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提高对儿童心理情绪与行为障碍的认识,及早对各种心理行为、情绪障碍者进行干预指导及治疗.本文对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338例情绪行为障碍者的临床表现、病因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是发病年龄多为6岁以上的学龄期及青春期儿童,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临床多为多动、厌学、爱说谎、自杀、物质滥用等表现.结论为儿童心理情绪与行为障碍多为6岁以上儿童,早期给予暗示及行为指导治疗,使异常行为减少或消失,以利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中女生厌学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珍  孙建华 《体育科技》2001,22(1):82-84
采用调查研究等方法,探讨高校女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认为学习负担重、基础差,教学内容单调、重复,教法陈旧落后,对学科成绩评价标准死板,场地器材差等是女生厌学的主客观原因.对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行为障碍的几种表现形式儿童的心理发展障碍问题,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中和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方面。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或过分的溺爱和娇宠,或过分严格管教,在学校总是无法适应集体生活,其行为障碍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情绪发展障碍:儿童的情绪发展正处在发育不成熟的状态,情绪的发展方面也较身体与智力的发育落后,则情绪发展障碍就表现出来。2.意志行为障碍:表现为不能忍受挫折和失败,惧怕批评、指责和训斥等。3.对抗心理与盲目反抗的表现:当儿童的心理上感觉到规章制度不够公平,受到不应有的或不适当的待遇,就易于产生反抗心理。4.…  相似文献   

4.
高职高专学生对学习大都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厌学已成为高职院校一种普遍现象。本文首先剖析大学生“厌学”现状,并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因素方面分析了大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提出要消除大学生厌学现象,必须要狠抓高校学风建设;澄清认识,转变观念;转变教学观念,发挥教师与学生的双重主体作用;走出人才的认识误区;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在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多方努力下逐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相似文献   

5.
改革传统的体育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改善厌学情绪,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减轻中学生过重负担是眼下社会关注的话题.过重负担指两个方面,一是显性负担:指书包重,作业多,学时长等;二是隐性负担:指心理负担,如学习情绪不高、兴趣不浓、信心不足、用心不专、决心不大、厌学怕学、视学习为苦差事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大学厌学体育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厌学体育行为作归因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本研究主要内容:第一、调查厌学体育学生自我归因的内容及结构,以及厌学体育学生和非厌学体育学生的不同特点。第二、考查个性中的内外倾及情绪稳定性对学生厌学体育的影响以及对厌学体育学生归因的影响,为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和其学习情绪有着直接联系,怎样提高大学生控制、调节自身的情绪状态,保持稳定的心态,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笔者就大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在所承担的"健美操"教学中,通过提高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和转变思想观念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喜好,克服了消极影响,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及自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情绪紧张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情绪紧张度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不同的情绪紧张度能够引起不同的机体反应。对练习太极拳及太极拳比赛的大学生的情绪紧张度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对生理、心理及行为障碍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药理学》是医药学专业必修基础课程,由于药物品类繁杂、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要点多,学生容易出现厌学情绪,甚至抵制学习,这对专业素养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消极作用.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药理学学习方法.药理学的学科特点决定其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应该依据“构建主义”教学理论,采用图片联想法、推导法、案例法、比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本文以《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为例对以上教学方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