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裔科学家、美国亚特兰大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种新型纳米结构,这种由单晶体纳米带环绕而形成的封闭式环型纳米结构具有半导体和压电效应双重性质,可应用于微米、纳米机电系统、纳米级传感器和生物细胞探测.该成果开辟了纳米结构生长的新理论和新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信息》2004,(6):24-24
华裔科学家、美国亚持兰大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种新型纳米结构,这种由单晶体纳米带环绕而形成的封闭式环型纳米结构具有半导体和压电效应双重性质,可应用于微米、纳米机电系统,纳米级传感器和生物细胞探测。该成果开辟了纳米结构生长的新理论和新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日出版的英国《科学》报道,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王中林等成功地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纳米发电机。国际纳米技术领军人物、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 Lieber说,“该工作极其令人振奋,它提出了解决纳米技术中一个关键问题的方案,那就是如何为许多研究组发明的纳米器件提供电力的问题。王教授利用他先创的氧化锌纳米线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这个问题上他显示了巨大的创造性。”王中林早在7年前就认识到氧化锌独特的半导体、光学和生物学性能,具有其他纳米材料不可…  相似文献   

4.
《大众科技》2008,(12):7-7
在两年前发明出第一代纳米发电机的基础上,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研究小组再次研制出高分子薄膜封装的交流纳米发电机。这一最新成果近期在线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期刊网站上。2006年,在原子力显微镜的帮助下,王中林小组利用竖直结构的氧化锌(ZnO)纳米线的独特性质,发明了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世界最小的发电装置——直立式纳米发电机。  相似文献   

5.
《大众科技》2008,(3):4-4
据近期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美国华人科学家王中林领导的科研小组近期研制出一种能产生电能的新型纳米纤维。 报道说,王中林是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著名材料学家,他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的这种纤维能用来织成布料,布料可用于制造利用人体运动来发电的衣服、鞋和生物植入物如起搏器等。  相似文献   

6.
在两年前发明出第一代纳米发电机的基础上,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研究小组再次研制出高分子薄膜封装的交流纳米发电机。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研发出了首个可商用的纳米发电机。研究人员称,这种柔性芯片可依靠人体运动,如手指的压力或脉搏的震动产生电力,有望让iPod等电子设备同电池说拜拜。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音译)领导的科研团队在美国化学学会国家会议和展览大会上展示了该研究成果。他们通过按压位于两个手指之  相似文献   

8.
《学会》2001,(8):14-15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薛其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王琛研究员和复旦大学物理系侯晓远教授任执行主席.论坛分为"量子低维结构的表面与界面科学"、"半导体、金属、有机和生物分子的纳米结构的形成与控制"以及"相关的理论模拟与计算"三个专题,分别由王琛研究员、侯晓远教授、薛其坤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的肖旭东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的朱自强研究员担任主持人.  相似文献   

9.
域外科技     
华裔科学家、美国亚特兰大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一种新型纳米结构,这种由单晶体纳米带环绕而形成的封闭式环型纳米结构具有半导体和压电效应双重性质,可应用于微米、纳米机电系统、纳米级传感器和生物细胞探测。该成果开辟了纳米结构生长的新理论和新应用。 这一成果发表在2月28 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科学》杂志的审稿人评价说:“这是一项很有学问的工作……是非常振奋人心的研究。” 晶体结构具有各向异性,不同晶体表面具有不同的表面能,物理属性也  相似文献   

10.
科技人物     
《中国科技信息》2013,(5):19-22
王中林小组制备出高性能传感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中科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利用压电电子学效应对肖特基结纳米线传感器进行调节,制备出高性能传感器——pH传感器和蛋白质传感器。  相似文献   

11.
“38岁的黄大鸣教授是留美归国博士,他在半导体异质结构的光谱表征和物理参数测试、半导体异质结构的调制反射光谱的机理研究、半导体异质结构的器件应用探索等方面,做出了国际领先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何宇亮教授出生于1934年,长期从事半导体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上世纪50年代,何宇亮从师于我国半导体学界泰斗黄昆、谢希德教授,是国内首批半导体学科专家、学者。上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率先开展非晶半导体研究工作。何教授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进行“非晶硅薄膜微晶化问题的研究”,在80年代末国内外纳米科技迅猛发展的启发下转向“纳米硅薄膜”研究,使半导体领域重要的(单晶)硅材料实现了纳米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5):412-412
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王中林研究员以及江鹏副研究员等与物理所解思深院士及哈尔滨工业大学蔡伟教授合作,以硫化锌为蒸发源,通过真空热蒸发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出双组份氧化锌纳米带/硫化锌纳米带/氧化锌纳米齿异质结齿轮结构。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这种结构的表征,研究者们发现这种异质结环状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氧化锌和硫化锌晶体的晶格失配所产生的张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2):177-177
物理所杨洪新以及徐力方、方忠、顾长志研究员与美国伦斯勤理工学院的张绳百教授合作,用第一原理深入地研究了清洁的金刚石(001)表面的台阶结构,通过计算台阶形成能,发现台阶结构比2×1再构的平面更稳定。进一步研究发现,半导体表面一个最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发生晶格再构.它导致了表面具有各种不同于体内的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11,(21):21-21
日前,美国材料研究学会宣布了2011年度材料研究学会奖获奖名单。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与另一位华裔科学家杨培东获得殊荣。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2):218-219
中国科技大学俞书宏教授领导的课题组最近运用界面组装技术,成功将化学法合成的无序纳米线组装成具有周期性结构的有序一维超细纳米线薄膜。在此基础上,他们成功实现了在空气-水-油三相界面上组装多种无机纳米线组装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4):432-432
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徐红星研究组的梁红艳同学和王文忠教授首次用多羟基醇还原法合成了一种外形为纺锤状的银纳米颗粒(Ag Nanorice),并与李建奇研究组的杨槐馨副研究员合作,发现这种银纳米颗粒为六方相和立方相交生形成,内部存在孪晶,堆垛层错,多重调制等多种缺陷结构,并且缺陷密度在银纳米颗粒的不同部位有着明显区别,这种微结构突破了传统银纳米颗粒常规的单晶、孪晶特性,决定了具有均1米状形貌的新奇银纳米颗粒的高产率合成。该项研究的意义不仅为有效调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提供了新的纳米结构,而且这种堆垛结构可能打破晶体生长时晶体结构对形貌的限制.为设计合成所需形貌晶体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半导体纳米微粒在聚合物分子中的原位制备方法、纳米微粒在 体相材料及膜材料中的复合与组装等相关工作,并对复合半导体纳米微粒的结构、性质及应 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2010年3月18日出版的英国Nature(2010,464,392—395)发表了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田中群教授研究组与其合作者在壳层隔绝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方法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该研究组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研究组  相似文献   

20.
近日,湖南大学邹炳锁教授领衔的纳米光子学小组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宁存政教授领衔的纳米光子学小组合作,将半导体激光芯片调谐范围(印发光波长所能调节的范围)扩大,成功地演示出500纳米绿光直至700纳米红光,创下纳米线激光器调谐范围的世界记录,与原来调谐范围最长仅几十纳米相比,发光波长调节范围扩大约1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