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徐冬仙 《新闻传播》2009,(11):82-82
近几年来,记者这一职业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加上部分记者在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等诸多方面出现一些偏差和缺失,在关于利益冲突、新闻真实性等问题上,记者的行为常会引起公众的议论。在这里,我就年轻记者的职业道德建设,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张育萍 《新闻窗》2008,(5):62-62
新闻记者是一种神圣的职业。选择了记者这一职业,就要无愧于记者的光荣称号。邵飘萍前辈说过:“中国的进步,不能脱离新闻的繁荣,不能没有记者担当。”记者,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与其他职业相比,他们更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军人,中国记者。 很幸运,这两个冠冕堂皇的职业我都做过。并且,现在我还在“记者”这一岗位上工作。在日常的新闻采访中,感触最深的就是:记者与军人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
记者,是许多人都羡慕的职业。可是,要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次,我到新闻学院去讲课。一位学生问我:你认为记者应当具备哪些最重要的素质?我说: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有一股革命激情。第二,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第三,要勤奋,勤于学习,勤于采访,勤于思考,勤于写作。这当然不是新闻教科书上写的,而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责任感、激情从哪里来? 我选择记者这一行,开始并不了解记者职业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或许还受了当记者能成名成家、记者是“无冕之王”的影响。可是,当我到了工作岗位上以后,我很快就明白,记者也和其他行业一样,第一位的是责任。如果说,我选择记者这一行,当初带有  相似文献   

5.
现在,把记者当成“无冕之王”的恐怕不多了。可社会上对记者的工作还有不少误解。我们常听到有的青年朋友这样说,“当记者太惬意了。走南闯北,多神气!”每听到这样的话,我总是感慨满怀。记者这职业真是很惬意吗? 记者这职业象一切工作一样,有自己的辛苦,烦恼,这自不待说,单说这“走南闯北”吧,也绝非是旅游者那充满诗意的游山玩水。在战争年代,枪声就是命令,记者迎着枪声炮火往上闯;在和平环境里,哪里最有风险,哪里便有记者,惊心动魂的种种突发事件,险象环生的天灾人祸现场,记者都要抢先冲上  相似文献   

6.
调查记者是主要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曾经这样评价调查记者:最崇高的职业是记者,最优秀的记者是调查记者,最出色的调查记者是让害人者难受的记者。调查记者能够获此赞誉和这一群体的品德素养密不可分。作为调查记者,应该具备不  相似文献   

7.
人们崇敬、羡慕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然而,不少人却未曾想到这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风险的职业。我曾三次陪同数家新闻单位的记者赴南沙,亲眼目睹了记者们含辛茹苦、出生入死、奋力拼搏的工作精神,前线战士都为他们所折服。在官兵们的一再恳求下,在一种崇敬感、责任感的驱使下,我用笔记述了一批批记者们在南沙战斗的风采。  相似文献   

8.
这个世界繁 忙而有序。繁忙自 不必说,“有序” 二字则是让我们 在自己职业的位 置上恪尽已责。带 着这份最直白、最 朴素的“操守”,有人必须清早起来去当清洁工,有人一辈子要站在讲台不求投桃报李只求烛光燃尽,有人拿起手术刀伴着汗水和血腥将他人的痛苦割断……而我也是带着这份“操守”当上了记者。 当上记者是幸运,以致于我竟想出了这样的算式;记者的幸福≥工作—辛苦。这职业给我太多的机遇。有时我想,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都说过自己从事的职业是份遗憾的职业,其实记者这个职业又何尝不是一份遗憾的职业。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如果可以给我重新采访的机会,我相信许多采访会做得比你们现在看到的更好。但这无法做到,这正是新闻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次伦理道德和职业责任的考验。在洪水中,当群众有生命危险时,新闻记者是选择救人还是选择拍照?今年7月,记者亲身经受了这样一次考验———今年的抗洪救灾报道中,我抓拍了数百张珍贵的镜头。然而,前不久,面对汹涌的洪水中县委书记救人这一生动感人的镜头,在三家媒体记者同时采访时,我却主动放弃了拍摄。事后我无怨无悔。因为那一刻,一种超乎职业之上的精神力量让我别无选择———为了救人,也为了另外两家媒体的同行能拍好这个镜头。今年7月,澧水暴涨,超过1998年历史最高水位0.7米。由于外洪内渍,临澧县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7月10日上…  相似文献   

11.
“我是在九江大堤实际上已决口的时候离开的”,“我与一个惊心动魄、终生难再的新闻时空失之交臂——作为记者,有什么比这更令人伤心的呢”,一位记者的“遗恨”让我怦然心动,也令我肃然起敬。遗恨、追悔,我认为这种因职业焦虑引起的心理,对于每位有所追求的记者来说,都程度或深或浅地体验过。我感到职业焦虑是一种客观存在于记者中的普遍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地探讨一下这种职业焦虑与心理品质(我理解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提  相似文献   

12.
为了一篇新闻报道,竟然泪流满腮!——平时,一向自认为泪窝儿很深的我,即使是给亲人写信,即使是写抒情作品,也很少这样失态。这是在一个早晨,独自在家,匆匆赶写着必须于下午编前会时交上去的通讯,我不得不时时用手背揩去满眼泪水…… 是的,新闻是一个排斥偏激的职业。职业一贯要求记者,一切于洞悉不利的情绪都要淡化,包括眼泪。  相似文献   

13.
过去,很多地方、单位希望记者表扬成绩、正面报道,而与记者拉关系。近10年来,随着舆论监督在中国社会逐渐产生了广泛影响,一些记者利用舆论监督威胁采访对象,以此拉广告甚至索要钱物的事情,也有所耳闻。由于新闻媒体与转型时期的国家利益、社会公正相关,因而,做记者我觉得很重要的检验,就是职业良知和职业良心。1998年,我曾采写了一个举报腐败案件的人物,这篇作品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新闻奖。当时,在反腐败战线的办案人员告诉我这样一个故事:当时的中纪委常委,后来成为副书记的刘丽英(老百姓称其为“女包公”)曾对办案人员说,你们工作在一条特…  相似文献   

14.
过去的一年是我作为记者的第一个整年。凡事只要打上"第一"的印记,便有了非同凡响的意义。最近,无意翻到从前的照片,顿时觉得自己老了许多。这一年过得很长,感觉有两三年那么久,不是时空错乱,而是因为过分充实。一"记者到底是做什么的?"从业以来,已经被无数人问到过这个问题。很多人对记者这个职业感到既熟悉又陌生。"采访,写稿。"通常我会这样简单  相似文献   

15.
2006年,有机会在四川与新闻院系的师生座谈交流,记得一名读新闻学专业大三的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年,我是怀着对记者这个职业无限渴望和热情报考的新闻专业,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但是如今,我看到的听到的更多却是关于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的负面报道,我惶惑且迷失了,我不知道我是谁,我在哪儿?"当时,一起参加座谈会的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陆小华老师回答了这位学生的提问:"年轻人,作为将来的新闻从业者,现在就思考这个问题,非常好,但是我希望你能多思考一句话,那就是--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该做什么?"  相似文献   

16.
像一只凶猛的猎鹰,不顾一切,随时随地抢抓新闻,也许这是一名好记者的职业生命。可记者却常常面临这样的拷问:当你的介入,增加了别人的负担,打扰了他人正常生活,去还  相似文献   

17.
广播人心中的“记者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获得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首先要感谢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培养,感谢10多年来不断深入的广播改革给予我的机会。广播新闻是集体配合的结果,荣誉归于广播的发展,归于大家的同心努力。 我以为“范长江新闻奖”提倡的是一种“记者精神”。对于“范长江新闻奖”,自己未曾想获此殊荣;对于“记者精神”,却心向往之。广播要在媒体激烈竞争中走出新路,需要这样一种职业精神。我在自己的新闻生涯中对“记者精神”有以下的感悟:永远站在时代航船的瞭望台上 记者的职业魅力在于,每天都是新的一天。初干广播,知道了二次大战…  相似文献   

18.
前一段大家讨论较多的是新闻工作者明显缺乏职业良知、职业道德的问题,对其他隐性的深层次的缺乏职业良知的现象,一般关注得不够。这本身也符合新闻自身的通例,抓眼球的标题最先进入视野。然而,必须解决深层次的隐性的“无良”问题,否则问题讨论就难以深入。我认为,把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对立起来,是屡屡出现职业良知问题的重要原因。应该深化对职业精神的理解,将做人的根本与职业人员应当遵循的道德也纳入到职业精神的内涵中去。不能认为“做了一次好记者,结果背弃做人的标准”。应当确立这样的职业精神:做不好人,也就丧失了做好记者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刘妮 《记者摇篮》2009,(6):41-41
当记者已经十年有余,在对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所进行的探索中,笔者对记者必须具备的一些职业素养有了一点粗浅的认识,在此略作总结以进一步明确前行的方向。一、职业精神记者是一项归零的职业。很多工作岗位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积累职业资本的,然而记者很难这样,曾经取得的工作成绩、业已获得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20.
陈力丹 《新闻记者》2000,(11):10-11
从今年起,我国的新闻记者有 了自己的节日──记者节,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在我国,为某一职业的人群设立节日,目前除了教师节,便是记者节。如果记者不是一个广泛的社会性职业,恐怕不会有这份荣光。那么,我们谈点什么来庆贺新中国第一个记者节呢?我想,还是从记者职业和专业谈起。 记者,在我国是全体新闻工作者的简称,就如各级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记协”一样。直到现在,关于记者是不是一种专业尚有争论,但是记者是一种社会职业,看来争议不大。1998年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调查表明,我国记者有很强的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