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末婺源籍出国留学生有十七人,分赴美、英、日等国学习,学成归来后,多数留学生都为中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作出过贡献,詹天佑等更是为祖国建设作出了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2.
兴师动众引进的人才被搁置三年;学成归来的北大才子沦落为屠夫,发生在陕西的这两个不可思议的人才故事在媒体的干涉下得以写上柳暗花明的结尾,但通过这一现象,我们发现故事的主人公也该反思。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3.
我和我的父亲陈鹤琴先生都对欧美同学会怀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因为我们父女两代都曾在不同的时代负笈美国,学成归来后尽力报效祖国,并和欧美同学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
Amber 《大学生》2013,(10):38-39
正三好学生:学习好,思想好,身体好。从小学到高中,这个名句一直激励着我。而第一条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一直到大学都没敢忘。也正是这个黄金评价标准的存在,我得到学校保送美国大学交换学习的机会。没想到10个月后"学成归来",我有点不学好了。化妆、逛街、花钱如流水,相比于明亮的自习室日光灯,我反而开始喜欢学校的酒吧里微弱的烛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5.
庚子赔款是中国近代遭受的深重灾难,需要向帝国主义列强支付巨额赔款,但美国政府在权衡自身利益后,率先决定退还部分赔款作为兴学之用。通过对美国退款的缘由,款项资助的留学人群,及最终学成归来的人才所做出的贡献的研究可得出,各国退还的庚子赔款资助中国的教育及留学事业,积极运作为自己国家投资未来中国的过程中,无意中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近代教育的道路,学成归来的留学生成长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导,他们的努力和贡献为中国近代教育培育了成长的沃土。  相似文献   

6.
英国现代小说家毛姆在其小说《刀锋》中,塑造了一位因受战争刺激而走上追寻人生意义道路的主人公形象拉里。本文通过对拉里在这一追寻过程的分析,得出他作为自由的探索者与无私的解救者这两个形象的结论,并认为这两个形象是作者对一战后人们生活境况的反思,是作者时代关怀情感的表现,也是对于像拉里一样拥有自由精神与高尚品质的人的赞美。  相似文献   

7.
双语教学的酝酿与铺开,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期。2002年教育部在全国有条件的学校全面试点双语教学,开始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留学和对外交流的意义,之后,大批学子赴海外留学。几年后,学成归来的教师就有用英语授专业课的想法。不过,当时双语教学的几个基础因素如教科书、学生的外语水平以及教学系统的规模等条件都不成熟。现在这些基础因素基本成熟了,一些先期开始双语教学的学校也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为双语教学的全面铺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毕延威 《师道》2015,(4):45-46
最近,一位外市教育局分管师训工作的领导和我谈到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他说,现在是国家出钱,也想了很多点子,比如名师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或者是让教育局派校长外出挂职锻炼,派教师外出离职培训学习等等,可学成归来后,60%以上的人反倒不如从前了。怎么不如从前呢?他说,接受培训归来的人不再感恩,不仅抛弃了过去的教学方式,而且对学校的  相似文献   

9.
134年前,中国的113名男童前往美国参观了费城世博会,并在美国接受了西方教育。学成归来的他们,用先进的科技知识成就了中国一个又一个划时代的进步。134年后,中国的113名市三女生,接受了美国宾夕法尼亚中心和上海世博会美国馆的邀请,和费城交响乐团进行了交流,重温了历史,传承了中美人民的友谊。乐团的团长说:希望你们将来也能有所作为!而作为这其中的一员,我又肩负着怎样的责  相似文献   

10.
明媚 《留学生》2010,(5):15-16
当世博盛会的大幕拉开,海内外众多参观者聚集上海,感受它的精彩纷呈时,人们也许还没注意到,在千千万万为世博盛会默默奉献的人群中,有一批“80后”的海归“小字辈”。他们从海外学成归来,恰逢上海举办世博的大好机遇。于是,他们投身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为世博尽一份心、出一份力,也给世博留下了难忘的青春旋律。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我在北京采访了几位刚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博士,请他们就国内外教育现状、教育体制及教育思想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感受。以下是采访整理。  相似文献   

12.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从美国学成归来。爸爸在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工作,妈妈在一家开发美容产品的外资企业上班,当美容顾问。  相似文献   

13.
卢悦 《阳光搜索》2005,(9):44-46
如果是个三好生是不是就一定要好好学习,才算是不辜负老师,如果是个好孩子是不是就一定要完成父母的心愿,才算是不辜负期望?如果是个青年才俊是不是就一定要成为栋梁之材,才算是不辜负社会?如果是个海外学子是不是一定要学成归来。才算是不辜负国家?  相似文献   

14.
张小春 《海外英语》2014,(10):218-219
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在其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成功刻画主人翁马丁·伊登这一形象。马丁·伊登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了千万读者,其超人般的艺术形象也给读者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但小说以成名后的马丁·伊登投海自杀结尾也使众多读者困惑不已,感叹唏嘘。文章将从马丁·伊登的爱情、事业、及个人归属三个方面探讨其自杀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我是最著名的大学中优秀的学生,我现在的导师也是从美国学成归来的,我应是最先被批准赴美留学的人。 我已经是国内有希望的年轻化学专家,我有着伟大的计划。经过深造,我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将有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吴炫提出的由形象、个象和独象所构成的形象金字塔在考察作品的艺术性方面具有开拓意义.比起丹纳的艺术价值论来,其思路的转换尤其是对经典的关注不仅为理论与批评提供了新的参考,而且也为中国经典的创造进行了积极的学理探讨.但是,形象金字塔塔尖的完成显然又需要其它方面的因素,而且,艺术性的丰富内容也不是形象金字塔所能完全包括的.  相似文献   

17.
薛宝钗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她和宝玉黛玉之间婚姻纠葛构成了《红楼梦》主要内容。匡世巨著《红楼梦》中成功的塑造了数以百计的女性形象,薛宝钗是其中塑造的最成功、最真实、最丰满的人物,她位居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其重要地位已为世人所承认。曹雪芹笔下塑造的薛宝钗形象,是一个封建卫道士形象。同时宝钗也是一个有着双重人格的人物,她既有善良大度的一面,也有着圆滑虚伪、做作、甚至冷酷无情的一面,构成了她性格的双重性。薛宝钗也是个追求功利的人,但其命运最终是不幸的,她是个悲剧人物,但又使人反感。  相似文献   

18.
万劫不复的奴才在中国现代文学人物形象的画廊中,屠维岳是个不可多得的奴才形象,祁瑞丰也是个不可多得的奴才形象。北京沦于敌手后,祁瑞丰却如鱼得水,平步青云,当上了伪教育局庶务科长,奴颜婢膝地替日本侵略者效犬马之劳。据两位日本“支那通”对瑞丰的相貌、言谈举止、嗜好、志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形象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态形象、职业形象、人格形象三个层面阐述了教师形象的内涵,提出教师形象不仅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影响,也是 一种显性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20.
高考结束后,留学市场又活跃起来,许多高考成绩不尽如人意的考生纷纷到留学中介机构咨询,希望选择合适的国外大学和专业就读,为自己在今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增加一些砝码。那么前几年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的学生现在回国就业的状况如何?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不少“小留学生”在出国前没有明确的目标,学成归来后在就业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