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焦课堂.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主题研修活动在大兴区庞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举行.这是吴正宪老师带领她的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开展的系列特色教研活动之一,在这次活动中,我为全体教师上了《鸡兔同笼》一课,  相似文献   

2.
张静珏 《成才之路》2013,(14):81-81
幼儿园的教学也离不开教研活动,老师们在教研的过程中,是从外面带回新的理念传给教师,然后认真体会,形成自己的观念,最后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这一系列的一节构成了教研活动的全过程。经过我们幼儿教研,老师的教研水平提高了,教学业务能力也提高了,特别是年青教师快速成长起来。一、从实践出发,注重基础培养,调动教师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各位老师,我们现在开始今天的专题讨论,主题是教师成长。什么样的老师最受学生欢迎呢?  相似文献   

4.
校本教研如果缺少一种经历式的参与,难以促成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更难锻造一支积极向上与开拓进取的教研团队。换言之,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基于课堂实践,基于教师自身参与、自我需求及相关合理运行的机制或模式。整体开展基于"磨(模)课"为载体的课例研修的活动探索,试图让不同学科教师能"卷入式"地参与到学科教研中来,使教研活动有主题、讲实质、够深度地展开"。四磨一理"的教研活动方式,力图通过磨课的历程,把学科组成员都"卷入"到活动中来,不同学科组成员均能一起"抱团"前行。"点"是磨课",面"是磨人",体"是出境界(即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5.
当前,校本研修活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参与性不高、协作性不强、实效性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所在学校开展"辩课"教研活动,积极尝试探索新型的校本研修方式。该教研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磨课阶段、上课阶段、辩课阶段。在辩课阶段中,大家围绕某个主题或某个细节展开激烈辩论。实践表明,"辩课"教研活动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有助于提升团队力量的高效成长,有助于优化学校层面的强效成长。  相似文献   

6.
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计划是教师在教育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中评估成长环境、找准发展定位、思考发展方向所作出的一种具体行动。我们教研组根据本园教师的实际,开启了两度跟进式主题教研活动以帮助教师制定适宜的专业成长计划,分别是:跨出第一步——从基本来写,走向第二步——有改进地写。一路走过,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主题教研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一种崭新的教研方式.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是针对新课程教学中出现一些不成熟的问题,同伴一起集思广益,共献计谋,以便达到教学的有效性.它的开展不仅是学校提升教师的有效渠道,更是丰富教师的内涵,提升教师的心灵课堂,为教师的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时间:2007年10月15日中午 地点:常州爱儿坊紫荆学苑多功能厅 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中午好。今天我们探讨的主题是有关科学教育活动的。现在我们先进入教研活动的第一环节——“问题大家谈”,请老师们谈一谈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或困惑。  相似文献   

9.
这就是经典,这就叫文化,给我们留下别样的感动……当铜鼓县第一小学的徐老师用她那激昂的语言结束整堂课时,报告厅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是该校开展的语文教研活动仿大师教研课中的一个场景。在这次活动中徐老师以她自身丰厚的素养和人文底蕴将全国著名教师王崧舟执教的《枫桥夜泊》一课呈现得淋漓尽致。学校漆老师在听课后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0.
审视传统教研活动中教研主题不明确、教研方式不灵活、教研实效不明显的弊端,以小课题研究为校本教研的载体,改革教研方式,变更教研内容,发挥自培功能,实现资源共享等策略,是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而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张光璎老师:今天有机会参加这样一个活动非常高兴。首先想谈一点感受,这次活动的主题是:“新老互动,同一篇文,教学观察活动”,从形式上看,是别具一格、独出心裁的。怎么讲呢?看了这个主题,我就想,电视台有个节目叫“同一首歌”,今天实际上就是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同唱一首歌,同唱一首课程改革的歌。大家来共同高唱这支歌,  相似文献   

12.
评课是教研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方式.长期以来,在评课活动中,不同教师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会对同一节课作出各种各样的评述,这就引出了教研活动低效的问题.本文以小学品德学科评课活动为例,尝试提出主题式评课观点,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校自2003年9月开展“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将教研活动的过程可分成两个阶段、五个步骤。两个阶段是指试教初研阶段;再教深研阶段。通过这两个阶段,使教师在试教、再教和发现、改进、比较之中反思、改进、提高;五个步骤指备课、学习一试教、观课一研讨、改进一再教、再观课一再研讨反思。毋庸质疑,两年来我们发现这种教研形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它将教师推到了教研活动主体的位置,充分调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把教学研究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和在职学习培养融为一体,并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网络教研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它依托网络平台,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特点,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网络教研可通过QQ群、网上教研论坛、博客等平台进行多主体、跨时空、即时性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加强教师的交流沟通、资源共享,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加油打气。笔者对网络教研的概念、网络教研活动方式和网络教研模式的构建与运行以及网络教研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作用和意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园本教研是教师学习、研讨、成长的重要平台,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具体的教研过程中,对老师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事件以"主题研讨式"的模式开展教研活动。即围绕某个主题,开展研讨,各抒己见。每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交流分享自己的工作体会,学习感受别人的经验成功。在这其中,观念的碰撞,信息的交流,经验的分享,方法的互助更加让大家感受到了教研的轻松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是一种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学校教学研究方式。它的内涵是行动研究,其实质是教师反思性的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征。  相似文献   

17.
"同课异构"就是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教研方式.本文通过对不同老师的"同课"案例的剖析对比,阐述如何在"同课异构"进行教研,查漏补缺,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8.
心情驿站     
以往的教研活动多以业务学习为主,但几个月前,我们教研室组织了一次不同寻常的教研活动——心情驿站,主要是听教师倾诉,帮教师减压。活动来源于工作5年内的青年教师的需求,主题是交流在成长的心路历程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可以是感动、伤心、意外、尴尬、困惑……教师不需刻意准备,就像聊家常一样把最想说的事说出来。活动前,我的心里很没底:老师们会说出什么呢?该怎样引导呢?大家会不会对别人的话题不感兴趣而觉得耽误时间呢?事实证明我的顾虑完全多余。  相似文献   

19.
杨威 《中国教师》2011,(16):11-13
<正>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专注儿童成长,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我大致从四个方面来谈。一、在成长中的"教"与"育"其实,我站在这里有两个角色。第一,我可以作为学前教育行业社会力量的一个代表。第二,我是一  相似文献   

20.
一、搜索:存在的问题 主持人(张小莉):在前期的园本研讨活动中,老师们谈到了记录的运用.这是一个比较新的问题,也是让老师困惑较大的问题。此次教研活动我们将对,如何改进记录在科学活动中的运用这一主题进行探讨,首先请大家谈谈实际运用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