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创新社区科普工作,推进城乡科普一体化进程大踏步向前迈进,近年来,张家港市科卧与时俱进、创新理念、注重实效,以提高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出发点,以贯彻落实“科教进社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抓于,依托社区科普资源,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科普活动,打造富有特色的社区亮点工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的颁布,科普工作进入了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之后的又一个大发展时期。做好新时期科协系统的科普工作,我认为,就要在贯彻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总体框架之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科普工作中要坚持“两个集成”、“两个推进”,即:对外把社会各界的科普力量调动和集成于《科学素质纲要》的框架中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北省衡水市科协在科普工作中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拓展科普工作新领域,科普活动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3年来,本着“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方针,结合我省的实际和“科普惠农计划”的优势,重点推进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的实施,把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放在了优先位置,带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全面开展。目前已形成“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科110”服务体系建设、“三站合一”工程、“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工程”等5大板块为有机整体的科普惠农服务体系,构架起政府推动、科协主力军领跑,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大联合、大协作,众马一辕实施科普惠农计划,推动农民科学素质提高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5.
冯宗善 《科协论坛》2008,(12):35-37
近年来,宝鸡市科协在科普工作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三服务一加强”的定位,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以科普宣传为载体,以品牌活动为抓手,以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为主线,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普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紧紧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着力提升科普工作水平,科普活动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6.
《科协论坛》2009,(7):20-22
随着广州市经济社会、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发展,推进文化广州建设,增强科普与创新文化发展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科普工作在建设广州“首善之区”,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社区、和谐社会建设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广州市城区科普工作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努力打造科普活动品牌,推进科普工作群众化、社会化和经常化,不断提高科普服务能力,以社会化大科普的理念,努力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科普工作新体系,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抓手,推进社会化科普平台建设,以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的全面实施,科普工作沿着健康、有序、持续的路子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7年伊始,北京市隆重启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确定的各项行动和工程全面展开。作为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要抓手,在市财政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北京市科协加大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工作力度。本着以科普惠农为载体,以提高农民参与科学素质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目的,通过“以奖代补、奖补结合、重在建设”的方式,加强农村科普设施建设,增强科普活动能力,切实推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相似文献   

8.
科普场馆主要包括各类科技博物馆和青少年科技活动馆(站)。2006年初,国务院公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合理布局并切实加强科普场馆建设,提高科普场馆运营质量”。此后不久国务院公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把“科普基础设施工程”作为“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基础工程之一,而科普场馆建设是这一工程的最主要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搭建高水平科普服务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贵阳市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按照中国科协“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和七届三次全委会议的工作部署,积极动员全市科协系统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科普资源的开发、集散和服务工作,逐步搭建起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科普工作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长期、稳定的支持和广泛参与。如何创新科普工作社会化模式,更好地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和支持科普工作,为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科学素质服务,是各级科协组织必须着力思考和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昆明市科协在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从近期在京召开的全国学会科普工作座谈会暨新年联谊会上获悉,全国学会科普能力不断提高,已经成为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一支重要力量,并形成了一批科普活动品牌。  相似文献   

12.
科普宣传工作是科协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不仅能够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而且能使广大群众在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应用科技,使科学技术为现代文明生活服务,从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解决我市科普宣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全市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安达市科协组成调研组对我市科普宣传工作情况展开调研。  相似文献   

13.
《科学生活》2013,(9):90-91
杨浦区2012年的科普工作任务重、挑战多。在市科委、市科协的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和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索质行动计划纲要》,坚持以“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为核心理念,以创建杨浦全国科普示范城区为载体,以推进科普能力建设为抓手,以提升重点人群科学素质为目标,紧密结合杨浦区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是中国科协、财政部于2006年起开展的,作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在全国评比、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示范作用、辐射性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11,(2):90-91
光阴荏苒,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青浦区科普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青浦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方案》,以争创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为契机,以促创新、惠民生、强素质为立足点,进一步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促进科普与经济、文化、生活的融合,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6.
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科技素质的关键环节,是发展先进文化,推进红河州“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工作已成为科技战线的重要工作任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红河州科普工作与时俱进,取得了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郑婷  林伟 《今日科苑》2013,(5):32-33
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深入实施是科协的重要工作,台州市科协以“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为方针,做实做精做亮科普基地创建工作,通过十年努力,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31块“科普教育金牌”。这些科普教育基地遍布台州九个县(市、区),涉及工业、农业、天文、海洋等十几个行业,其中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6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3个,用来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8.
郑婷  林伟 《金秋科苑》2013,(5):32-33
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深入实施是科协的重要工作,台州市科协以“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为方针,做实做精做亮科普基地创建工作,通过十年努力,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31块“科普教育金牌”。这些科普教育基地遍布台州九个县(市、区),涉及工业、农业、天文、海洋等十几个行业,其中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6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3个,用来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9.
2007年6月22日至23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07论坛暨第十四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会议由中国科普研究所、上海市公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浦表新区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承办。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22,(3):16-16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有关工作,进一步凝聚科普业界智慧,盘点年度极具影响力的科普人物、科普作品等传播典范,揭示“科学”误区,引导公众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提升科普中国品牌影响力,“典赞·2021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顺利于2月14日在CCTV-10科教频道播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