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013年高考今日举行。然而,并非所有高三应届生都将参与到这场规模达到912万人的大型考试中,许多人在没开始的时候就选择了放弃。据教育专家测算,今年大约有100万应届生不参加高考。(6月7日《宝安日报》报道)虽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但在今天,高考仍然是年轻人改变命运实现梦想的重要途径;尤其对高三应届生来说,十二年的苦  相似文献   

2.
时刻心语 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我是一个高三应届生,眼看离高考越来越近,成绩却一滑再滑,我不知道如何弥补我的弱项,调整我的心态.  相似文献   

3.
林超生 《高中生》2012,(12):48-49
对于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高三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是不言而喻的。“高考倒计时”“冲刺的一年”“胜败在此一举”……类似的声音不断地飘荡在高三学生的耳边。  相似文献   

4.
杨永龙 《求学》2023,(5):72-73
<正>老师,你好。我是一名高三应届生,现在感觉很焦虑。我的成绩一般,学习劲头明显不足,平时也只是间歇性努力。很快就要高考了,我对自己彻底没信心了,请老师帮帮我,帮帮我这个身陷困境,但仍然怀揣大学梦的高三学子。  相似文献   

5.
2006年11月16日,是韩国高考的日子,超过58万的高三学生在全国76个考区的971个考场同时展开升大学竞争。韩国高考又称“大学修业能力考试”(简称“修能”考试),考生要在一天内考完4门科目(上午8时40分开始考国语,国语考试结束休息20分钟后开始考数学。下午考英语,最后是分文理科的选择科目考试)。接下来,考生还要经过大学的层层面试才能被录取。据韩国高等院校教育协  相似文献   

6.
赵有权 《考试》2012,(12):38-40
高三复习要“依纲据本”、高考命题“万变不离其宗”。这“本”、“宗”就是指教材,所以高考复习必须依据教材、认真读书,必须学会读书、讲究读书技巧。  相似文献   

7.
段飞 《辅导员》2009,(13):1-1
着手选编本期合刊时,6月2日,忽闻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约减少30万,将有84万应届毕业生不参考(《新京报》)。联系起早前一些媒体所报道的“重庆上万应届生放弃高考”的消息,在各界的关注与担心中,“读书无用论”再次蔓延于城市与农村之间、人心与口头之中。  相似文献   

8.
8名复旦大学教授联名请求学校破格录取一个"天才",但因高考成绩6分之差,省招办拒绝投档.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应届生孙见坤征服了教授的心,也摸到了大学的门,却"搞不定"招办的章.(8月25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9.
复读怪圈     
《上海教育》2008,(17):4-4
一项调查显示,2007年报名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的1010万人中,有289万为往届生,占286%,复读生已成为高考的重要参与者。部分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把有经验的好教师都留在了复读班,同时,日益增加的复读生,又造成相当比例的应届生不能在当年被高校录取,无奈成为下一届的复读生。复读怪圈加剧了高考惨烈度,应届生成了弱势群体,高中教育是否已陷入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高三应届生第一次碰到国家级考试,要想答好数学卷,还需做到五“注意”,现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3 2”的高考方案实施后,高三学生的学习负担是否减轻了?只要不说假话的任何一位教学工作者,都会承认这样的事实:高三学生的学习时间,其紧张程度一如既往,学生星期天、寒暑假补课的现象依然如故,堆成山似的作业和资料仍是那么高,学生的负担依然沉重.“3 2”高考方案的制定,其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理科高考由原来的七科减到五科.在高三的学习期中,也确实减少了两门功课的学习时间.可是,高考是一种竞争手段,通过这种竞争  相似文献   

12.
刘飞 《四川教育》2012,(7):25-26
4年300万人弃考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中国高考钉子户”“中国第一考王”“当代范进”的成都人梁实将又一次奋战高考。梁实从1983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到现在,已经参加过15次高考,今年是他第16次参加高考。梦想进入川大数学系的他为了这个执着的信念成为了“高考名人”。  相似文献   

13.
龙伯父:近安!冒昧打搅,望谅。介绍一下吧,我叫龙乐平,现为攸县三中高三文科68班学生,班委,团支书,校文协理事长。也许,因为我是高三学生,故对当前高考动向特别关心。我省今年不进行预考,这对我们应届生来说,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但是,在学校,也出现了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开  相似文献   

14.
由河北石家庄市二中原高三学生兰珊创作,并在首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奖赛”上荣获“少年美文金奖”的作文《暖色音乐》,被选入了今年全国语文实验教材的《语文读本》。据悉,首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大奖赛”由《美文》杂志举办,奖金总数高达101万元,吸引了全国88万名中学生报名参赛。石家庄二中原高三学生兰珊经过层层选拔,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最后以一篇《暖色音乐》摘取金奖,此文后来被选入今年全国语文实验教材的《语文读本》中。据了解,兰珊今年高考以608分(文史类)的优异成绩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对于她的获奖作文入选高三…  相似文献   

15.
“哟,高三了。”高三,对于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来说,是最后的关键时刻,能否顺利通过高考,成功迈向大学的殿堂,高三绝对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相似文献   

16.
一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临了。千百万人的神经又绷紧了。作为一名高中教师,三年一个轮回,今年又是高三。按有关规定,凡当年执教高三毕业班的教师,一律不得参加高考监考以及相关的考务工作。在高考期间,高三教师的任务就是“带考”,即带领自己所教的学生奔赴高考试场,直到考试结束。  相似文献   

17.
“得数学者得天下”——是对数学重要性最好的诠释,是一个学生高考的生命力,因而努力提高高三数学科的复习效率,是提高学生数学高考成绩最有效的途径.本文将笔者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的一些注意做了总结,以供大家共同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8.
南微 《上海教育》2007,(5A):2-3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即,高三年级的同学都在进行紧张而有序的复习,而在这一紧要关头,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却在各地部分高三年级中回响,那就是某公司不惜工本,大力兜售的一套名为《高考试题揭密》的“神秘”试题。公司在宣传广告中称主编有“9年高考命题经验,不但成功预测了2006年和2005年高考试题,而且圈定了2007年高考数学最后三道大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华章》2006,(5)
一年一度,高考总是焦点中的焦点。高考前后,万千考生与家长都是千思万虑,好不紧张。然而,2005年,在中国的两个城市却显得与众不同。一个在东部——温州。2005年,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玉壶中学爆出冷门:200余名高中毕业生,约七成放弃了高考,而选择出国打工。另一个在西部——重庆。2006年3月14日,重庆市涪陵区招办公布的一条信息引起了媒体的关注:2006年,该区参加高考报名的应届毕业生有4296人,另有541名高三学生没有参加高考报名,占高三应届学生人数的10%以上。涪陵区招办在《部分高三学生放弃参加高考的情况调查》中说:“如此多的高三应届学生放弃高考,在我区从未出现过。”在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对于绝大多数应届高三学生来说,“十年寒窗”就为那“一朝中榜”。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学生临阵弃考?放弃了高考,他们又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数量如此集中的弃考现象究竟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三应届生与复读生的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差异。方法:采用自我效能综合量表,对江苏省5所高中学校的高三应届生与复读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1)高三应届生与复读生的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的人数居多;(2)复读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高于应届生;(3)应届生中,男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高于女生,城市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复读生中,男生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低于女生,城市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低于农村学生;(4)理想目标越高的高三学生,其自我效能感也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