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城     
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从咿呀学语到小学四年级,其间,我都没有见过父母一面。其实,在村里很多孩子都和我一样,他们的父母也都在城里,有的是厨师,有的是保安,有的泥瓦匠,都是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趟。我的父母就是泥瓦匠中的  相似文献   

2.
张娟 《中华家教》2012,(Z1):10-11
孩子心灵感悟心灵的洗礼这次的经历是我在心灵上的一份成长,很多平时看起来不起眼的生活之中的点滴都能成为我思考的动力,我从心中感受到那份不一样的感动一这几天的课程让我收获良多:我学会了体谅父母。天下没有不疼爱孩子的父母。很多时候我都应该换位思考,如果我在父母的角度应该怎么处理问题。我很感谢父母所给予我的一切,  相似文献   

3.
1.儿子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我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商品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信后,—个笑一个哭。想一想, 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一提到"留守学生",大家都知道他们缺少爱,所以要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但是我总羡慕那些留守学生,因为他们非常自由,没有父母管束干涉他们的生活,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也常常幻想着父母长年外出打工,这样,我就可以有自己的空间,也能自由.妈妈说: "不久,我们真的要外出打工,你以后要听外婆的话."  相似文献   

5.
书香伴我行     
著名的文学家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啊,如果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如果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出生在一个充满书香气的家庭中,我的父母都是教师,父亲又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从小,我就受到父母的熏陶。于是,我迷上了读书。  相似文献   

6.
<正>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体验。这次随夏令营到地球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就有一种特殊的体验,那是独立生活的体验。提起独立生活,我原来是既好奇又害怕。因为从小到大我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的,从来没有离开过家。这次去地球村,正好是考验我生活能力的一个机会,几天下来我体会很多。  相似文献   

7.
谭星信箱     
广东省龙门县平陵镇黄豆行38号小宇我是一个独立生活的女孩,爸妈和哥哥都在另一个小镇工作,只有周末一家人才能聚在一起.我从初一开始就得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每天放学回家,如果自己不下厨,就没有饭吃.我觉得自己真是很辛苦,每每看到别的同学一回到家就有父母做好的饭菜吃,就忍不住想哭.我多么想和父母天天生活在一起啊!这样我的学习成绩也可能会好些.  相似文献   

8.
宅童     
我是个“宅童”,每天的生活比较单调,除了上学,就是“宅”在家里。不是我不愿意出门,外面除了车水马龙,也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跟很多同学一样,我慢慢喜欢上了电视和电脑.弄得缺乏运动越长越胖.视力也下降。父母和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呢。  相似文献   

9.
提起曾外祖父.我就有种特别亲近的感觉,可能因为从小就和他生活在一起的缘故。我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看我,从小就把我送到曾外祖父那里。老人家的生活并不富裕,再加上大姨妈家的表姐也在那儿,生活已是十分困难,但两位老人还是接纳了我。  相似文献   

10.
我对城市,除了那个有我父母的地方,生活了二十年的乡下,有熟悉而自然的感觉,对于其他的城市,都没有什么眷恋感。我在武汉生活了近八年,期间还去过很多的地方,谈不上多少的喜恶,尽管那时候也很多人说武汉的不好,我也觉得生活就是那么回事,上海再怎么是小资的天下,那些非小资的人还是可以过得很舒适,武汉再怎么市民,还是有人可以过得丰富多彩!生活,城市,还是在于一个人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然而突然让我对城市在意起来,是因为找工作!如果我只有一个行囊,那么我走到哪里也不怕。象一个小小的流浪者,无所牵挂。有时候想想,如果我的父母也移居了…  相似文献   

11.
可能是因为自己长大了,时时会想起父母的不容易.也可能是我早已和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说再见了,也告诉自己很多事情我不能不想了.社会是个大群体,也是我以后的归宿,为何不做个前期煅炼,而且也能减轻点家里的负担.很多事情都是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一次让我真正的明白了.  相似文献   

12.
没有哪个父母一大早醒过来时就打算着要让孩子的生活痛苦不堪,没有一个母亲或者父亲会说:“今天,只要有机会,我要向我的孩子大叫大嚷、唠叨,要让他丢脸、出丑.“相反,每天早晨,许多父母都下定决心:“今天会是平静的一天,没有叫嚷,没有争辩,没有战争.“……  相似文献   

13.
迟到的顿悟     
近来,我一直在思考关于工作的价值以及它与所谓的生活"目标"之间的关系,假设真能这么表达的话.关于一个人只有在生活中经历种种磨难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的原因,我和妈妈进行过多次深入探讨.我的父母都才华横溢,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个世界,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我真是太幸运了.由于她们的辛勤劳动和丰硕成果,我才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而且,我还能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进入一所好学校,而学费问题可能剥夺很多人的这项权利.父母赐予我的礼物就是给我机会让我接受最好的教育,但之后就该由我自己做决定,然后为之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4.
亲子邮件     
主题:我很惭愧收件人:水冰发件人:一贝自从我懂事以来,说实在的,我并不快乐。因为爸爸妈妈给我的压力太大了。我的父母似乎和别人的父母不一样。我知道有很多同学的父母一天到晚就对着自己的孩子唠叨,提醒他们要好好学习。如果成绩考差了,说不定还会挨个“男女混合双打”。我的父母从不骂我,更别说打我。他们都是知识分子,爸爸妈妈都很优秀,多才多艺。而我,简直就是他们缺点的集合体,我太平庸了,连长相都是,别人看到我都会吃惊,说我长得不像爸爸妈妈。所以,我知道,爸爸妈妈对我很失望。看到我永远都波澜不惊的成绩,他们的脸就阴阴的,也不说什么。和他们的同事、朋友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远远比不上那些同龄的孩子, 我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我试图去做个优秀的人,但我做不到,真的,面对我有很多光环的父母,我时常陷入深深的惭愧之中。  相似文献   

15.
卓玛信箱     
宿舍里的烦恼卓玛:没有住校以前,我对住校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可是真的离开家,住在学校宿舍里,我却感觉到一切都和我想象的不一样。以前在家里,父母都会迁就我,只要我在看书或者写作业,他们就不看电视,而且说话、走路也会尽量轻声,一点也不想影响到我。可是这几个月来,我就像生活  相似文献   

16.
"蓝天奉献给大地,白云奉献给草场,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小孩?"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很多家长忘记了孩子需要足够的时间、耐心陪伴,丰裕的物质生活让我们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稚嫩的内心需要父母的细腻呵护,总以为我们给予了孩子很多,可孩子真正的需要却被我们淡忘了. 小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的父母在上海市区各自开了一家公司,家境宽裕,生活条件很好.但小琪父母平时在事业上打拼花的时间很多,对小琪的关心却很少.  相似文献   

17.
勇敢地笑     
暴雨中,荷花,没有叶子的遮挡,依然挺立,因为它在勇敢的笑;狂风中,小草,没有大树的荫庇,始终昂着头,因为它在勇敢地笑;生活中,没有父母的陪伴,我依然快乐自信,因为我也在勇敢地笑. 天,阴沉沉的,看样子又要下雨了.看着同学们都挤在教室外面等父母来送伞,我只能投去羡慕的眼光,然后快步跑回家,因为我的父母不在我身边……  相似文献   

18.
我的中学生活是在上海舞蹈学校度过的,从12岁开始,一直学了6年。当初选择舞蹈,主要是因为我父母很喜欢舞蹈,而不是因为我自己喜欢——我总觉得那些男演员化着浓妆穿着舞衣一点也没有男子汉的气概。可是当时只要有舞蹈学校来温州挑学生,我都会去报名考试,原因嘛,很多中学生都有体会:实在是很想离开父母、离开家,去过一种自由而又新鲜的生活。我想中学时的我真的很叛逆。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日子我在市中心买了一套新房子,而父母依然住在城郊的老宅子里。我每天都很忙,不但要做好公司的事情,还要经营自己的服装店。我没有时间娱乐,也没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有时打电话给父母,没说几句就挂电话。“没时间”成了我与父母日渐疏远的借口。住进新房后,我特意把父母接来小住了几天。父母很有成就感,说我为他们在老家的亲戚邻居面前“长了脸”。可父母一到城里,就总  相似文献   

20.
一路暖暖的     
雪濛 《大学生》2016,(Z2):44-45
如果说走就走的自我旅行需要一种勇气,那么带父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则需要一种觉悟。我们总说自己向往自由,父母又何尝不是呢?只是自打有了我们,他们的生活里便多了一份本能的奉献和克制。爸妈今年都已经四十多岁了,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我这样一个不太让他们省心的孩子,为了给我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他们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把青春都奉献给了事业。其实,父母是很想和孩子一起旅行的,闲暇时,他们时不时和朋友一起出游,国内只差几个省没去到,我也偶尔帮他们报团参加出境旅游,目前也玩过了几个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