐不同的学习策略,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后疫情时代,提质增效是在线开放课程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重申促进学习的评价,强调学习者的深度参与,探究学习者参与同伴互评的特点及现存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国内一门在线开放课程,采用学习分析技术从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入手,分析在线开放课程同伴互评过程中学习者的投入度,并进一步探究同伴互评投入度与学习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开放课程中学习者同伴互评的行为投入及认知投入不高,但是参与同伴互评能够识别更有动力通过课程的学习者,且其认知投入度能够预测其学习绩效。基于FBM(学习行为模型)模型提出促进同伴互评投入度的两阶段干预策略,从而提高学习者参与同伴互评的投入度,并为教师及平台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已逐渐成为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途径,而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是评估教师学习共同体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通过对云桥学院学习共同体中95名教师的1120条网络协作对话内容进行认知网络分析,发现专家名师的实践性知识结构更紧密,更能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个体参与教师关于科目的知识增长明显,团体参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更全面。文章使用定量方法对实践性知识分析方面作了一些方法尝试,且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建议,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Assessment of student learning in complex areas is challenging, particularly when there is interest in students’ deeper understanding and connectivity of concepts. Assessment of ethics learning has been limited by lack of consensus regarding what is effective and an overfocus on quantification at the expense of clinical or ethical relevance. Cognitive maps provide one means to evaluate depth and personal meaning of students’ ethics knowledge. A pre-/post-test design using cognitive maps and the structure of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SOLO) taxonomy was used to assess student learning on completion of a six-week intensive ethics course. Thirty-seven students completed the research. Student learning was supported by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omponent (content, labelling, relationships and structure/visual message), and total pre- and post-test cognitive map scores, and significant change in pre- and post-test SOLO scores. A strong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cognitive map improvement and SOLO improvement. Student written commentaries describing their post-test cognitive map provided a richer, more elaborated account of their understanding that qualitatively enhanced their cognitive maps. Cognitive maps offer an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ethics assess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3.
Interactions between peers as well as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learning. Although much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structure of (peer) discourse and its relation to learning outcomes, only a few studies try to describe in detail how individuals create meaning for content developed within the dialogues. Thus, it often remains unclear which contents and structures of the discours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knowledge and which did no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tudy that investigated in great detail peer discours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cognitive development of every participating learner. In total, 27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followed with video while working in pairs during physics laboratory exercises on electrodynamics. Students' cognitive processes developed during their interactions were reconstructed from the video by a small step analysis and students' meaning-making of other participants' contributions was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only interact about topics they already know whereas they develop new meaning outside of interactive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4.
教学之目的在促进学生之学习。有效的学习过程和显著的结果性体现构成学生的深层学习。深层学习关注学习者认知发展和深度参与。内驱力强、学习者参与度高是深层学习的外在体现。深层学习视域下中学阶段实现有效教学的主要阻点为“教”和“学”双方面投入度不足、知识灌输和认知发展不匹配、学业评价欠完备等。经过长期实践探索,要解决教育根本问题还需回到教学“根部”,创造多元性、批判性学习环境,实现学生自主参与性、学业评价多样化体系,旨在完善中学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16.
在线学习如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许多研究表明,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很大程度上与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能力有关。在已有文献基础上界定在线学习力概念与发展模型,综合Moodle平台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尝试将行为数据分析技术应用于学生在线学习力分析中。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方法可从学习行为序列角度分析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在线学习力各个维度的能力体现情况,以期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指导,达到优化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聚焦于核心概念可以提升学习效率,借鉴学习进阶有助于概念学习路径科学化。基于核心概念学习进阶的项目学习教学设计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开发教学内容、进行反馈三个阶段:通过提取课标建立概念网络图,依据概念发展层级模型确定学习表现;基于学习进阶设计学习过程,使得项目内容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依靠反馈确保项目内容与学习进阶吻合。实践表明,项目学习在促进学生概念理解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有效减小性别差异,得到师生的高度认同,可作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优良选择。  相似文献   

18.
复习课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某一阶段,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复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梳"、教师点拨"理"、练习中"化",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自我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问题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认知负荷理论为问题式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在分析认知负荷理论的核心观点与问题式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问题式教学模式。该模式运用了一定的教学策略控制内部认知负荷,减少外部认知负荷,提高相关认知负荷,将问题式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认知负荷总量控制在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范围内,保证了问题式教学的高效实施。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发现认知负荷理论对问题式教学的实施确实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实践反思,文章总结了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问题式教学的优势及建议,以期为开展问题式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examine views about learning and the learner grounded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to discus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testing. The new perspectives about learning and the learner suggested by cognitive psychology imply changes in educational testing.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compares perspectives about learning and the learner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with traditional perspectives.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it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testing. The goals of educational testing should be the improvement of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achieving these goals in the real society, and a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psychologists and traditionalists in educational tes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