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根据上海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的设计,高级中学实行“二一分段、高三分科”的格局,高中三年级分为文科班、理科班和实用技术科班(以下简称实科班)。上海市自1991年秋起在23所高中试验新方案。到1993年秋,试验班高中学生已进入高三年级,分科工作已经完成。实科班作为这个方案的一个特色和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在试验学校师生、家长中引起了充分重视。经过反复酝酿和多方落实,全市开设了11个实科班,两个多月来,进展顺利.师生情绪高涨。本文对上海实科班的开设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所谓实科班学生成才心理障碍,是指实科班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对实科班的教育、教学不理解,从而产生失落感、自卑感和抵触情绪。尽管高三分科是根据“教师指导、学生自愿、家长同意、上级批准”原则而定,但一旦真的进入实科班,面对的是确保会考合格率力争优良率、开设实科专业课程时,一部分同学便会有一种失落感、自卑感。他们认为进入实科班低人一等,不如高考班,以后将与大学无缘,没脸见人。另一  相似文献   

3.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中指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发展部分综合高中,推迟到高三年级分流。”这无疑是振兴教育、加强职教与普教相互沟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所谓“综合高中”,即高一、高二年级按普通高中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到高三年级,让一部分学有潜力、升学有望的学生参加高考;另  相似文献   

4.
刘丽丽 《广东教育》2004,(10):25-26
去年,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校长在全校教师动员大会上要求每个科组都要开设校本课程。经过考虑,我打算在高一年级开设校本课程。我希望借此提高这些高一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希望到高三时,有更多的学生报考地理。我也想让学生补充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为高三综合科地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从以往的情况来看,高三学生的初中区域地理知识较差,对综合科高考很不利。  相似文献   

5.
刘国华 《中国教师》2010,(22):10-12
<正>在北京地区,初中和高中的生物课程是间断开设的:初中生物在初一和初二年级开设,课程最终考查形式为结业考试;高中生物在高二和高三年级开设,学生最终要参加以选拔为目的的高考。这样,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post doctorate博士后doctor(ph.D)博士master硕士graduate student研究生bachelor学士undergraduate大学本科生senior大学四年级学生(高三学生) junior大学三年级学生(高二学生) sophomore大学二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7.
唐僧“西天取经”时曾在印度比哈尔邦攻读佛学。2014年9月1日,唐僧“母校”那烂陀大学在时隔800百年后复课,开设科学、哲学、精神和社会科学课程。首批有15名学生进入这所古老学府深造。中国将向那烂陀大学重建提供100万美元资金。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学不厌其烦向学生“求爱”美国的大学招生过程很像生活中的“谈恋爱,找对象”。特别是大学和申请者之间互相追逐,非常有意思。第一个阶段,大学追着学生抛绣球,把考生“追”得迷迷糊糊。美国的高中生从高二开始,就参加“高考预考”。高三年级,又参加第二次。PSAT于每年的10月中旬举行。约一两个月后,  相似文献   

9.
胡玮 《中国成人教育》2006,(10):179-180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只在一二年级基础阶段开设,后续的两年则不作统一安排,实际上绝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就“到此为止”了。这种“半程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一二年把有限而宝贵的时间大量地用于学习英语,而到了三四年级则放松了,有的干脆放弃了,最终导致了大学英语学习的“前功尽弃”,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实施大学英语“全程式”教学新模式,让大学生坚持四年不断线的英语学习,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大学基础阶段学生英语学习过重的压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巩固教学成果,而且有利于…  相似文献   

10.
本通过问卷调查和利用大学英语的《快速阅读》材料的测试练习,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比研究了高三年级试用大学英语《快速阅读》材料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及阅读技能对学生本身英语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受训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明显高于非受训学生。据此本提出,在目前,高三英语教学适宜开设泛读课程教学。寓积累语言知识,巩固语法,扩大词汇量,掌握用法及培养语感等广泛阅读的语言活动中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高考实行“3 X”的基础上,广东省的高考改革将继续进行:在“X”中引进“综合科目考试”。根据教育部精神,在广州市各中学的高三年级都普遍已经根据实际为有需要的学生开设了综合科目考试的复习课。其中,第一学期每周开设5节,理、化、生、地、史各1节;第二学期每周6节,理、化、生、地、史、政各1节。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教委颁发的“2000学年度课程计划”规定:“初一、初二年级信息科技只开设一个年级”。我校从2001年9月起,初一、初二年级均开设“信息科技”课。经过2年学习,学生的讯息网络知识和动手能力均高于面上的要求。学校要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尽早开发“校园网”。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体育课改革不断深入,许多高校的三、四年级学生都开设了选修课.而我院根据具体情况则开设了“预科教学”.体育“预科教学”就是把对口招进来的新生,先进行一年的身体素质锻炼,从第二年开始,再按《大纲》规定,上大学一年级的体育课.本文就其可行性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社区学院在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之后正悄悄地成为美国教育大家庭中的一员。与传统的治学宗旨不同,社区学院着重帮助成千上万参加继续教育的美国人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实际上任何人都有机会进入社区学院学习从机械到有机化学及现代艺术各门课程。首批初等学院始于上世纪与本世纪交接之初,当时学院为一年级与二年级学生开设了普通文科课程以帮助他们转入四年制大学深造。若干年后,由于美国人口出生  相似文献   

15.
专业导论课一般是对内容广泛、内涵丰富的学科或者专业进行概括性讲述的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专业导论课,可以培育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做好专业学习规划;可以加强学生对学习条件的认可程度;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对专业的认知程度;进而增强学生毕业后深造和就业的信心。  相似文献   

16.
美国加州大学有一位女教授是专门给大学一年级学生授课的。她教的课程是“怎样念大学”。她开设这门功课,重点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使学生做好心理和实质的准备,来适应大学紧张的学习。这门功课成为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很受学生欢迎。因为学生知道在课堂听,不过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  相似文献   

17.
董亚梅 《教书育人》2006,(11):12-12
我从事教师工作已经八年了,对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有一个深深的感触——现在的老师和学生都很不容易。对现在的教师而言面临新课改的各种压力,弄得不知所措:对现在的学生而言,虽然国家一直提倡“减负”,但结果反而是“越减越重”。据了解,现在的孩子从上小学前就开始上补习班,上了小学后一直少,从1年级直到12年级,除了相当于高二、高三的11、12两年级学生因即将升入大学,所以作业稍多外,其他年级的作业少得有些“吓人”。  相似文献   

18.
肖艳丽 《班主任》2010,(9):31-32
高三班主任要提高主题班会的“命中率”应抓住“三点一线”,即高三年级阶段性特点、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学生家长的特点三个点和讲求实效一条线。一般来说,只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存在的,又是家长关心的,班会就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发展部分综合高中,推迟到高三年级分流。”这无疑是振兴教育、加强职教与普教相互沟通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所谓“综合高中”,即高一、高二年级按普通高中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到高三年级,让一部分学有潜力,升学有望的同学参加高考;另一部分同学按普通中专的教学计划有目的地开设专业理论课和技能课,复习文化课,参加职业教育的对口招生考试,或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为将来就业作准备。这就是“双学籍、双文凭”普职渗透的办学模式。这一新兴教学模…  相似文献   

20.
李洁 《教书育人》2000,(20):28-30
一、大学外语教学现状 外语教学上普遍存在着“费时低效”、“事倍功半”的问题。一般来说,本科学生自入学便开设英语课程,其授课时数名列其他各学科之首,可到了大学二年级英语课程结束之后,通过四六级的学生寥寥无几,难以与外国人进行起码的日常交流,不能熟练阅读英文原版书籍,更不用说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略带科技色彩的文章了。大部分学生听不懂、说不出,成了所谓的“哑巴”“聋子”英语。至此,英语作为一种交际手段,已完全失去了其本来意义。众所周知,学生的英语水平应综合反映在听、说、读、写、译五个基本能力上,而我们的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