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悖论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就其诗歌的表现形式来看,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悖论有同一诗行中的悖论、同一诗节之间的悖论、同一首诗中的悖论。就其表现的内容来看,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悖论呈现了生存与死亡、孤立与联系、无序与秩序以及欢欣与惆怅等文化意蕴。悖论使弗罗斯特的诗歌语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精确。弗罗斯特的诗歌往往充满普遍真理的光辉,而悖论是展现弗罗斯特的真知灼见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诗歌成为一种真正"零距离"的文学样式。新世纪十余年来,人们渐渐从创作、接受和传播等文学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中认识网络诗歌,及其存在的审美悖论。"距离"对于文学生产消费有着重要意义,网络诗歌的建设性发展应该从对"距离"消亡的警惕开始,葆存诗歌的诗意审美。  相似文献   

3.
钟代华以他独特的诗歌语言,很好地诠释了儿童文学主题关于轻快与沉重的悖论,关于儿童诗歌的简洁明快与繁复朦胧的悖论,以及在文体上有关诗歌韵律化与散文化的悖论等。儿童诗歌也由此如他的作品集《迎面而来》一样,迎面吹来了一股新风。  相似文献   

4.
现实中的诗歌课堂教学容易俗套,缺少诗意。例谈了让诗歌课堂教学"诗意"起来的四种做法:诗意的导入;诗意的朗读;诗意的表达;诗意的想象。让诗歌课堂教学的"诗意"灵动起来。  相似文献   

5.
佘蜀强 《师道》2012,(Z1):73-75
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提及:"语文教育的极境,当是诗意人生的教育。诗意的教育,自然不是诗歌教育。但是,优秀的诗歌应当是最富诗意的。在文学教育中,诗歌毫无疑问应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佘蜀强 《师道》2012,(7):73-75
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提及:"语文教育的极境,当是诗意人生的教育。诗意的教育,自然不是诗歌教育。但是,优秀的诗歌应当是最富诗意的。在文学教育中,诗歌毫无疑问应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美国“新批评”文论家布鲁克斯在其名著《精致的瓮》中提出了“悖论”的概念。悖论,英文为Paradox,又译为诡论或吊诡,即文本与生活、文本与文本的矛盾之处,用布鲁克斯的话说就是“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他说:“可以说,悖论正合诗歌的用途,并且是诗歌不可避免的语言。科学家的真理要求其语言清除悖论的一切痕迹;很明显,  相似文献   

8.
张慧馨 《文教资料》2008,(11):18-19
约翰·多恩具有极强的个人特质和诗歌才能,是一位能够表达矛盾情感的杰出大师.本文基于克林斯·布鲁克斯的"悖论"理论,以托勒密天文学为依准,对多恩爱情诗歌集<歌与短歌集>中的悖论进行研究,集中分析了三个悖论,即:圣与俗,一与多,生与死,并强调指出多恩爱情诗歌中悖论的"连环性".  相似文献   

9.
毕兰芳 《陕西教育》2009,(12):37-38
诗歌是文字创造出来的文学艺术奇葩。诗歌评论家把诗歌比作是多彩的画,配有音乐的歌。它所包含的诗思,诗情,意境,节奏和韵律,便是诗歌的意味,简称为诗意。有人可能把诗意仅仅理解成诗歌的思想内容。还有人认为诗意主要是指诗的外部形式,例如诗的节奏和韵律。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其实,诗意的内涵是丰富的,范围也不只是局限于诗歌范围以内。所有文学艺术作品,如果它具备了诗歌的审美素质,都可堪称是诗意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诗歌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默写背诵,而是一种文化的浸润与熏陶。如何让孩子切实感受到诗意的美、诗歌的魅力,成为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浅谈初中诗歌校本课程的实施,从课程目标、资源开发进行阐述,根据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与特点,重构初中诗歌课程内容,探讨初中诗歌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唤起对诗的热爱,诗意飞扬。  相似文献   

11.
诗意是一种共鸣的艺术,这种共鸣来自于欣赏者与创造者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无论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外国诗歌、小说甚至在现实生活中,诗意的共鸣都会不自觉地显现出来,这种诗意的共鸣可让文学作品和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丰富多姿.  相似文献   

12.
论“西南联大诗人群“诗歌的知性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青怡 《文教资料》2006,2(36):54-56
知性美和诗化哲学构成了“西南联大诗人群”创作的独特魅力。联大诗人不仅在理论上构建了自己的“知性观”:如强调“知性与感性的平衡”,“思想知觉化”和机智、反讽、悖论等策略:更从创作实践上进行积极探索,在对现实人生、人类精神整体及个体生命意志的观照中,将一个个形而上的哲学命题处理得深刻透辟而诗意盎然。他们的创作代表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和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3.
只有置于五四这一特定诗歌语境中,才能对陆志韦的诗歌艺术作出客观、有效的评价。陆志韦诗歌的内容题材丰富、书写对象广博,同时有着内在机理的共通性和暗涵意蕴的一致性,即宗教情怀、宗教气息。陆志韦的诗歌中,有诗意浓郁的,也有诗意淡薄甚至缺失的。那些诗意充盈的诗歌,显示了诗意建构方略的个性特色。在诗歌的语言技艺和修辞策略上面,陆志韦注重炼字和比拟、通感、象征的运用。虽然具有追求形式、讲究文体的姿态,但《渡河》中的诗歌却既无"定"形也无"固"体,而是呈现出了杂乱的文体、多样的形式;不过,还是可以找到某些外在形式经过陆志韦精心设计过的自由体诗。  相似文献   

14.
张慧馨 《文教资料》2008,(11):18-19,60
约翰&#183;多恩具有极强的个人特质和诗歌才能,是一位能够表达矛盾情感的杰出大师.本文基于克林斯&#183;布鲁克斯的“悖论“理论,以托勒密天文学为依准,对多恩爱情诗歌集&lt;歌与短歌集&gt;中的悖论进行研究,集中分析了三个悖论,即:圣与俗,一与多,生与死,并强调指出多恩爱情诗歌中悖论的“连环性“.  相似文献   

15.
诗意与生活     
本文从诗歌对生活的影响入手,阐述了诗歌与生活的关系及如何创造诗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诗教与诗意     
“诗言志”“诗言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显著特征之一。而于读者,追求的则是在阅读时,能品味、捕捉到诗情。鉴于这种认识,我们呼唤诗歌教学要教出诗意,这有助于学生高尚志趣与美好情操的形成,进而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如何让诗歌教学更具诗意,笔者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诗通过语言确立存在”、“诗意的栖居”、“诗意语言的神秘性”三方面对海德格尔的诗意语言作其简要的阐释,以此借用海德格尔诗意语言的这种视角,即诗意语言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语言,来重新赏析几首王维的诗歌。王维的诗以“秀雅”之名给世人清新、淡雅之意,后世人所看重的也是王维诗歌的那种闲淡、空寂、静清的审美意境,究其原因,与王维的通于禅理有关,佛理的意蕴在其诗意语言中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论坛》2013,(Z1):43-43
<正>为了"营造诗意栖居的校园、引领诗香浸染的教师、唤醒诗意年华的学生、开展诗意盎然的活动",中国诗歌学会、辅导员杂志社、河南省洛阳市教育局等单位于2012年9月20日联合举办"与诗歌同行——第三届全国中小学诗歌展示系列活动"。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各示范基地,全国众多中小学校的广泛响应和热情参与。  相似文献   

19.
著名诗人王家新指出,诗歌教学"要以语文为本位,教出‘语文味’,教出诗歌本身的魅力和美"。也就是说诗歌教学要氤氲着一种诗意。如果没有诗意,就没有召唤和启示,就没有情性的陶冶和净化,就没有灵魂的升华和投入生活的激情。诗意的课堂一定是充满魅力的课堂,诗意能演绎成丰富而生动的课堂故事,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十分复杂,我们可从“诗通过语言确立存在”“诗意的栖居”“诗意语言的神秘性”三方面对海德格尔的诗意语言作出阐释。并借用海德格尔诗意语言的这种视角,即诗意语言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语言,重新解读几首王维的诗歌,可以得到新的发现。王维的诗以“秀雅”之名给世人清新、淡雅之意,后世人所看重的也是王维诗歌的那种闲淡、空寂、静清的审美意境,究其原因,与王维的通于禅理有关,佛理的意蕴在其诗意语言中得以澄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