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并使作文丰满.笔者进行了探索,认为可从休闲练笔入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习作,在休闲练笔中习得习作丰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于学生来说,作文真是难于上青天。传统教学中作文让小学生觉得受局限、没写头,不知道怎么写。经过不断尝试,通过有特色的讲评极大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发现通过想象练笔、现实练笔、专项练笔和自由练笔,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快乐享受作文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刘成容 《成才之路》2009,(16):98-98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是习作练笔的主体。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走出“教师导、学生作”、“奉命作文”、“应试作文”的怪圈,发挥学生习作练笔时的主观能动性。能不能让全体学生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学生作文感到无话可说,原因在于缺少作文素材的积累。教师要重视作文素材的积累,并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现实生活中和习作练笔中积累材料,从而达到学生作文有话可写。  相似文献   

5.
<正>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这时候的习作就如一粒种子,如果学生把写好作文看作是自己的愿望与需要,就一定能让这粒习作的种子更具力量。在三年级学生中开展随文随时的小练笔活动,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减缓作文的压力。学生们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片段小练笔,让他们在习作起步阶段就养成天天练笔的习惯,就如每天要写字一般自然,就能让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加强平时练笔指导”。这是新课标对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提出的更加明确、具体的要求:小学作文就是“练笔”,就是“习作”。练笔,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应是重中之重。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读文本中的精彩语言,感悟文本中的表达技巧,迁移文本中的写作方法,精心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在一课一练的过程中慢慢积淀习作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如何有效地巧用文本资源,切实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姜玉珊 《成长》2020,(4):133-133
针对小学生写作过程中“习作难、难习作”的心理,笔者在作文指导的过程中,巧妙地通过生活化习作模式的构建,让学生立足生活积累素材、进行练笔,夯实学生的习作基础,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8.
三年级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这时候的习作就如一粒种子,如果学生把写好作文看作是自己的愿望与需要,就一定能让这粒习作的种子更具力量。在三年级学生中开展随文随时的小练笔活动,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能减缓作文的压力。学生们几乎每天都在进行片段小练笔,让他们在习作起步阶段就养成天天练笔的习惯,就如每天要写字一般自然,就能让他们从一开始就产生对习作的那份“依赖与牵挂”。  相似文献   

9.
阚静 《小学生》2013,(1):17-17
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如何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如何治疗学生的各种习作病……是每位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一学期单凭课本上每单元规定的那几篇作文是远远不够的,平时必须经常进行一些小练笔。小练笔的优点: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范文,在学习这些课文的过程中会有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是学生进行作文的良好素材。随阅读进行的小练笔就起到了让学生把情感及时写下来的作用,为今后的习作积累丰厚  相似文献   

10.
小学作文的练笔方式对于小学生作文的指导效果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练笔方式切合文题且新颖就能保证学生的习作兴趣进而保证习作效果,反之亦然。比较适合于小学生的练笔方式有组合练笔、模仿练笔和改写练笔。  相似文献   

11.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在留心观察的基础上做到"绘"出本真,"话"意自然,同时练笔时注重方法的指导,评点习作时及时表扬,使学生逐步积累丰厚的语言,促进习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在教学实践中,面对习作,"老师害怕教、学生害怕学"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克服害  相似文献   

13.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写人记实作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文体之一。它以记叙和描写人物为主 ,叙写的内容具体、形象、生动 ,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并且具体、形象、生动的描写 ,最能激发学生习作的情感 ,使之感受深刻 ,乐于习作练笔。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习作练笔 ,帮助学生夯实记叙和描写的基本功 ,可以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写人记实作文的教学目标是 :( 1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 2 )通过抓读写联系 ,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抓具体事例…  相似文献   

14.
真情源于体验。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源于学生的真切体验,学生容易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对学生习作有很大帮助。这类作文赋予了学生作文以真情,使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灵魂",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地会作文、喜作文。学写情感体验式作文可以从阅读指导、习作课指导、周记练笔指导入手,在体验生活、体验阅读、体验指导、体验练笔、体验活动中获得多方体验。学生在情感体验式作文过程中,发掘作文情感的"源头活水",进而以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为突破口,喜欢习作,写好习作。  相似文献   

15.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小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兴趣是乐学的先导。激发学习兴趣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认为可从诱导模仿、体验和注重激励等方面着力,发展学生练笔的兴趣。 一、在模仿中让学生积极参与 模仿是习作的基础,对初学习作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教学中可借助仿写的方式,促进学生实现从读到写的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小学作文的练笔方式对于小学生作文的指导效果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练笔方式切合文题且新颖就能保证学生的习作兴趣进而保证习作效果,反之亦然。比较适合于小学生的练笔方式有组合练笔、模仿练笔和改写练笔。  相似文献   

17.
活动作文是指老师在习作指导课上通过创设有效情境,在习作前开展诸如游戏、表演、竞赛等活动并让学生以此为素材进行练笔的一种习作形式。活动作文其实就是生活作文,因为它源于学生的校园生活,选自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学生乐于参加且解决了“有话可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慢生习作现状令人担忧,造成慢生怕作文、恨作文、抄作文,甚至不写作文的原因比较多,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自己的原因。要让慢生习作"亮"起来,可以通过培养积极情感,降低习作难度和不断地练笔进行。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指导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因而,在小学三年级刚涉足习作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作文能力有所提高,应该在综合性学习中孕育学生的习作能力;通过典型课例使学生练习如何谋篇布局;让学生运用小练笔为习作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说假话、记流水账、挤牙膏……"一直是困扰师生的习作病。改掉这些毛病,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每位教师关注的话题。我以为借助学生阅读文本的适当时机、让学生随阅读进行"小练笔",是一条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治疗各种习作病的有效途径。小练笔是围绕作文训练的某一重点或中心进行范围小,篇幅短的极为灵活的写作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