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公共英语课程作为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满足社会对硕士研究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及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经过调查与实践,认为"主题-任务"教学模式是新时期地方高校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模式,对提升硕士研究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有一定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考试研究》2020,(4):17-21
我国现行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已经与社会的发展形势不相适应,亟需改革。为更好地选拔和培养工程领域创新型人才,提出国家组织"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与招生单位组织"专业能力考核"相结合的改革设想,其中将入学考试科目设置为3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和工程综合能力,并就组织和实施提出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3.
结合本校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教育特点,优化"分布式发电与微型电网"的教学内容,使研究生能够接触电力领域的新知识与新技术,同时引入"研讨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多样化考核方式,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研究生对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知识、素质、能力"的综合培养。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理论水平,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锻炼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行了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式——"双聘导师"制,从而达到了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并充分发挥了导师们的综合优势以及明显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就业能力等目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三助一辅"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单位及研究生通过这一平台、载体,不仅锻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对进一步深入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我国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研究生入学后的困惑表现在专业与兴趣、学业与就业、理性与感性等方面。研究生学习具有自由性与差异性、专业性与广博性、研究性与创造性等特点。研究生是引领学习型社会形成的中流砥柱,研究生学习有利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是研究生综合素质重要体现。研究生应正确对待学习阶段,培养受益终身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生教育不应只强调其科研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其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学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医科大学病理解剖学教研室把教学实践作为锤炼病理学研究生病理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重要过程。病理解剖学教研室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备课、试讲等环节,促使研究生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硕士课程教学案例化的实质是以提升研究生的教师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研究生适应职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建立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对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构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合肥师范学院立项建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案例库和教学案例推广中心",确立"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思路,总体目标是建立课程教学、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学案例库资源共享平台与交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招生规模的继续扩大、招聘单位的用人观念转变、就业期望值的不合理定位以及个人能力的有待提高等因素影响,硕士研究生"就业难"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与"就业难"同样凸显的另一问题是,硕士研究生对待学术的热情减弱,研究能力大幅度下滑,学位论文水平参差不齐,共同成为当今研究生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心头大患"。一、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与就业存在"矛盾"吗?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立足三个依托,全面管理、综合培养"的研究生教育与管理新模式:依托纵向科研团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依托横向班级做好事务管理和综合能力培养,依托研究生会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该模式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多,研究生个体对整个研究生群体的认同程度却不断降低。他们的生活往往被拘囿在专业的界限内,与其他专业或外界的接触非常少,这就导致研究生们在认同上陷入了一种困境,即有“专业归属”,无“群体归属”。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发挥研究生会的作用,利用这一学生组织所具有的制造认同与归属的力量,搭建交流平台,建构“共同体文化”,进而让研究生在对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中,完成自己对群体的认同,走出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12.
《高级选线技术》是石家庄铁道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研究生一门重要的学位课程。课程涉及的内容多,而现有的以课堂基础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和科研的基础上,进行《高级选线技术》课程案例化教学改革,期望通过设计案例完善现有教学方法,激发研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铁路选线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地质学的学科特点,在分析地质学硕士研究生野外综合能力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提高地质学硕士研究生野外综合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规范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尝试把"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作为理念,建立Experiment(实践E)-Thinking(思维T)-Competition(竞赛C)为基础框架的"ETC教学法"。通过对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应用为例,探讨"ETC教学法"实践效果并进行具体阐述和分析。经实践,结果提示"ETC教学法"不仅可提高中医专业学位临床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而且在促进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积极性、理论转换为临床思维等方面有明显提高的作用,该法值得在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教育侧重于创新教育。文章就延安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为地方院校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有限元方法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掌握有限元基础理论并能灵活应用可为后续开展相关科研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以全面提升学生有限元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十余年的探索实践,建立了基于“理论引领、应用并行、案例示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懂理论、会应用、能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研究生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及综合考核方法三个方面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结果表明:课前结合科研热点和章节重难点的问题导向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研讨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学生主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基于"材料+"公众媒体平台的课下自主研习,可提升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建立"把皮球踢出去"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王琛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8):98-101
Twitter是一种即时通讯工具,具有信息发布迅捷、使用方式多样和内容实时简洁等特点。它融合了现在主要的几种信息沟通工具的优点于一身,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移动学习。通过对研究生虚拟团队和高校知识共享的分析,显示出将Twitter技术应用于研究生虚拟团队的必要性和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电工技术基础》教学改革应以提高大多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编写适应新型人才的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构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全程渐进式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实践能力不够强已成为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加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接着将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分解为基础性实践能力、综合性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三个层次,并提出了相应的三类培养方式:开设教学实验模块(Experiment module),开展综合实践项目(Project)和组织研究生自主创新实践活动。最后,按照教学科研相融合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理念,提出了贯穿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实践能力的渐进式培养模式,并通过完善教学科研优势互补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支撑体系,强化研究生创新实践培养环节和要求,来构建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