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明代,金银矿业实被皇室垄断,直接服务于皇室财政。政府对金银矿业的政策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处于时开时闭。摇摆不定的状态。传统道德的约束与皇室财政的状况,皇帝、宦官和中央及地方官员之间力量的消长,是导致明代金银矿业政策呈现出摇摆状态的内在原因。禁私政策则以正统朝为界,经历了一个由宽到严,再由严到宽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一直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之中。毛主席在他的光辉著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曾论述道:“封建的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帝,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则很少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农民用自己的工具去耕种地主、贵族和皇室的土地,并将收获的四成、五成、六成、七成甚至八成以上,奉献给地主、贵族和皇室享用。” 中国历代的农民,就在这种封建的经济剥削和封建的政治压迫  相似文献   

3.
唐挽歌以献赠的实用性挽歌为主,歌主多为皇室宗亲、达官显宦。皇室的挽歌歌题比较明晰可辨,即皇帝题以庙号、谥号或陵名,其他宗室贵族则多用谥号或封号,然官员却不然。唐朝官制复杂,职事官有正员官、检校官、试官、员外等之分。除了职事官外,另有散官、勋官、爵号。此外,还有大量无品秩的使职存在。若亡者德名著世,死后或有赠官、谥号。在挽歌歌题的书写中,一般取职事官,而辅以其他官谥称号,这和唐代官制中以职事官为重相统一。至若歌主一生宦海浮沉,歌题一般取歌主最终官职,而非最尊官职,和唐代墓碑书写义例相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考古发掘的大批实物资料出发 ,对辽代金银器的种类、器形、纹饰和制作工艺进行了详实的考察、比较 ;论证了辽代早、中期金银器所包含的唐代风格 ,认为它是在全面吸收、继承唐代金银器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正>曹雪芹是清代著名的小说家。他原来是一个贵族家庭的子弟,雍正当了皇帝以后,因为皇室内部的纠纷牵连到曹家,雍正帝下令查抄了曹家。曹雪芹的父亲死后,他的生活更加艰难,他只好搬到北京西郊,在几间简陋的屋子里读书。曹雪芹住在郊外,环境变了,他接触到  相似文献   

6.
新娘秀是8—9世纪拜占庭皇帝在全国大范围遴选皇后的特殊方式。在美貌与德行的选秀标准之下,避免皇后及其家族威胁皇权是新娘秀最基本的政治原则。大土地贵族势力较弱、皇权直接倚仗中小地主阶层为新娘秀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此种选后方式在拉近皇室与民众距离,进而强化皇权统治方面产生重要政治影响。然而,随着军事贵族的发展壮大与科穆宁制度的建立,从中小地主家庭中选后的新娘秀趋于消亡。  相似文献   

7.
1970年10月,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唐长安城兴化坊内)发现两瓮唐皇室窖藏文物,共一千多件,其中金银器二百七十小件,有环柄八曲杯、环柄八棱杯、羽觞、高足杯、带流大碗、六曲盘、桃形盘、提粱壶、提粱罐、双耳锅、?顶盒、三足铛、熏炉和熏球等,制作精细,数量众多.器物的成形以钣金和浇铸为主,并采用切削、抛光、焊接、铆、镀、刻、凿等制作工艺.部分金银器的造型、纹饰显然受到波斯萨珊朝金银器的影响,同出的玻璃碗、镶金兽首玛瑙杯、拜占廷希拉克略金币、波斯库思志二世银币、日本"和同开珍"银币,反映了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教师博览》2005,(10):F0004-F0004
金银器在历史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化艺术的重要载体。从出土的金银器可知,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金器,后又产生了银器,历经各代王朝,金银器的制作和使用久盛不衰。现存的金银器制品大多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张景明教授所著《辽代金银器研究》作为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日前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研究辽代金银器造型艺术离不开历史发展背景,在某种程度上应该为辽代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金银器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多数为皇家和上层贵族所拥有的奢侈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金银器在契丹建国初期就已经发现有出土的实物,到辽代中期时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达到鼎盛的时期。到辽代中期以后,政府几次下令禁止随葬金银器,但受到权贵的反对许以随葬银器,考古发现证实了这一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0.
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为辽、宋所代。由于辽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其统治策略,早期金银工艺几乎完全承接了唐的风格,有些金银器可能就是唐的遗存。  相似文献   

11.
章通过《资治通鉴》的记载论述了唐代皇帝物质赏赐的对象、内容,分析了唐代皇帝物质赏赐的特征,指出物质赏赐与当时的财政经济状况关系密不可分。物质赏赐是唐代皇帝用以激励臣民的一贯手法,是统治阶级内部瓜分财富的一种手段,它加重了唐王朝的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12.
法门寺相传创建于东汉,因唐代供奉佛指舍利而成为四大佛教圣地之一。明代木构唐塔圯后,又在原址重建砖塔,1981年明塔由顶至底中裂崩塌,仅余一半巍然斜立,一时称为奇观。1987年修塔时发现塔基下的唐建地宫,内藏佛指舍利及金银、陶瓷、琉璃、石雕和丝织品等各种器物600余件,都是唐代皇室的供奉品,其质地之精良,器型和装饰图案之精美,作工之精细,均无与伦比,而盛瘗舍利的四套金棺银椁更为豪华,格外引起游览参观者的注意。所谓佛舍利,是佛教传说中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去世(佛语称为涅磐)后,弟子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莹坚固…  相似文献   

13.
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为辽、宋所代。宋代金银器,由于民间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器体变得轻薄,器形及纹饰趋于简略、写实,已经远不及唐代金银器的华丽,但从工艺、器形和纹饰方面,仍能体现出唐对其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道教与唐代皇室的关系早已受到世人瞩目,然而关于道教内道场的问题却鲜有论及。本文考察了道教内道场的设置状况,认为道教内道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代,而随着唐代皇室进一步地尊崇道教,道教影响更加深入浸淫宫禁。有唐一代,皇室在宫禁大内以及离宫别苑相继设置了各种功能的道教内道场,这些内道场可以分为临时性的和永久性的两种。唐代皇室通过道教内道场,频召高道逸士入内供奉修道,同时也大大地满足了皇室内眷从事各种名目的道教活动的宗教需求  相似文献   

15.
<正>有唐三百年的发展,谱写了中国历史恢宏绚丽的篇章。唐诗以精彩笔墨勾勒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图景和情感取向,记录着唐人上至宫廷下至草野的不同际遇和精神诉求。在诗歌涉及的众多场景和描写的众多物象中,登高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客体常被引入创作主体的观赏和寄兴中。唐代诗人群体众多,从皇室贵族、士大夫阶层到平民百姓都有著名的诗人。作为唐代早期诗文革新领军人物,陈子昂的诗歌充满了革新  相似文献   

16.
唐代皇室的追福活动中不仅有大量建造寺庙的行为,还出现了造立道观的现象,追福对象也不局限于为造福者父母之属,推而广至夫妻之类,甚至为宠信之功臣,因此唐代皇室在追福活动中建寺立观的情况也更加复杂.唐代皇室追福活动之动机也不仅仅因信教而为亲人追福超度,有些追福活动掺杂有政治寓意,并被运用到政治斗争中,甚至能够从中看出某些人物的政治倾向与政治图谋.  相似文献   

17.
<正>汉得天下,与夏商周秦不同,没有积德过程。刘邦以布衣起事,三年亡秦,五年亡楚称帝,时间之短,前所未有。由于汉以武力得天下,所以,出现了一大批战将、功臣。怎样对待这些与他共取天下,“皆陛下故等夷”的诸将,是刘邦面临的棘手问题。迫于形势,他改变秦制,“瓜分天下”,造就了一批功臣贵族。封王有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臧荼等。此外还有一大批侯。从功臣贵族诞生的第一天,皇室就与他们存在尖锐矛盾,预示一场新的厮杀即将爆发。刘邦名为皇帝,仅辖“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史记》卷17)大片土地被功臣贵族割占,这对于“定一尊”的刘邦,当然不能容忍。所以,消灭功臣贵族便成为进一步统一的客观要求,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课文助学     
课文助学初一册皇帝的新装[课文题解]这是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这则童话以“皇帝的新装”为线索:爱新装一做新装一穿新装一展新装。在童话里,作者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种种丑恶行径,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挥霍无...  相似文献   

19.
密封试卷小考高云峰实践证明,考试中使用密封试卷是较为客观公正地评判考生学业成绩的唯一科学的方法。据考证,我国首次使用密封试卷是在唐代,它的首创者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唐时,由于选拔官吏承习“荐官制”,即由朝廷重臣向皇帝推荐新官人选,致使大批人才流落民间,...  相似文献   

20.
辽代金银器是北方草原地区民族文物的一支奇葩。早在距今3500年前这一地区就已出现金器,经过历代各民族的发展、创新,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并融入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因素而自成一体的发展序列。这种独特的文化传统被不同的民族一代又一代地继承下来。辽代时期,金银器已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成就,其中外来文化因素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辽代早、中期受唐文化、西方文化影响极深,金银器中表现出浓郁的唐代与西方风格。到辽代中期时,金银器开始出现宋文化的因素,晚期却完全宋化或从宋地输入,从而表现出在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