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准工作时,运动中和运动后心率的测定是检查循环机能最简单的常用方法。同时由于运动中心率随着运动负荷的增大而线性上升,人们在运动实践中常以心率作为评定运动的强度的指标。在实际运动中,虽然可采用遥测装置较精确地了解运动时的心率,但至今运用尚不普遍,特别是在竞赛过程中更不易为运动员所接受。通常人们用运动结束后即刻6秒或10秒的心跳次数代表运动时相应时间的心跳次数。运动结束后即刻6秒或10秒的心跳次数能否真正代表运动结束前相应时间的心跳次数呢?我们设计本研究,试图验证这一点。  相似文献   

2.
一、方法 1.先让被选运动员静坐15分钟,然后测得各人的静止状态心率(脉搏,次/10秒)。 2.用最快的速度跑100米或原地高抬腿20秒后,测得激烈运动后的最大心率(次/10秒可用各种手段,但一定要达到最大心率)。 3.原地休息1分钟后测第三次心率(次/10秒)。  相似文献   

3.
1.最大心率的推算由于最大心率的测试程序比较繁琐,而且对受试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实践中应用较少。目前,对于普通人群,国外报道和应用最广的最大心率推算公式应属“HRmax=208-0.7×年龄”,这一公式在我国体育专业大学生实验研究中也得到验证,是否可以推广到所有正常人群值得进一步研究。2.有氧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对于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会不会改变一直有争议。运动生理学家认为,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影响不大。但近年关于该问题有了新的结果,有氧训练可降低最大心率。3.停止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现有研究认为,停训后最大吸氧量…  相似文献   

4.
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综述法,从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的变化、停止训练后最大心率的变化和不同体能水平的个体的最大心率等方面探讨了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得知针对青年人的研究显示了3条规律:(1)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减小;(2)停止训练后,最大心率增加;(3)运动水平高者,最大心率低。认为,最大心率的这一变化是对运动训练的良好适应,其机制可以用“最佳心率范围”理论来解释。  相似文献   

5.
艾灸预处理对运动后心率和血压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大一(07级)学生进行艾灸(足三里穴)预处理,来观察艾灸预处理前受试者运动后血压、心率与艾灸预处理后受试者运动后血压、心率的变化,从而探讨艾灸预处理对于运动后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在运动前用血压计测定受试者安静时的血压和心率,随后受试者在跑台周Bruce方法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当受试者运动到力竭后测定受试者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5min、运动后30min的血压、和心率。在运动当天后的一星期内对受试者进行艾灸(足三里穴)预处理,在艾灸一星期以后受试者再次进行跑台BRUCE方法逐级递增负荷运动,测定受试者运动前安静时、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5min、运动后30min的血压和心率。结果:(1)收缩压在艾灸预处理前后运动后15min有显著性差异;在安静时、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30min没有显著性差异。(2)舒张压在艾灸预处理前后安静状态和运动后30min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15min没有显著性差异。(3)心率在艾灸预处理前后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艾灸预处理在安静时和运动后恢复期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也可能与艾灸消除运动性疲劳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心率指标是掌控运动训练强度的最简易的方法之一,对教练员的日常训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安静心率可以反映机体安静状态下的机体水平、能量代谢和身体机能恢复程度。经系统训练后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会明显减慢.机体处于极大的能量节省化状态,心率储备增加。有助于运动时的充分动员。  相似文献   

7.
运动与心率     
心率作为血液循环机能的重要生理指标在运动中被广泛地应用。运动中心率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可反映运动的强度、机体的代谢水平。心率对体内外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情绪、心理等因素可以影响它,性别、年龄、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也都可以影响它。但心率的变化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并非不可捉摸。多年来,许多学者对它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为心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和临床上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  相似文献   

8.
心率在体育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确定运动强度的重要依据。本文就运动训练对最大心率的影响研究作一综述。1.有氧训练后最大心率的变化一直以来,运动生理学家认为,最大心率的大小主要和年龄有关,因此就有了很多根据年龄推算最大心率的公式。其中最著名的是Fox在1971年提出“HRmax=220-年龄”。共有12项实验研究认为,运动训练会显著性减少最大心率(P<0.05);有10项实验研究的结果显示,有氧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有1项实验研究的结果显示,运动训练后,最大心率显著增加(P<0.05)。此外,还有一些综述也认为,运动训练后最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6名大学生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运动,研究一次性力竭运动对心率及血细胞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Polar心率遥测仪全程记录运动中的心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试被试者安静状态和运动后的血细胞指标。结果:运动后血液中白细胞数较安静时显著上升(P<0.01),红细胞数较安静时显著上升(P<0.05),血红蛋白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一次性力竭运动能引起大学生的心率及血细胞指标产生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心率指标是掌控运动员训练强度的最简易可行的方法之一,对教练员的日常训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安静心率可反映机体安静状态下的机能水平、能量代谢和身体机能恢复程度。经系统训练后,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心率会明显减慢,机体处于极大的能量节省化状态,心率储备增加,有助于运动时的充分动员。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员完成同样的运动负荷,心率会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冬季两项运动过程中射击前心率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一级冬季两项滑雪运动员运动中和体育系学生运动后心率变化情况的测定,讨论了冬季两项滑行中的心率变化情况和射击时的心率水平,探讨了射击前心率调整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冬季两项运动中的心率变化和场地的坡度有关,也和在不同坡度上采用的技术有关.在射击前的心率调整方面,完全性休息的心率恢复快于300kgM.mln~(-1)负荷的心率恢复.同时也探讨了心率水平与射击准确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武术长拳对机体的作用,选用了与长拳动作特点类似及完成时间接近的艺术体操项目以及与长拳工作强度相当的600m跑,利用遥测心率表,对3个项目运动前1秒、运动中及运动后2秒进行心率遥测。发现武术长拳与艺术体操、600m跑心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缺氧程度较艺术体操、600m跑高。  相似文献   

13.
前言目前,在学校体育教学或进行耐力素质测定(台阶实验)时,广泛地采用心率作为运动强度的指标。使用心率测定器直接测定运动中变化着的心率缺乏准确性,不如用运动刚结束时的心率测定来代替。大家都知道,运动刚结束时的心率比运动中要低,但两者之间差别不太明显。本研究正是利用一般的测定方法,通过运动结束前一分钟的心率与运动刚结束时心率之差的比例,来分析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比较正确的心率测定方法。研究方法受试者是素日活泼好动、身体健康并一直进行体育锻练的大学生20名(年令18~  相似文献   

14.
人的心率在胎儿时期,在妊娠4个多月就能听到,当时检查到的心率为胎心音的频率,这个时期的心率一般变化都不大,当胎儿降生于人世后,心率随着外界环境和个人状况的改变而变化着。在医疗临床上,常以测定心率(或脉搏频率)作为一个病征的判断;在危重病例中,它作为一个生命机能指标按时测定,并与其它生理指标(血压、呼吸、体温等)一起来分析病情。总之、在人体出现病理情况时,心率发生变化,医务人员很重视这一改变而且定时地测定和观察。同样心率的测定在评定运动员心血管机能和运动训练水平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内容为在进行极限或次极限运动后,以不同方式进行恢复观察血乳酸的清除情况。实验对象为体院的中、长跑专项学生,进行活动跑台测试。时速为10公里/小时, 每分钟递增1%坡度,直到VO2max水平。运动后米取不同恢复形式, 同时在运动后5秒,10秒,20秒。25秒取耳血进行测试。其结果活动性恢复较静止性恢复血乳酸清除率较快, 心率恢复也较快。  相似文献   

16.
递增负荷运动对中长跑运动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作为运动训练监控指标的可能性.方法:应用线性和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对12名中长跑运动员安静状态、递增负荷运动及运动后恢复阶段各12 min 的HRV应用Polar RS800 进行记录分析.结果:随运动强度递增,时域指标平均RR、SDNN、心率变异系数(SDNN/HR)较安静状态显著下降(P<0.05),运动结束后明显恢复,其中SDNN 恢复最快.运动过程中RMSSD、PNN50 显著下降,且持续到运动后(P<0.05).运动及恢复过程中,频域指标TP 持续升高,LF、HF 持续下降,LF/HF 比值上升,VLF、LFn.u.呈上升趋势,HFn.u.呈下降趋势.非线性分析表明,安静状态庞加莱散点图呈彗星状,而运动中和运动后变为短棒状.结论:递增负荷运动导致中长跑运动员心率瞬时波动趋向减少,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失衡,HRV下降,可以把HRV 作为运动训练的无创监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小样本实验研究,对运动中手臂高度与心率变化的机制进行探析。方法:监测15名受试者在运动中两臂直臂侧上摆和侧下摆的心率变化;两臂侧上屈伸和侧下屈伸的心率变化。结果:运动中手臂高度超过心脏能够促使心跳加速。结论:运动中手臂高度超过心脏能够促使心跳加速主要与重力势能、动力肌肉群做功、运动强度和心脏供血量等参数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定量负荷运动下体育生与非体育生心率变异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育生与非体育生在定量负荷运动中心率变异性指标是否有差异,为提高大学生的心脏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山西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女生15名,非体育专业15名,分别进行安静状态下、定量负荷运动过程中、运动后恢复期的HRV测试,应用MEGA心率变异性仪器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在安静状态下体育生心率变异性大于非体育生,但没有显著差异;在运动过程中,非体育生迷走神经降低程度大于体育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在运动后恢复期,非体育生交感神经张力大于体育生,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体育生的心率变异性大于非体育生,非体育生要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研究资料表明,心率是心血管系统最容易测定的指标,同时有较高的可靠性,心率与训练负荷强度、心率与最大吸氧量之间存在着直接关系(即成正比)掌握青少年运动员心率变化,可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可以结合医务监督进行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科研工作。1.心率测定方法心率的测定,要求客观和准确,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了解受试者安静和运动时的心血管机能,从而对心血管功能评定和定向运动训练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研究资料表明,正常人脉博频率和心率是一致的,在实验室,常用心电装置来自动测定。如用心电图R—R间期,心率表等,而在训练场地,由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男子曲棍球运动员集训期间心率进行监测,探讨心率监测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特殊优势,分析曲棍球训练或测试过程中最大摄氧量测试、YO-YO测试、间歇跑测试心率的变化,探讨如何使用心率监控图来指导正确的运动训练。最后通过心率监控图观察最大摄氧量测试、YO-YO测试、间歇跑测试的心率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