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蕾蕾 《教育与职业》2021,1000(24):68-75
文章从道德、态度、知识、能力四个维度解析了新时代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内涵.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面临着政策供给不足、关键性政策缺失,青年教师成长环境不利、职业发展氛围不佳,经费不足、资源稀缺,职业发展体系不健全、保障机制落后等现实困境.要走出这些困境,需从加强政策供给、强化政策协同,营造氛围、塑造情怀,加大投入、拓展资源,健全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努力发掘和开拓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路径,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使命担当、时代重任、教育变革三个角度分析了新时代高职教育对青年教师职业素质需求,提出青年教师需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拥有高尚的师德师风、练就精湛的专业素养.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发展面临着政策支撑作用发挥不明显、青年教师发展自我认知不足、校企融合培养支持力度不够、机制保障措施不健全等现实困境.文章从加强顶层设计、破解政策瓶颈,革新观念、激发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内动力,搭建多元平台、拓展青年教师成长与发展空间,完善青年教师发展培养体系、健全配套保障机制四个维度探究青年教师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与良好的职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厘清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遵循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将青年教师自身成长需求与高职院校发展需要相结合,通过保障青年教师参加职业发展活动的自主决定权、构建青年教师专业化培训体系、健全青年教师考核评聘制度、建构以教师职业发展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师资管理机制等措施,有效促进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和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存在职业经验不足、职业角色定位偏差、职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帮助辅导员走出困境,高职院校可采取明确辅导员岗位职责、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走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之路、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幸福感偏低的问题值得人们深思。究其原因,与经济生活压力普遍较大、理想与现实的心理落差大、对青年教师重视关注不够等方面有很大关系。针对目前的现状,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多渠道构建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营造青年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氛围、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人性化的工作氛围等途径可以增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与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高质量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供给需求加大,高职院校生源扩招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三教”改革提出更高要求。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作为“三教”改革中的主体,面临着教学任务繁重、科研能力不足,基础理论欠缺、实践能力薄弱以及帮扶政策不完善等现状问题。有必要从青年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发展关系、校内外培训目的、帮扶政策的完善及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总任务,解决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主体,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未来.探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场困境,聚焦微观层面个体性、差异性的青年教师职业发展观构建机制,制订契合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教师培养制度和考核体系,以期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打开新的视角,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核心因素。针对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普遍面临专业化基础薄弱、政策支持缺失、培养培训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明确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和要求,完善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机制,构建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的高职教师教育体系,是全面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青年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学校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有赖于健全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文章分析了建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重要意义和当前浙江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转变政策导向,建立有效的选聘机制、培训进修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来构建浙江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职业启蒙教育的发展,职业启蒙教育资源体系变得更加庞杂,资源如何整合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本研究以共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包括共生单元、共生理念、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四个基本要素的职业启蒙教育资源整合分析框架。分析可知,目前职业启蒙教育资源整合存在参与主体管理与保障机制不明确、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资源共享平台不健全等挑战。站在新的理论角度,面对新的挑战,职业启蒙教育资源整合应从健全政策制度体系、深化师资培养模式、完善资源共享平台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一条普适性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高职学生成长、成才以及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高职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沿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传统做法,不适合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急需以长效机制为目标来建设辅导员队伍,这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更有利于重构高职院校的服务体系。应从完善聘任考核体系、健全保障机制和提升职业素养等几方面着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善堂  练飞 《江苏高教》2021,(12):143-146
高职院校的发展进入"黄金时代",扩招方案极大地改变了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学生职业发展及其教育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章探讨了扩招政策实施情境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同时,从观念升级、政策实施、体系完善、精准把脉等四个方面探索了新时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青年教师是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资本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针对当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存在的理念落后、主体缺位、内容保守、动力不足、保障乏力等突出问题,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理念、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保障青年教师的体面生活、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提高青年教师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健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保障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市场经济下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中间出现了一些诸如育人理念缺失、功利性、学术不正、缺乏爱岗敬业精神等有违师德的现象.这主要原因还在于市场经济冲击下,部分青年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失衡,以及高职院校教育评价体制不完善.因而,当前应需大力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健全高职院校教育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5.
青年教师作为高职教师的主干力量,其专业化成长对师资队伍建设有重大意义。然而,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中面临教学实践能力弱、教学研究能力不强、教师专业发展认识的偏差等发展困境,应从理念引领、平台搭建、制度保障和文化提升等构建路径,建立一个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从而确保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青年教师的成长问题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本文运用激励理论,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青年教师在成长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帮助青年教师走出成长困境的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培育工作面对发展机遇,同时也需直面现实问题,以期在日后的推进中取得更大突破.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保障工作是重要一环.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保证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也是农民职业成长的需要.目前我国政府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尚不完备,相关培育制度不够完善,信息渠道不够畅通,培训的供给与需求不够匹配、培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机制、优化政策保障体系以及健全财政保障机制,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事业得到更好的推进.  相似文献   

18.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与经济现代化发展接轨的产物,科技素质既是其核心素质,也是引领现代化农业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当前,我国科技精准供给驱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然存在科技能力与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乡村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驱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战略支撑""以农民为主体,健全乡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和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科技培训体系",从而精准化地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科技素质。  相似文献   

19.
高职"双师型"教师面临着目标模糊、动力不足、条件欠缺、模式不清等成长困境,主要缘于不遵循成长规律、缺乏企业支持以及高职"双师型"教师自我认同欠缺、职业压力的影响。为此,要促进其明确成长目标,营造成长环境,优化成长内容和成长路径,健全成长保障,完善成长激励,激发高职"双师型"教师的成长热情,提高成长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建立具有工匠精神、业务能力精湛的青年教师队伍,将极大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双高校”建设、百万扩招、现代学徒制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新视角下,探索工匠精神促进青年教师的职业成长逻辑。提出基于项目的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路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