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玉华 《海外英语》2014,(10):156-157,175
该文以语言迁移和错误分析理论为基础,以50名湖北中医药大学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汉译英材料中的错误为语料库,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汉译英中的母语负迁移进行一项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受试汉译英中过半的错误是由母语干扰所致,表明母语负迁移是导致学生汉译英出错的最主要原因。基于研究结果,该文就如何克服母语负迁移和提高大学生汉译英能力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负迁移是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大都源于汉语的负迁移作用。其原因包括:学生的语言知识不完善,不了解英汉语在词汇和句法方面存在的不对应现象。直接在写作中套用汉语的用法,从而导致负迁移;学生不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别,受汉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影响,产生篇章结构上的负迁移。因此,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系统和思维差异的对比分析,减少和排除母语干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话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本文根据母语迁移理论,结合汉英思维模式的差异,探讨了大学生学习英语写作过程中母语思维在篇章结构、词汇等方面的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使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主动适应荚语思维,有意识地避免母语思维的负迁移,不断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保证语言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英语专业8级考试TEM8(2012)汉译英试题心理描写语篇的特点,在汉英语言对比的基础上,对本次汉译英试卷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作些评析.评析内容包括汉英词汇语义对比与心理描写语篇翻译和汉英语法结构对比与心理描写语篇翻译,希望能对英语专业本科“汉英翻译”这门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对心理描写语篇翻译的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母语负迁移指的是二语学习过程中母语对二语的阻碍作用。汉英两种语言分别属于不同语系,它们之间虽然有相同点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语言决定思维,因此汉英翻译中以汉语为母语的译者在翻译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的影响,译出不合英语表达习惯和语法结构的句子。结合教学中所遇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母语对汉英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语选择、句式结构及语篇衔接三个方面。汉英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多关注目标语的表达习惯、语法特点、句式特点及语篇衔接习惯等,并多进行两种语言间的比较,以期将母语对翻译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6.
思维决定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和语言密不可分。汉英民族在思维方式上有着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汉英语言的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本文通过实例强调汉译英时,要考虑汉英思维差异,采取一定手段,以使译文符合各自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7.
关于汉语对二语学习的正负迁移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正迁移促进二语习得,负迁移干扰二语习得。从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等多个层面研究汉语对二语学习的正、负迁移现象。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汉英差异,尽量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最终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受母语迁移的影响。从母语迁移的角度入手,按照词汇、句法结构、文化差异等不同层面,对英语专业学生在汉英翻译中受母语正、负迁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9.
英语专业的学生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汉译英中所犯的迁移错误存在差异。总体上讲,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翻译中受汉语思维影响所犯的迁移错误远远少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但在某些错误类型方面,英语专业的学生并不存在优势。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能为教师在翻译教学中采取适当的策略帮助学生避免母语的干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汉译英是跨语言、跨文化思维的转换行为,由于汉语母语负迁移的干扰,出现了大量汉语痕迹,翻译实践不能顺利实现。本文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探析了母语负迁移现象,以期有利于学习者克服障碍,切实提高汉英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1.
四字格是汉语语言文字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语言现象,因其独特的修辞效果和丰富的语义,成为汉英翻译的一个难点。纵观英语专业八级试卷中汉译英部分,四字格的确也占了一些篇幅,是笔译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及难点。本文结合学生课堂及课下进行英语专业八级汉英翻译练习,在翻译四字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以2003年的专八汉译英真题翻译为例探讨其翻译原则,以期为英语专业学生或英语爱好者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对目标语的习得起到了干扰作用,产生负迁移,而这种迁移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强大阻力。只有正确认识语言迁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才能帮助高职英语专业教师了解该层次学生在英语专业学习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教师进一步拓展英语教学提供指导和依据,促进正迁移。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语言的基础和前提,思维差异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形成。汉英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汉英语言会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学生由于受汉文化思维惯性的影响和干扰,容易在英语表达上产生负迁移现象。消除负迁移的关键在于掌握英语思维方式,不断改进英语学习技巧。  相似文献   

14.
由于汉英语言属于不同语系,在汉英翻译过程中,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正迁移。通过对我国外宣资料英译的研究,发现引起母语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汉英民族的思维差异和文化差异。因此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汉英两种语言在宣传资料中的不同表现,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玲芳 《考试周刊》2011,(37):97-98
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因素。正迁移促进二语习得,负迁移干扰二语习得。本文从不同的层面对母语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正负迁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引导英语学习者关注汉英词汇的相似点和差异,应尽量利用正迁移、避免负迁移,最终达到掌握英语词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译英中,中国学生的译文总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以至表达不地道。母语迁移就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比较汉英句法差异,并结合学生的翻译实例,研究发现,由于英汉语言句法差异的存在,学生的英语译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母语的影响。文章还启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熟悉它们之间的差别,注意积累,从而为做好翻译甚至学好英语打下基石。  相似文献   

17.
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及其主语间的差异使得汉译英的关键就是确立英译句的主语。文章对名词化确立主语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分析,并对大量实例进行探讨,说明了名词化是汉译英确立主语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刘玲 《文教资料》2014,(17):170-171
国家教委颁布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英语专业新闻英语听力能力在基础和高级阶段提出明确要求,新闻英语听力由此成为英语专业听力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汉英两种语言思维构式不同导致新闻听力文本的多层次差异,严重影响了中国学生新闻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本文探讨因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词汇、语篇及文化背景的英语新闻特点与听力理解的关系,指出听力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及在新闻听力教学中英语思维方式建构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汉译英的困难之一是如何选择确定英译的主语。文章分析了汉语无主语句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大量的实例,论述了汉译英过程中主语选择和确定的技巧,提出采取主语的挖掘、词性转换、增补、选择、套用英语特殊句型等手段来翻译汉语无主语句。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介绍了主位推进概念在汉译英篇章翻译中的应用,探讨了如何利用主位推进的改进来提高语篇翻译的质量。其目的是从主位推进的角度为语篇翻译质量的改进提供独特的视角。其研究实例证明,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文本组织方面的差异,汉译英时应当注意主位结构并使用更多的连续主位推进模式,从而使翻译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