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5):355-356
1 首席科学家杨学明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86年在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1991年于美国加州大学获博士学位后 ,在美国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及台湾原子与分子科学所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 ,并被聘为台湾原子  相似文献   

2.
纳米技术孕育新的材料革命.世间万物均由原子和分子组成,因而长期以来科学家投入了巨大精力研究原子和分子,并试图改变它们.  相似文献   

3.
分子结构的奥秘一向是化学家们所关心的问题。18世纪以前,“分子”这个名字连科学家都还是生疏的,因此对物质性质的说明只是外表的。自从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提出原子分子论之后,英国化学家道尔顿从实验初步论证了原子,分子和原子的存在才得到公认,但对它们的真实内幕还很不清楚。  相似文献   

4.
在发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家"科技规划"和钱学森等科学家对我国原子分子物理学发展的影响;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对于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发展的讨论,从而展现了原子分子物理学科发展战略在我国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2006,(6):9-9
科学家在原子水平构建某种结构,过去一直需要隧道显微镜,它的探头可以逐一粘连原子。法国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利用一种具有类似“吸尘器”功能的分子,把原子吸附、运输并放置在特定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IBM苏黎世研究所的科学家首次成功地为单个分子内的电荷分布成像。这一成就将使科学家能对单分子开关、原子与分子间键的形成进行深入研究,也使这一技术在未来太阳能的光能转化、能量存储或分子尺度的计算设备等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I0007-I0007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性能稳定的新型“超原子”,是由1个铁原子和8个镁原子集结而成的原子簇,具有令人不可思议的磁性。科学家们认为,电性和磁性兼备的这种超原子可用来组装分子电子设备,从而为下一代处理器、存储器和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1959年理论物理学家理查·费伊曼在加州理工学院发表演讲,提出,组装原子或分子是可能的。1981年科学家发明研究纳米的重要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分子世界从此可见。1990年首届国际纳米科技会议在美国巴尔的摩举办,纳米技术正式诞生。1991年碳纳米管被人类发现,它的质量是相同体积钢的六分之一,强度却是铁的10倍,成为纳米技术研究的热点。1993年继198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搬走原子团“写”下斯坦福大学英文名字、1999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在镍表面用36个氙原子排出“IBM”之后,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操纳原子成功写出“中国”二字。  相似文献   

9.
《大众科技》2010,(8):9-10
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科学家近期表示,他们利用光能首次成功获得一种罕见的铀氮(U-N)分子合成物,该合成物带有独立的铀氮结构末端,末端上氮原子仅与一个铀原子结合。在过去完成的研究中,氮原子总是同两个或更多的铀原子相连。  相似文献   

10.
张家界不仅有世界绝美的风景,而且空气中负离子浓度之高也是世界少有的。 1889年,德国科学家爱尔斯德和格特尔发现了空气中存在负离子后,人们便开始了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空气是由无数分子组成的,一般呈中性。大气中的分子或原子在机械、光、静电、化学或生物能作用发生电离反应,即原子外层的电子运动提高到一定的速度,就会脱离轨道远走高飞,当这个“逃跑电子”被其他中性原子“俘获”后,中性原子承载了负电荷,就成为负离子。  相似文献   

11.
正当微观世界中结构、运动与变化规律被纳入量子力学的范畴时,科学家们才更加深切地意识到,来自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甚至是电子,居然能爆发于如此巨大的能量,于是有关原子、电子之类微小物质的特性被代代科学家们一一揭开。199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的王兴军,在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察觉物理学除了虚拟的概念理论之外,还需要转化为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产品。他在入读复旦大学物理系后,迅速走进更贴近社会发展需求的材料物  相似文献   

12.
纳米科技为什么要进行这方面研究,它的意义何在呢,我们知道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他说未来科学的发展,无非是继续向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军。那么宏观世界是什么?宏观世界就是说我们人类的肉眼可以分辨出来的物体,大至宇宙,宇宙的深处。微观世界指的是原子分子,以及原子分子以下那些层次。  相似文献   

13.
四个好梦     
梦之一:蛇与苯环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苯,它是有机化学的主要支柱之一。但是法拉第发现苯时,并没有认识到它后来的重要性,当然也不了解它的奇异分子结构。此后几年间,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对称,大家实在难以想象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1864年冬的某一天,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坐在壁炉前打了个瞌睡,原子和分子们开始在幻觉中跳舞,一条炭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转。猛然惊醒之后,凯库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个环,就是现在充满了有机化学教科书的那个六…  相似文献   

14.
科学短信     
人造塑料血英国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人造血,可以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这种新型人造血由塑料分子制成,分子可携带铁原子,像血红蛋白那样把氧输送到全身。这种人造血轻便易带,不需要冷藏保存,使用有效期长,而且造价低。  相似文献   

15.
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准晶体的发现者—以色列科学家谢西曼,他于1982年首次在实验室中合成出了准晶体(我刊2011年12期诺奖专题有介绍)。正常的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形式是立方体、六边形或其他规则的、可无缝拼合的模式。而准晶体的结构很特殊,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们预铡,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上将会活跃着大量的微型机器人:微型机器人使用了最先进的纳米科学技术。这种新技术可以让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手段和能力大为提高,利用分子和原子生产、制造出只有几十个到几万个原子的新物质,即钠米微粒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世界发明》1998,(11):10-14
人类发明激光器已有40年了,如今人们几乎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踪影。老师用细小的激光束发射器取代教鞭,商场售货员用激光阅读机读取商品上的条形码.发烧友则用激光唱机欣赏怡人、逼真的音乐。所有这些激光装置都建循同样的原理:大量的原子或分子(数以百万计甚至以万亿计)一起工作,从而产生出一束强烈的单色光。然而,科学家最还开发了只有一个原子工作的激光器。  相似文献   

18.
刘锦超,1988年考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物理系(获杜邦奖学金),师从世界著名物理学家H·P·凯利教授并取得博士学位。1982年开始从事原子分子物理研究,在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电磁场对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原子分子的光电离过程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 1.高技术新材料。 原子和分子太小,即使使用最强大的显微镜也无法直接看到。计划在2005年之前建成的位于美国田纳西州橡树岭原子能研究中心的散裂中子源(SNS),将使用一种中子散射技术来定位原子并确定分子形状。中子散裂装置,材料科学家们将能够“看清”各种物质的原子排列。该装置将成为创造高技术材料的有效工具,它将帮助人们创造出多种新产品,如更牢固的工程合金,更有效的药物,更保健的食品等。 人们借助于中子散裂技术已经开发出计算机软盘、信用卡磁条和防弹背心等。下世纪的收获将包括: ●适用于所有血…  相似文献   

20.
把子弹停在空中,听起来仿佛是电影《黑客帝国》里的镜头,不过最近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的科学家开发出了种名叫磁力枪(coilgun)的设备,确实能够将“子弹”悬浮在空中,不过这里所说的子弹是指原子或分子这样的粒子。科学家们希望,这一装置能帮助研究宇宙中最神秘的粒子——中微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