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戈洪奎  隋家忠 《学会》2010,(11):59-62
地市级科技馆属于中型科技馆,一般应规划为主题馆。主题的选定、展区的划分、展品的设计都要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再确定。科技馆建设要根据非正规教育的特点,以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色彩学的原理为基础进行规划、设计,展览形式以互动型为主。基础科学的展示内容要注意与学校的科学课程相衔接,开发科技馆课程,真正做到馆校合作。  相似文献   

2.
唐金同 《大众科技》2014,(1):150-152
展区展品改造更新已经成为影响包括科技馆在内的科普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结合广西科技馆与合肥科技馆展区展品改造更新工作实际,探讨科技馆展区展品改造更新工作中的思路和做法,并就其发展方向和趋势作了前瞻性启示。  相似文献   

3.
《学会》2021,(6)
科技馆作为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的重要阵地,部分科技馆的儿童展区仍然存在受众定位不清晰、对受众认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不深入、科学传播渠道和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该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将儿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建议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儿童认知规律并寻求创新途径、从探索强化儿童认知的方法层面寻求创新途径、从以展带教与以教促展相结合寻求途径,进而为科技馆儿童展区的设计、规划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展品是科技馆的灵魂,是科技馆开展科普教育的主要载体。科技馆展品的常展常新,是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山东省科技馆自2004年开馆以来,通过对展厅的积极改造,不断深化展教主题,增加展示内容,提升展览形式,激发观众兴趣,并且尽量使改造后的展区呈片状分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过3年来的展区改造,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科技馆作为博物馆的一种类型,以传播科学文化为主要教育功能。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在科技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且在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方面有极大的优越性和感染力。本文通过介绍体感技术及其在北京天文馆"月球行走"展项和美国旧金山探索馆的应用,重点分析了扬州科技馆"梦幻森林"展区的体感技术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我国科技馆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功能,厘清了科技馆与科技类博物馆、科技馆与科技创新博览馆的区别,以及科技馆与人的科学兴趣的关联,分析了科技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究了科技馆建设的突破性路径,从理论层面深入理解、准确把握科技馆性质和发展方向,从实践层面积极探索如何高质量建设科技馆以更好地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9,(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科技馆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成为了人们了解科学的重要场所。许多学校都会组织学生们去科技馆进行参观,拓展眼界,丰富知识,"馆校合作",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对新时期的科技馆科技教育"馆校合作"模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阐述了这种模式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该模式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可以为"馆校合作"模式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山东省滩坊科技馆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精准定位,创新理念,健全措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断为将科学知识转变为大众文化提供优质服务。一、创新工作理念是科技馆建设发展的先导条件山东省潍坊科技馆是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单位,建馆之初,该馆就创新工作理念,着力推动"五大转变":一是在设计理念上,推动从"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理念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理念转变,科学规划了儿童乐园、天地万象、生命科学等6大主题展区;二是在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9.
科技馆教育是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科学的理念、科学传播的实用性和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三个维度,将科技馆馆教育扩展到全民全社会的多层次和全方位,对进一步提升科技馆的教育工作水平进行了新的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李瑞宏  方家增 《科技通报》2012,28(7):219-224
通过针对已建成开放、在建或筹建等不同阶段的浙江各级科技馆建设的现状,与广东省相应的科技馆建设加以横向比较,从区域分布、建设规模、地级市不设馆等诸方面,剖析我省科技馆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科技馆管理体制方面大陆与台湾的比对、人力资源方面浙江省馆与日本未来馆的比对,探讨我省科技馆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通过阐述世界科技博物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与成功经验,并针对"浙江省科普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相关科技馆建设的目标任务,提出实施与落实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协论坛》2009,(3):43-45
一、中小科技馆的基本功能 科技馆是以科普展览、科普试验与培训、青少年科技活动为主要职能,以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的社会科普教育设施,是社会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根据建筑面积,可以把科技馆分为4类:特大型馆、大型馆、中型馆和小型馆。本文研究对象是指后两种类型的科技馆。按照我国2007年8月1日实施的《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中型科技馆的建筑面积标准为75-80平方米/万人,即建筑总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以上至15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2.
日前,《"如影随形"的辐射》专题科普展览在宁夏科技馆临时展厅拉开序幕。此次活动由中国科技馆、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协主办,宁夏科技馆、银川市科协、银川市教育局承办。展览共设五个展区:序厅、探秘辐射展区、电磁辐射污染展区、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与防御展区和结束展区。通过24项互动  相似文献   

13.
刘芳  王洪鹏 《学会》2012,(9):57-60
学校是科学传播的首要教育阵地,而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馆已经成为新型的社会教育阵地。江泽民同志为中国科技馆的题词"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明确为科技馆赋予了神圣的职责,这"四科"相结合的理念也是现代科技馆教育的新观念。提高科技馆科学传播的效益,更好地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现代科技馆需要思考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博物馆中,讲解是一项基本的辅助教育手段,通常采用"我讲你听"的方式进行讲解,可以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学习方式,通常讲解内容是根据观众的时间需求进行讲解。科技馆要改变"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为"自下而上的学习策略",就是要营造一种环境,在这里观众能够探索出一条主动改变他自己与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路径。在科技馆应大力加强"启发式讲解",只有这种形式的讲解才能够更好地引导、激励公众在科学实践中进行学习和思考,真正达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叶影 《科技通报》2019,35(6):234-237
在馆校结合的大背景下,已经有不少科技馆和学校进行优势资源互补,建立起合作关系,馆校结合活动正在展开。本文从馆校合作的视角出发,以浙江省科技馆为例,分析"馆校合作"的现状和出现的实际问題,对于本馆的馆校结合科学活动的案例进行了介绍和论述。尝试对面向馆校结合的科学活动开发和实施给出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流动科协馆自2011年启动以来,以"体验科学"为主题,以"科学探索、科学生活、科学实践"相结合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培养实践能力为目的,受到全国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为实现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广覆盖、系列化、可持续"的指导思想,结合流动科技馆巡展的实际情况,在中国科协和中国科技馆的管理协调下,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需要推陈出新,进行展品的更新换代,研制新型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  相似文献   

16.
科技馆做为面向社会公众的公益性教育机构,是重要的社会公共场所.从目前我国各地方科技馆运行的实践情况来看,已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类似火灾、观众受伤等突发事件.及时有效地处置这些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对科技馆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应该引起每位科教馆工作者认真考虑和高度重视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学会》2021,(3)
中国流动科技馆作为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十三五"期间,虽然流动科技馆巡展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面对"十四五"规划新发展理念,流动科技馆将如何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更加有效的发展途径对现在及今后都尤为重要。该文从流动科技馆巡展的具体实际出发,剖析制约流动科技馆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流动科技馆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省潍坊市科技馆位于市人民广场南侧,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其中展览展示面积1.49万平方米,内设"六大主题展区"和"五大体验区域",是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单位。近年来,市科技馆强党建促发展,亮身份作表率,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国内一流的美丽科技馆奠定坚实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广东科学中心采取"馆政""馆企"等多种合作模式,通过跨专业/行业协同攻关和深度合作,构建"设计+管理"双主导协同创新模式,建设全球首个"四品一械"等3个新的科普体验馆,研制一批互动式、沉浸式体验的创新展项,让人"耳目一新",受到观众热捧。基于广东科学中心的实践,聚焦科普协同创新的痛点难点,分析科普协同创新的实践意义,探讨科普协同创新的实施路径,提出科普协同创新是推进科普创新的重要范式,将有力推动科技馆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传播科学技术的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把握行业前沿。美国旧金山探索馆和加拿大安大略科学中心40多年前开创了现代意义的科技馆,并且一直在引领国际科技馆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文章通过对两馆实地考察与分析,提出两馆在发展理念、展品研发、教育活动设计等方面的前沿特点及带来的启示,并指出在借鉴国际前沿的同时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