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玫璐 《职教论坛》2004,(5S):13-15
“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以“就业”作为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词,在培养目标上要求使受教育者获得就业能力,在教育内容上要求紧紧围绕培养受教育者的就业素质,在评价上以受教育者能否顺利就业、就业率的高低作为最主要指标.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其最主要的功能定位在“使无业者有业”的“就业”上。  相似文献   

2.
黄元培先生提出"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 "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影响深远.职业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和黄元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有相通之处,创业教育思想是黄元培职业教育思想的进一步体现.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的教育。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要求,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名列世界各国之首,是促进德国经济迅速腾飞的重要原因。"双元制"教学活动的总目标是为青年人提供尽可能广泛的个人教育,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熟悉未来的工作和社会。  相似文献   

4.
"内生"是内部生长的动力机制,是事物发展成熟的标志.当下我国职业教育应当立足于内生性发展.这就要求,牢固地树立和落实科学的职业教育发展观,廓清不合理的职业教育观念,从整体上保证职业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系统看待,从观念和体制上保证其与普通教育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赋予职业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充分的发展自主权.  相似文献   

5.
我国发生的"用工荒"现象并非缘于劳动力不足,而是劳动者对发展方式转变的意愿表达,这给予职业教育一个发展、创新的机会.产业升级要求能力培养的有效强化,校企结合是必要路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知识、技能、态度要同步提升;城乡一体化要求城市要负起培养培训劳动者的责任,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的科学统筹,促使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受教育者也能获得优质职业教育,帮助他们迈过城乡门槛,以破解"用工荒"难题.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机构帮助受教育者获取职业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基于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构想.强调通过改革课程实施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次序,使能力习得过程从“金字塔”式向“柱状”式转变,以适应技术的快速更新对从业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社区职业教育的职能要求社区学院定位于为社会服务上,宜构建以电子系统和信息培训网站为核心,整合劳动力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就业辅导、就业信息指导的以需定产的"一站式服务"培训模式,在企业、职教部门、各层次劳动力三者间组成"价值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起具有管理监督、跟综服务职能的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就业"相关概念的不同解释,导致职业教育研究者在实施"就业导向"这一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当就业导向被狭义理解时,与之对立的"一般素质导向"即被用来指斥其功利性.而事实上,就业的内涵是不断发展的,就业导向可以表示职业教育对个人的功能.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用来规范人才培养的应是建立在重视个人教育需求基础之上的就业导向.职业教育促进就业功能的实现又是有条件的,学校职业教育更是作用有限,必须要和用人单位建立起某种形式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二三十年来,国外教育界兴起能力本位(Cornpetence Based education)思潮,波及职业教育领域并得到积极的反响。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观点与教学模式,80年代在国外已经形成,其核心就是职业教育的着眼点由知识本位转到技能与能力上来,突出满足职业能力或资格的需求,强调使受教育者获得预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就业、生产与工作之需要。能力本位优于知识本位,它为就业生  相似文献   

10.
关于深度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途径,是职业教育彰显职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是职业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价值依据.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指引下,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遵循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普遍发展趋势.在对实践中存在的两种"工学结合"模式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万义兵 《职教论坛》2020,(3):155-159
2019年初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思路,体现出鲜明的马克思人本主义价值追求。《方案》要求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发展,既要注重“技”的传授,也要注重“德”的养成,将德技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要求职业教育助力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提高受教育者劳动技术技能,促进就业,消灭贫困人口,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改善民生福祉,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要求职业教育促成人的价值的实现,通过提升受教者的职业本领,转变其能力结构,使受教育者的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结合在一起,让受教育者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闫伟 《吉林教育》2007,(5):30-30
一、为受教育者就业需求提供服务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是服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就业服务。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通过职业指导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导向。职业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满  相似文献   

13.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培训目标的一种思想、制度、课程模式,对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进行概念界定,然后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作为教育与经济连接点、以培养人的职业素质为己任的职业教育工作,就必须根据经济和劳动力就业岗位的要求,给劳动者提供谋求职业和提高现有工作能力的本领,为劳动者竞争就业、选择再就业岗位提供条件,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1.等业与创业。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几十年的职业教育事实上就是"等业教育"。在职业学校里,学员只管学习教学计划中既定的专业技能,至于工作岗位,自有国家统筹、政府安排。而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求职业学校对受训者进行创业教育,使他们在心理上告别"国家安排,…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人们开始越来越认同职业教育的就业取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要求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要"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以就业为导向"并没有错,但有人却借题发挥,将其异化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导向"变成了"就业教育",虽只有一词之差,但对职业教育产生的误导和危害却是巨大的和难以承受的.一是窄化和矮化了职业教育的外延和内涵.  相似文献   

16.
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教育与培训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技术能力,使受教育者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从办学思想上,要"符合"科学发展观,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办学模式上,要坚持"校企合作",实现职教资源优势互补;从人才培养上,要实行"工学结合",加快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从教学模式上,要不断进行"课程整合",充分促进学生就业.职业教育要从"合"做起.  相似文献   

18.
论职业教育与就业制度改革的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就业素质为目的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与就业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从职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职业教育在就业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来看,只有职业教育在体制、结构、内容,以及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与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相适应,才能释放出职业教育在就业压力缓解中应有的能量,为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出更大贡献。反过来,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够得到真正键康地发…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征,结合职业教育以"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探讨了"订单式"汽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具体办法,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阐明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探讨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根源,分析黄炎培选择职业教育作为实施教育救国理想的思想动力,指出其根本的教育目标在于使受教育者“能生存于世界”、从讨论中得到启示:我国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应予充分研究和认识.21世纪的职业教育不仅要使受教育者学会生存,而且还要使他们学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