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一个难点,作文是学生观察、积累、品味生活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积累生活,让作文反映生活,使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体验.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设计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下列指导思想:1.作文绝非教师强加于学生的作业,而是学生参与社会、与人沟通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作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回归生活,为生活所用。应充分发挥作文的实际功能,注意作文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2.作文教学以活动形式呈现,课堂再现生活的真实,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从中获得感受和体验,并在实际交往中生成要说、要写的内容,在交往过程中学习表达。3.习作指导首先要打开学生思路,引导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实现个性化表达…  相似文献   

4.
为克服以往作文教学弊端,提升作文教学有效性,教师必须实施体验式作文教学,指导学生返顾生活,表达成长之所悟;参与活动,表达亲历之所感;直面情景,表达观察之所思;品味所读,表达学习之所得。体验式作文教学要做到真实性与虚拟性、独特性与意义性、细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让作文训练回归学生实际生活,回归写作主体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5.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必须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应他们的心理,使每个学生都写客观世界之真实,抒主观世界之真实。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教师应该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关心尊重学生。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贴心人,是可以值得信赖的人。  相似文献   

6.
王婷 《时代教育》2010,(4):223-223
解决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行快乐作文教学法,具可从三方面进行:一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二是指导学生我手写我心,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三是创新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作文实际。  相似文献   

7.
王春秀 《甘肃教育》2011,(16):86-8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强调作文教学要生活化。因而,教师在平常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作文,从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作文的强烈愿望,同时将习作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在习作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更好地表现其个人生活积累和言语能力的一门课程。生活是作文的前提,离开生活的作文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注定会枯竭的。生活作文教学就是寻找沟通生活与写作的有效途径,既不是一般的生活指导,也不是泛泛而谈的写作形式,而是要学生在生活中学写作文,要求他们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自己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大多数语文教师都是按固有的模式要求学生,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考前背诵范文。这样的训练辅导方式又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呢?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复杂的心智活动,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必须改革作文教学的方法。生活才是作文的源头活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发展,人们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语文作文指导不仅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规范,也通过作文指导,能够有效地引领学生表达自身的想法,使写作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进而提高写作水平。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结合生活化写作经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简要分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并提出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指导的具体教学策略,希冀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无病呻吟、语言干瘪、缺乏真情的现象,往往与我们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指导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课标精神,作文指导如何凸现以“习作”为目的,笔者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作文指导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无病呻吟、语言干瘪、缺乏真情的现象,往往与我们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指导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课标精神,作文指导如何凸现以“习作”为目的,笔者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以一个作文教学的课例为背景和素材,对作文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作文教学案例的精彩片段描述;第二部分是反思与感悟,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放胆作文、要引领学生写生活作文、指导学生写个性作文,从而创新打造作文课堂。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如何在作文这个学习和创造活动中实施创新教育、优化作文教学,是作文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当前优化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突破,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一、沟通习作与生活的联系,启迪创新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传统的作文教学,老师在写法上指导多,内容上指导少,因此,“空洞无物”、“表达平淡”成了学生习作中常见的通病。叶圣…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在于其教学的低效率,导致了学生作文中充斥着空话、假话.一是作文题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二是命题作文束缚学生思想,限制学生个性表达.同时,教师对作文的评价与指导也存在偏差.如作文评价重形式与结构,轻内心的真情实感;作文指导重揣摩题意,轻个性表达,等等.  相似文献   

16.
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必须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当学生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相似文献   

17.
吴云新 《教师》2016,(4):19-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作文是生活的反映,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就必须让作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写出有独特体验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进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致力于创造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片段,写出趣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端在于其教学的低效率,导致了学生作文中充斥着空话、假话。一是作文题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二是命题作文束缚学生思想,限制学生个性表达。同时,教师对作文的评价与指导也存在偏差。如作文评价重形式与结构.轻内心的真情实感:作文指导重揣摩题意,轻个性表达。等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有必要进行大胆尝试与探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切实提高习作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的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是近些年来,小学作文教学成效甚微,逐步演变成了一个不易化解的难题,师生们谈到作文无不千般滋味在心头,学生为不会写、写不好而发愁犯难,教师为作文耗时费力却收效甚微而焦灼,甚而有人对作文教学持不负责任的放任态度。要化解作文教学这一难题,需要下"真"功夫——指导学生观察真实生活,真心感受、体悟生活。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然而,在教学中,学生怕作文的现象一直存在,作为语文教师,深感作文教学的艰巨与困难。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便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