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又是岁末。岁末,回首一年来《青年记者》编辑部的工作,感慨良多。最大的感慨,是大家对《青年记者》的关心、支持。一年来,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同志,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的领导同志,非常关心《青年记者》这份山东唯一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新闻研究期刊的发展,有鼓励,有鞭策,更有巨大的支持;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青年新闻工作者岗位话成才──新华社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班编辑记者恳谈录本刊记者文璐,翟跃文,皮钧写在前面的话:新闻工作是一项年轻人的事业。如今,80年代以后上岗的青年从业人员已成为我国新闻队伍的主体和骨干,青年新闻工作者怎样在工作岗位上尽快锻炼成长;怎样...  相似文献   

3.
马娟 《新闻三昧》2000,(7):32-33
编辑老师:我是一名青工,喜欢业余写点稿投给自己的企业报。我最羡慕记者、编辑等专业新闻工作者。可我听说:“要进新闻界得有‘背景’,有高学历,一般青年奢望难成。”这种说法对吗?难道新闻界真的没有青工出来的成功者吗?请赐教。  相似文献   

4.
由山东《青年记者》编辑部主办。山东齐鲁电视台协办的2000年记者论坛,近日在济南举行。来自山东省内外的新闻专家、学者和新闻工作者近百人参加了论坛。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和中国青年报报业中心副主任、《青年体育》总编辑毕熙东分别就网络时代的记者如何面对新的挑战、关于体育新闻的思考作了精彩演讲,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论坛还进行了论文宣读和评选。这次论坛共收到来自省内外的新闻业务论文60余篇,从不同角度对新闻业务进行了探讨,部分论文角度新,主办单位准备结集出版。山东省举办2000年记者论坛@滕传江…  相似文献   

5.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17,(29):43-44
《青年记者》是面向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期刊,以“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为办刊宗旨,紧紧围绕我国新闻传媒业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闻工作的新变化,积极推动新闻人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的提升.新闻专业期刊的编辑是“站”在新闻工作者后面的人,虽有特殊性,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部分.作为《青年记者》的编辑,我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先进传媒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杂志究竟应该向新闻工作者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自己应该做怎样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7,(4):8-8
2006年度“拜耳青年环境奖”日前在北京举行颁奖典礼,来自全国的10名记者和20名大学生被授予“拜耳青年环境记者奖”和“拜耳青年环境特使奖”,湖北日报陈勇成为我省首位获得“拜耳青年环境记者奖”的记者。“拜耳青年环境奖”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德国拜耳(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当代新闻界,穆青是一位在党的三代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工作过的老新闻工作者.笔者在拜读穆青的新闻作品中,感受到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青年记者的殷切期望和拳拳教导.尤其在记者成才的问题上,这些期望和教导仍然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青年记者》2012,(6):21
由大众报业集团主办、《青年记者》杂志承办的"第18届山东省十佳业余记者暨山东省优秀业余记者评选",日前揭晓。曹县县委宣传部郭登奎、鲁东大学张成良、即墨市发展与改革局卢正  相似文献   

9.
去年11月2日,青河县委宣传部、县委办公室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及县广播电视局联合召开了1992年度通讯报道工作总结会,表彰一批为青河县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显著贡献的民、汉业余通讯员及专业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新闻舆论工作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政权是否巩固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就成了对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处于舆论阵地前沿的青年记者的基本要求。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服务于这个伟大时代,是摆在每一位青年记者面前的一个崭新的任务。笔者认为,青年记者要提高业务能力,早日成为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交给广大新闻工作者的一份试卷,更是广大青年记者需要努力完成的一门必修课.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是要让青年新闻工作者,尤其是目前活跃在各种媒体一线的广大青年记者牢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性质宗旨所需要,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前途命运所需要,同时也是青年记者健康成长所需要.  相似文献   

12.
高文 《新闻与写作》2005,(10):32-32
费彝民(1908—1988),著名新闻工作者。江苏吴江人.1925年北京高等法文学堂毕业。1930年起在《大公报》历任编辑部记者,经济课主任,总稽核.上海分馆社评委员。1931年任《大公报》驻沈阳通讯员、1945年任上海《大公报》副经理。同年应邀赴台北参加日本投降仪式,并发表长篇报告。1948年《大公报》在香港复刊,  相似文献   

13.
青年新闻工作者岗位话成才──新华社青年干部理论学习班编辑记者恳淡录本刊记者编者按:本刊上一期在这个标题下刊发了十几位青年同向岗位话成才的体会,现将这些座谈会上的后一部分有关内容刊登于此。在深入生活中学习和提高胡宏伟(浙江分社主任记者):我认为要想成为...  相似文献   

14.
此文是7月15日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同志为纪念《青年记者》创刊65周年而作。南振中同志曾在新华社山东分社工作过,对山东新闻界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是《青年记者》的老朋友。得知《青年记者》纪念创刊65周年的消息时,他正在外地考察,回京后,不顾旅途劳顿,应编辑部之邀欣然撰文。对此,青年记者编辑部深表敬意和谢意。  相似文献   

15.
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喜欢看《中国记者》,大家认为在众多的杂志中,《中国记者》质量上乘,对读者,尤其是对广大的基层宣传工作者、新闻工作者、业余通讯员是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但据我们最近对吕梁全区13个县(市)的调查,只有部分专职新闻、宣传工作者拥有《中国记者》杂志,绝大部分业余通讯员和写作爱好者,不仅没有看过《中国记者》,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一本对他们非常有帮助的杂志。鉴于这种状况,笔者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方 《新闻爱好者》2008,(12):19-20
穆青是新闻战线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是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盛名的著名记者。他曾在党的三代领导人直接领导下工作,并且完整亲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五个历史阶段。穆青说,“作为一名老新闻工作者,我热切地期待年轻记者早日成才,成才的年轻人越多越好。后继有人,党的新闻事业就愈有希望”。笔者在拜读穆青新闻作品时,也深切感受到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青年记者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尤其在青年记者如何成才的问题上,这些期望和教导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记者生涯里,从一名农民业余通讯员到主任记者、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都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新闻三十年·遣忆与思考"征文勾起了我的怀旧情结,情不自禁地做了个盘点,有些感悟,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8.
《中国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交流思想,切磋工作,互通情况的阵地,是深受广大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爱好者欢迎的大型期刊。编辑部的同志嘱我为杂志提点希望。我欣然命笔,写下这个题目,与广大记者朋友共勉。 新闻战线是思想政治领域的一条重要战线,新闻工作者是我党宣传思想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历来受到我们党的高度重视和爱护。在几十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硝烟弥漫的战场和工农业生产第一线,辛勤笔耕,写下了大量的具有历史价值的稿件和文章,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常常为自己出不了优秀新闻作品而迷惘乃至苦恼。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新闻记者应有的新闻敏感。应该说,新闻敏感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青年记者刚踏上工作岗位,要多在培养新闻敏感上下功夫。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新闻敏感呢?  相似文献   

20.
苏联苏联新闻工作者的职称没有成文的规定,各报纸、刊物的情况大同小异。报纸和杂志的采编人员职称有记者、评论员、顾问、编辑等。 (一) 记者编辑部的工作人员都叫记者,而不叫编辑。记者必须是高等学校毕业生,但不一定是新闻系毕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