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技术》是机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知识点多而分散,且不易理解。然而,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教师应总结出《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中所有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其总结成一条"知识链",在教学中时刻贯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本文针对《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难点,阐述了"知识链"教学的优点和实例。  相似文献   

2.
《数字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两门非常重要的硬件基础课程.但在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重复,课程之间知识链脱节等问题.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及实验教学体系三方面对两门课程进行教学融合.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的认知问题,把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里与计算机专业后续课程相关的知识点按章节罗列出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因为课时紧凑,所以把有关的课时安排到实验室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4.
分析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上的不足,介绍Proteus软件,提出了Proteus仿真软件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运用Proteus仿真教学实例进行教学,能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技能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得失"思想隐含在许多模拟电子技术的知识点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特点,不断挖掘这些知识点所蕴含的此类思想。模拟电子技术知识内容的教与学隐含了得失道理,这样,把得失理念贯穿在教学中,就可以把一个个抽象的知识点现实化、通俗化、直观化。围绕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按照得与失的观念,对杂质半导体、PN结、放大电路、差分电路、带宽增益积、反馈电路、桥式整流电路等知识点展开了得与失的分析。在这种一得一失的分析中,通俗了知识内容的理解,强化了知识内容的掌握,教学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陈绍民 《考试周刊》2010,(38):177-178
《电子技术基础》是职高电子电工类的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因受理论性强、实践性多、课时量少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颇感"力不从心"。《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课程,  相似文献   

7.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难学的课程,通常教师认为很简单的内容,学生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消化。1课程难学的原因分析1.1学生基础较差,导致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前,对电子技术知识了解甚少,尤其缺乏对基本知识的了解。致使课堂气氛不活跃,影响教学效果。1.2课程内容衔接不好,学生出现了知识断层讲授《电子技术基础》的预备知识是《电工基础》,但同样因为课时少的原因,在这门中显得非常重要的知识在电工课中却做了删节。例如,分析放大电路的原理时要用到叠加原理,但电  相似文献   

8.
电子技术基础是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子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但由于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与以往学生所接触的诸如物理、电工基础等电类课程截然不同,其内容是属于“非线性器件”的应用范畴,致使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又加之职业学校生源知识基础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面对这样的现状,应如何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来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基本掌握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程呢?为此,本人通过近几年来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让学生充分了解电子技术课程在电子专业教学乃…  相似文献   

9.
《彩电维修实训》课程,是电子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程。如何针对现在中职学生的实际,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文是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彩电维修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所进行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它是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也是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而就目前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因此,如何让学生能接受这门课的知识,特别是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应更新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线性代数》在本科教学中是极重要一门基础课程,是大多数自然科学的数学基础。然而通过代数的公理化的表述形式,使得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的同时,也丢失了数学的直观性,这在教学上给老师与学生都带来很大困扰。本文探讨了在《线性代数》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几何直观性解释,可使学生产生具象化的认识,从而理解这些知识点背后的意义,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具有积极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中职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理解、接受知识能力相对较差的特点,通过渗透课程应用领域,掌握学习重点;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引导自学相关内容;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块和融会贯通知识点,灵活多变地分析问题等教学方法,从而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文章将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与Multisim仿真软件结合,对Multisim仿真实验教学进行了设计,有效提升了理论教学效果,为汽车电控类专业核心课程做好了知识储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孙军 《成才之路》2009,(1):95-96
《模拟电路》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质课程,它是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且内容多,课时紧。而就目前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完全接受这门课的全部知识,特别是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为以后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一直是我所探索和研究的方向。近几年来,我一直承担这门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日常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中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了以下一些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电气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今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专业知识,对于很多从事设计、研发、应用等工程师来说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点无疑是很重要的。如何能够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困惑已久的问题。本文论述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教学经验,分析了本门课程的特点及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教学改革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赵剑卿 《考试周刊》2010,(13):145-145
“操作系统”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讲授过程中相对抽象难理解。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类比教学这一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此类教学方法,确实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在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块化教学模式,重组教材章节,重新安排课程知识点的教学效果表明:各教学环节连贯性好,知识点层层递进;学生接受知识快,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涉及范围广泛,内容抽象,概念众多,教学难度很大,学生很难学好这门课。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对这门课程作了深入的探索与改革,创新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方法。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及特点(一)教材通用性强,缺乏针对性目前职业学校机电、汽车类专业使用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大多都是由大学教材改编而来,带有较浓的大学教材色彩,理论性太强。职  相似文献   

19.
"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两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针对学生学习中对"电路原理"课程的专业基础定位模糊,以及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畏难的问题,提出加强两门课程知识点衔接,将"模拟电子技术"相关知识点融入"电路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学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内容较为繁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新概念教多,对基础知识要求较为宽广。这门课往往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文章总结了我校《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内容,总结了这门课程的难点,并对相应的教学实施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