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后浇带设计施工中问题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异,在其间设后浇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建筑物后浇带的设置,设计人员应认真处理,施工人员应精心施工,方能保证质量。 1.后浇带的设计 1.1后浇带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后浇带设在裙房与主楼连接跨的跨中范围内。这样不会影响主楼与裙房各自的主体施工。又因裙房基础比主楼基础理深浅,便于设置后浇带和基础施工。 1.2后浇带设置宽度基础后浇带留置宽度不宜小于1000mm,也不宜过大。上部结构后浇  相似文献   

2.
由于建筑功能常常有许多的主楼与裙房连为一体的工程,为了减少沉降差在结构中产生的内力,主楼与裙房间在施工中采用后浇带,结合实际,针对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高层建筑后浇带的功能及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东 《科协论坛》2007,(12):25-25
1后浇带概述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后浇带是一种混凝土刚性接缝。适用于不宜留置柔性变形缝的结构部位,以及后期变形趋于稳定的结构部位。后浇缝可以避免柔性变形缝的施工繁琐、费用大、不易保证接缝质量等缺点,而且施工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高层建筑逐渐出现 ,由于功能上的需要 ,有时也由于造型上的需要 ,而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紧紧连在一起 ,从原有的结构观点看 ,希望将高层与低层分开 ,这就需要在墙体或柱间设变形缝 ,基础也要进行处理 ,但从建筑师的要求看 ,他们不希望设缝 ,因为设缝往往出现双柱、双墙 ,使平面布局受局限。而砼后浇缝 (或叫后浇带 )的方法则较好地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之间的有效连接和基础的统一处理。1 概况近几年来 ,我们建成或设计的高层或多层的主楼与低层裙房 ,解决其差异沉降的办法主要有 :1 .1 利用柱基的交错布置 ,使…  相似文献   

5.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高层建筑物要进行沉降观测,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主体和多层(或低层)裙房之间,也常常采用施工后浇带来解决施工阶段的差异沉降问题。这种施工后浇带可称之为沉降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伸缩后浇带。  相似文献   

7.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温度带和后浇收缩带.后浇沉降带是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问题的;后浇温度带是用于解决温度应力问题的;后浇收缩带是用于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钱时华 《今日科苑》2009,(16):105-105
后浇带法在建筑工程中已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对后浇带规定的不一致方面。由于后浇带是通过施工过程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的调整办法,所以,只有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使后浇带(缝)满足设计意图,从而起到它应有的作用。施工后浇带主要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群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减小温度应力。本文通过介绍施工后浇带的功能、做法及遇到的问题等谈谈其在工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功能的需要和解决高层主体与裙房间的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法在建筑工程中已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对后浇带规定的不一致方面.由于后浇带是通过施工过程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的调整办法,所以,只有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使后浇带(缝)满足设计意图,从而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所谓的后浇带,是一种在现浇钢筋砼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克服由于主体沉降和温度收缩而可能导致的有害性的沉降和收缩的一种临时施工缝,后浇带和预拌的沉降缝和伸缩缝相比,具有较好的立面效果,有利于建筑物发挥使用功能等优点,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被越来越广泛的采用。本文主要对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后浇带的的设计和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后浇带是一条特殊的缝,它是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人为地留设的临时施工缝,目的是克服由温度收缩和主体结构沉降而可能对结构产生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增多,由于功能上的需要,有时也由于造型上的需要,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紧紧连在一起,从原有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低层分开,这就需要在墙体或柱间设变形缝,基础也要进行处理,但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讲,他们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往往出现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而本文采用砼后浇缝(或叫后浇带)的方法则较好地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之间的有效连接和基础的统一处理.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异,在其问设舌浇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建筑物后浇带的设置,设计人员应认真处理,施工人员应精心施工,方能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人防工程的建设总量和规模不断地加大,建设水平也有所提高。人防工程多为超长地下结构或主楼裙房式结构的地下室,随着施工技术和材料技术的进步,现在大多通过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来解决不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的问题。文章主要介绍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筑过去通常采用伸缩缝来解决砼温度收缩应力对结构带来的变形和裂缝问题。由于建筑功能常常有许多的主楼与群房连为一体的工程,为了减少沉降差在结构中产生的内力,主楼与群房间在施工中采用后浇带,这是因为我国现行《砼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对伸缩缝的设置间距作了明确规定。但这种永久性的缝一方面因多设基础,墙,柱和止水构造等而增加房屋造价;另一方面因建筑构造上要作特殊处理给施工造成诸多不便。为了克服永久性伸缩缝带来的缺点,即后浇缝的办法控制变形和裂缝,这种办法还能解决高差及荷载显著不同的整体建筑物沉降不均的问题,效果良好,在许多建筑中作了尝试,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1、施工要求。后浇缝可做平直缝或阶梯缝,为了施工方便,同时也能满足规范要求一般采用平直缝,有防水要求的部位,缝上用做止水处理,根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的要求,每30—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缝,缝宽800-1000mm。后浇缝砼宜在主体封顶后浇灌,对于高层建  相似文献   

16.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合理设置保证了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7.
乔杰  吴炜 《今日科苑》2007,(20):35-36
随着高层建筑超长(即超过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结构、主楼裙房式结构或体形不规则结构的不断出现,特别是对地下防水有要求的建筑物,要求结构不留变形缝,常采用施工后浇缝(即后浇带)来取代它,笔者结合工程施工监督经验对后浇带进行简要分析,并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监督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8.
后浇带法在建筑工程中已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对后浇带规定的不一致方面.由于后浇带是通过施工过程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的调整办法,所以,只有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使后浇带(缝)满足设计意图,从而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浅谈框架结构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后浇带是通过施工过程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的调整办法,所以,只有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使后浇带(缝)满足设计意图,从而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浅析后浇带的设计、施工及相关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浇带法在建筑工程中已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对后浇带规定的不一致方面。由于后浇带是通过施工过程来解决设计中考虑沉降或伸缩的调整办法,所以,只有从设计到施工过程中引起高度重视,才能使后浇带(缝)满足设计意图,从而起到它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