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重视柔道运动员心理素质选材 柔道运动员选材,除了注意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条件外.应更重视心理素质选材,情绪是内心世界变化的表现,对训练效果和比赛胜负极具影响,选材时应注意运动员的情绪变化,情绪健康、平稳坚强、运动水平和运动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情绪良好、充满活力、才智焕发、动作流畅、斗志顽强、信心十足,在逆境中也能转危为安.出奇制胜,需要从选材到系统心理训练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等,就柔道运动员在训练中所表现的不同情绪进行归因分析。从柔道运动员心理素质发展的角度结合专项训练,揭示柔道运动员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运用积极的方法手段解决不良情绪对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体育竞技水平的发展,柔道运动的相关问题也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柔道运动当中,运动员的下肢往往会出现损伤的情况,一旦出现损伤就会影响到柔道运动员的竞技状态,甚至会直接导致柔道运动员退役,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在柔道技术中大多数的动作都需要下肢完成,另外很多的技术动作都需要柔道运动员参与腰腹力量,所以应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来帮助柔道运动员预防下肢损伤,让柔道运动员尽可能保持竞技状态。据此,本文分析了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柔道运动员下肢损伤预防的影响,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戴德齐 《新体育》2022,(4):101-103
在柔道运动过程中,柔道运动员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在多变的赛场上应对自如,扭转局势,出奇制胜。就目前柔道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现状来说,运动员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良心理,这种不良心理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最终的比赛结果,也会影响运动员整体实力的发挥。因此本文将针对柔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提出一些合理的优化手段,从而帮助柔道运动员实现自我价值,建立强大的内心。  相似文献   

5.
多年的柔道训练表明,无论是在训练还是参加国内外大型比赛,经常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表现在训练和比赛中,轻则采用自我调节来缓解,重则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反应,对运动水平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名优秀运动员不仅要提高训练水平,心理素质的提高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柔道训练应强化训练的心理学内容进行探讨,目的对今后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它是人体重要的运动素质之一,对于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在运动中速度素质具体表现为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对外界信号快速反应的能力和快速位移的能力。柔道项目中运动员的速度起着重要作用,柔道运动员速度上的细微差别往往会决定着比赛的胜负。本文就少年柔道选手的速度素质训练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柔道是运动员身体直接接触,并在双方对抗中比技术,比意志的力量性项目。它要求运动员具备极大的力量,在双方搏斗,控制与反控制以及技术动作运用过程中,需要克服来自对手的各种抗力,任何一个柔道技术动作都是建立在相应的力量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没有力量就无法使用柔道技术。我们的前辈曾把柔道运动称之为力的体现,可见他们早己把柔道与力量等同起来,所以力量在柔道运动中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然而,随着柔道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竞赛规则的改变,使其比赛更具对抗性,对运动员的力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所采用单一模式的力量练习已跟不上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是摆在我们广大教练员面前有待解决的问题。本试从本人多年从事柔道运动的实践和培养高水平柔道运动员的实践,粗略地谈谈柔道力量训练的特点及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柔道项目的训练与比赛中,诸多教练认为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不当是影响柔道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的关键,也有教练认为跑步或力量训练及高强度的实战练习配合不当是影响柔道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还有教练则认为选材因素是影响柔道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的重要环节。其实以上每一种方法的训练在不同的教练员训练中都也有过成功的例子,但如何使成功的比例扩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缩小找准影响柔道运动员运动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是我们探讨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心理暗示在柔道运动中的作用是有效控制运动员的心理活动,及时调节运动员的消极情绪,改变与缓解消极情绪给运动员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促进运动员保持和发挥良好的竞技能力。在柔道运动实践中,积极的心理暗示,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结果会产生直接影响。但长期以来,在柔道运动的训练与竞赛实践中,由于对心理暗示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造成运动员对独立完成竞赛任务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
少年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因而要求队员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并能够在激烈对抗过程中保护自己。近年来该项目在基层体校不断扩大招生,旨在培养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教练员在安排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运动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正是急待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本文对朝阳市体校柔道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调查,希望能找到该项目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在运动训练中尽可能减少运动员的损伤,以便运动员能够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相似文献   

11.
1影响柔道运动员竞技成绩的因素分析柔道属于变化运动强度的、且身体局部运动不规律的运动项目。其运动活动技术具有复杂的配合性特点,同时,运动活动多处于空间和时间不足、视野受到限制和呼吸因难的状态下,为此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利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显得尤为必要,针对影响柔道运动员竞技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一般认为:影响柔道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1、影响柔道运动员竞技成绩的因素分析 柔道属于变化运动强度的、且身体局部运动不规律的运动项目。其运动活动技术具有复杂的配合性特点,同时,运动活动多处于空间和时间不足、视野受到限制和呼吸因难的状态下,为此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利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显得尤为必要。针对影响柔道运动员竞技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一般认为:影响柔道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种:①基本运动技巧;  相似文献   

13.
试论柔道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训练是竞技体育运动中常用的练习手段之一,是提高运动成绩必要的保证,是发展肌肉力量训练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柔道项目对运动员速度力量、力量耐力方面的要求很高,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强弱直接影响训练和比赛。本文就近年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从项目特点和安排上进行简要总结,为柔道运动员今后的力量素质练习提供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就山西省参加十一运会柔道队的重点运动员预赛前两次高原训练,以生理机能测试,身体本体感觉的问卷及运动能力的变化为依据,进行探讨柔道运动员高原训练机能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柔道是两人徒手、赤足,着柔道服,在垫子上进行的重竞技项目,它是运动员实战、技击功效的具体表现,是一项深受广大柔道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由于柔道运动有直接对抗的特点,对青少年柔道运动员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如何控制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情绪,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运动选材是运动训练的前提重要条件,结合选材实践就青少年男子柔道运动员身体发育以及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运用文献资料法引述青少年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发展方向,数理统计法分析安徽省男子柔道队15名集训队员在冬训前后的身体素质比较,对青少年男子柔道运动员选材方法进行研究。旨在系统、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武术比赛是以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为内容的竞技比赛。影响比赛结果的主要因素有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技术基础、战术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在武术比赛特别是在同一组别的比赛中,由于学生运动员各队之间的各项条件相差不多,这时候学生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就会对比赛的结果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散打运动是一项激烈的对抗项目,是武术运动的一种形式。由于现代散打比赛的空前发展,运动员在身体素质和战术上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往往是取胜的关键。心理技能训练影响、制约着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水平。因此,如何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学训练中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竞走运动员赛前情感训练,运动员适应性训练、模拟训练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认为加强赛前心理训练是运动紧张复杂的比赛中保持镇定情绪的关键,也是优秀的竞走运动员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踝关节是人体运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关节,也是运。动中易发生损伤的部位。踝关节韧带损伤(俗称踝关节伤)是少年儿童摔跤、柔道运动员常见的损伤,在踝部损伤中占首位。由于少年儿童摔跤、柔道运动员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韧带、关节囊伸展性大,牢固性相对较羞,在外力的作用下,特别是在爆发式用力时很容易发生韧带损伤。如果少年儿童摔跤、柔道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注意保护或伤后未能及时地治疗,就会制约足部骨骼和骨肉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踝关节组织纤维化,给少年儿童带来终身痛苦。少年儿童在进行柔道训练时,积极预防和保护踝关节就显得非常重要。本将从踝关节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其扭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