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大一 《技术创新》2005,(12):37-38
17年前,联合国大会第43届会议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将每年11月11日所在周定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今年11月7日,第十七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我国著名的一心血管专家、医学教育家胡大一教授在此次盛会上代表医学工作者发言,并获得了“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荣誉称号,组委会主席韩启德亲自向胡大一教授颁奖,以表彰他在防治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突出成就和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本文摘自胡大一教授在大会上的发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吕皓 《科学生活》2007,(6):82-85
"2007年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于5月10日在上海浦东展览馆举行。今年,展会首次以"展览—论坛—公演"为主线,全方位演绎"让科学走进大众,让艺术融入生活"的宗旨,集科学性、艺术性、创意性、国际性、专业性、互动化为一体,让参与者都能体验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给生活带来的无限魅力与遐想,给思维带来的无限灵感与创意,给设计带来的无限生活与活力。展会设置七大展馆,分别是"院士画廊馆"、"科学发现馆"、"科学探索馆"、"创意设计馆"、"科普艺术馆"、"科学与艺术教育在学校展馆"和"国际馆"。展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数码艺术教育论坛"、"多媒体音乐演奏会"和"科学与艺术交响音乐会"等系列活动,从不同角度促进更深层次、更专业的科学与艺术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香山科学会议于2004年5月8~10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以“生命起源与太空生命”为主题的第223次学术讨论会。到会国内外专家40余人。会议聘请赵玉芬、陈均远、刘志恒为执行主席。国际生命起源研究会主席Antonio Lzcano、日本生命起源研究会主席Kensi Kobayashi、法国生命起源研究会主席  相似文献   

4.
“科学逻辑”是当代应用逻辑学科群的重要分支学科。我国科学逻辑的系统性研究肇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逻辑问题大讨论,80年代初得以全面启动。我国科学逻辑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在其全面启动之初,即确立了在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之间维持必要的张力、探索逻辑与历史在科学发现、检验与发展中的对立互补机理的研究纲领,并取得了一系列与国际学界发展趋势相合拍的重要成果;近年则将研究重心逐步转移到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维持必要的张力、探索科学与人文在科学活动中之互动的逻辑机制上来,并呈现出跨学科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5.
国际微重力科学与应用学术会议经过3年的筹备,于1993年5月10日—1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主办,国家科委、国家空间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基金委、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会同美国宇航局、欧洲空间局、德国空间局、法国空间局、加拿大空间局、日本宇宙事业开发团以及各主要航天国家微重力科学中心共同发起举办的.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科学家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和国家基金委主任张存浩参加开幕式并作重要讲话,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副主席林兰英、国家科委副主任惠永正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副主任、大会学委会主席胡文瑞教授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的支持下 ,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科研绩效定量评价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六次全国科学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年会” ,于 2 0 0 0年 10月 2 3- 2 5日在上海海运学院举行。国际著名情报科学家、《科学引文索引》(SCI)的创始人加菲尔德博士和美国费城科学情报研究所副总裁A·克莱因先生特地为大会发来了贺信。出席会议并发表学术演讲的有 :美国长岛大学图书馆情报学院院长M·凯尼格教授、储荷婷教授 ,比利时林堡大学L·埃格赫教授 ,比利时工业技术学院R·鲁索教授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H·克雷奇默教授 ,荷兰莱顿大学科学学研究中心普赖斯科学计量学奖获得者H·莫德教授及该中心的E·诺亚斯博士和丁颖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杜祖贻教授。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亚太市场开发部中国地区销售经理刘煜博士授权宣读了论文“引文的价值及应用 :科学计量学和中国科学的亮点及趋势分析”。国内出席代表百余人 ,他们是来自 19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者和对科研评价分析感兴趣的理论工作者。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代表们交流了学术思想 ,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相似文献   

7.
《金秋科苑》2010,(23):63-63
2010年10月11日至12日,河北省老科协与全球水伙伴(中国河北)在河北省电力公司石家庄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低碳经济与科学用水论坛"。来自全省老科协和水利系统的8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河北省原常务副省长、省老科协会长陈立友同志致开幕辞;省老科协常务副会长段怀慈做了讲话。  相似文献   

8.
《科协论坛》2014,(4):59-59
<正>4月9日,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与国际科联科学自由与责任委员会主办的"科学评估与科研诚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等出  相似文献   

9.
国际科学素质评估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以美国“公众理解科学技术调查”为代表的国际成人科学素质评估,和以国际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为代表的国际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评估活动进行了述评,就完善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评估体系提出了若干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毛荐其  孙静林  刘娜 《科研管理》2016,37(12):19-27
储能技术是指引人们走向绿色清洁低碳新未来的关键一环。为了全面了解并定位中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及可视化方法,从多维度和长时间跨度的视角综合测度中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科学能力并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科学产出呈现显着增长;美国的科学产出与科学影响力都处于优势地位;中国科学产出位居榜首,但其科学影响力却相对不足;美国一直占据跨国家/地区科学合作网络的中心,中国逐渐成为合作网络的重要成员;“相变储能”、“超导磁储能”、“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储能材料”等是储能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建委20周年为契机,于2006年5月25—26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21世纪科学前沿与中国的机遇”高层论坛。论坛的宗旨是,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研讨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与前沿,分析中国科学自主创新的机遇,交流科学基金组织发展经验,探索完善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促进基础研究发展的战略与措施,推动科学基金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责任与道德常设委员会于1996年9月在华盛顿召开的第25届国际科学理事会[1]大会上正式成立。大会提出“该委员会将为国际科学理事会准备有关科学的责任与道德方面的声明以供广泛发布”。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做分析研究工作,在资源允许的范围内,根据需要,进行概念性、经验性或历史性分析。它是国际科学理事会的一个机构,在选定的领域内协助国际科学理事会撰写声明。制定准则不能说是该委员会的任务,它只是提供准确可靠的背景依据,国际科学理事会可据此决定是否应该发表一项准则性的声明。如果做出发表声明的决定,该委员…  相似文献   

13.
边缘与中心之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8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中国古代有无科学问题座谈会”,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会议室举行。各学科专家与相关领域的学者、科技工作者、爱好者等70余人到会,争相发言,气氛热烈。  正在北京访问的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苏巴拉亚巴教授也莅会发言,畅谈了自己对这一领域相关问题的重要看法。  “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问题,是近年来科学史学、科学哲学、中外文化交流及传播学界颇为关注的一个“热点”:有的强调近代科学的方法论特征,断言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有的坚持科学的知识性、系统性、真理性追求,侧重于客体的统一,肯定中国古代的数学、天文学、农学以及某些技术科学等等,应该列入“科学”的范畴。学者们见仁见智,专家都踊跃赐稿。本刊编辑部一贯坚持平等对话、鼓励创新、大胆探索、尊重真理的学术态度,特将座谈会主要专家发言及赐稿中的代表论点,集中刊发在这里,目的仍然是抛“玉”引“玉”,资源共享,信息共建。希望海内外专家就这一问题,继续研究,并不断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4.
王文聪 《科协论坛》2006,21(11):9-9
2006年9月12日下午,由重庆大学科协主席孙才新院士主持的第八次“重庆大学科学前沿论坛”在重庆大学举行。论坛特别邀请了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吴中福教授作关于“计算网格的科学前沿与技术发展”的引导主题报告。杨士中院士,重庆大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通讯、自动化、电气、光电、机械、能源、材料、建筑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及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重庆大学科协委员,挂靠科技社团、青年教师协会、研究生科协、大学生科协代表以及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代表等共计60余人参加了论坛。市科协、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科技大学、重庆交通学院的代表到会进行了观摩。  相似文献   

15.
侯剑华 《现代情报》2012,32(1):84-91
在美国ISI的Web of Science网络平台检索数据库中,以Topic= (″Scien* collaborat *″or″Scien* cooperat *″or″research collaborat*″or″research cooperat *″)为检索式进行检索,对下载的文献数据进行信息可视化分析。基于作者共被引分析方法,使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作者共被引网络科学知识图谱,探测科学合作领域研究中的主流学术团体和代表人物。国际科学合作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主要有Newman M.,Katz J.,Glanzel W.,Barabasi A.,Beaver D.,Luukkonen T.,Narin F.,Watts D.,Albert R.,Price D. 等。主流学术团体主要包括:以Beaver D.,Luukkonen T. 等为代表的科学合作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以Newman M.,Barabasi A. 等为代表的科学合作网络研究;以Bozeman B.,Etzkowitz H. 为代表的科学产出绩效研究;以Merton R. 等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问题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以下简称数字地球中心)是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它由卫星遥感中心、航空遥感中心、空间数据中心、数字地球实验室4个科技机构组成,是运行与研究结合的综合性研发机构。意义:组建数字地球中心,是中国科学院为了更好应对国际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月16日,由重庆大学科协主办的第十次《重庆大学科学前沿论坛》隆重举行。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校科协主席孙才新院士主持,校科协副主席、城环学院院长李百战教授作了关于《中国节能战略——建筑节能科学探索和工程实践》的引导报告。  相似文献   

18.
第九届国际科学编辑会议在埃及召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国际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cience Editors,简称IFSE)、埃及科学研究与技术院和国家信息文献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九届国际科学编辑会议于1998年6月7日~12日在埃及红海沿岸的 Sharm-El-Sheikh召开.此次大会以"下个世纪的科学信息交流"为主题.来自 30 多个国家的 100 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基础学科国际合作特征的科学计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通过对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基础学科领域国际科学合著论文与国内科学合著论文数据系统的计量分析,以探讨各基础学科领域国际科学合作化程度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国内科学合作与国际科学合作的互补性特征。同时,对基础学科领域国际科学合作计量测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特点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经过对近17万条力学SCI专业期刊论文索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考察了科学生产能力与国际科学合作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力学科学合作中存在马太效应。在国际力学科学合作中,相对低产的国家倾向于和相对高产的国家合作,但是相对高产的国家有更多机会成为第一作者国家,科学产出能力越强的国家在国际合作中越具有优势。但是,总体说来,国际力学科学合作中的马太效应不是太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