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致宁 《科学教育》2007,13(2):58-58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较为精密的光学仪器,是学生认识微观生物世界的有效工具,初、高中许多生物学实验都离不开它。如“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等等。通过显微镜的使用,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科学探索精神。但是在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有时会遇到障碍,显得有些困难。一种情况是:假如某学生已经正确地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而且找到了所需要的视野,但在观察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例如:某学生在…  相似文献   

2.
生物显微镜是微生物实验室最常用的仪器之一。在长期从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同学对显微镜的低倍镜及高倍镜的使用掌握较好,但在使用油镜观察细菌形态结构时,常出现一些错误,使镜下细菌形态难以观察。常见油镜操作错误有以下一些:1反光镜的选择错误使用油镜镜  相似文献   

3.
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应用较多的仪器。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对生物界的微小个体或生物体的微小部分有清晰的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注意力。我通过实践,认为在实验教学中运用显微投影仪效果较好,具体作法如下:一、指导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初一学生初学使用显微镜时,虽然教师详细讲解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边讲边示范操作,但仍有不少学生对光时对"明亮的视野","放大的物像"...··等缺乏认识,不少学生问:"这样的视野算不算白亮?"有的学生把放大的水泡、杂质当作物像观察。用显微投影仪来指导学生练习…  相似文献   

4.
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的基本仪器。初中《植物学》列为学生实验一,要求学生认识它的构造,初步掌握使用它的技能。由于它的构造较为复杂,使用时要调节焦距和视场的明暗,学生较难掌握使用的方法。以后多次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课,很多学生既不会调节、又不善观察。教师顾此失彼造成课堂忙乱,完不成教学任务.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呢?这既有操作问题又有不会动脑的问题。比如学生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或变形虫时,尽管标本在视场中可能由于照明不当,视场光线太强,造成视而不见。有的学生把一个水泡,一点渣滓,误认为细胞,而不动脑分析活的细胞在透光上与非生命的物质(物体)应有什么不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一年级学习使用显微镜的时间只有1节课。学生只能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名称,了解成像原理和初步学习使用规程,还没有练习使用就下了课。这样学生在分组实验课上因不会独立操作,又急于做实验,往往出现操作错误,甚至发生损坏仪器现象。因此,很有必要再安排适当时间,将使  相似文献   

6.
严建萍 《甘肃教育》2014,(20):119-119
正在高中数学教学阶段,不等式是形式上比较灵活,内容上比较丰富的一章节,同时也是学生作业中出现问题较多的章节.本文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常见错误及其成因,归纳分析如下.一、对字母之间的联系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字母范围扩大错因:由于a与b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在求解这类未知数相关联问题的范围时,多次使用不等式相加的性质,会导致所求变量的范围改变,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7.
领导者带队伍,既要言教,又要身教。何谓身教?有人归结为:要求下面去做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下面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这两个“带头”当然对,但远远不够。比如有些单位和地方,领导者并没有换坐进口的超豪华轿车。也没用公款大吃大喝,而下面的换车风、吃喝风照刮不误。其原因就在于这些领导者满足于独善其身,对下面怎么样就睁一眼闭一眼,不管了。“身教”二字,只  相似文献   

8.
石中秀 《广西教育》2014,(25):69-69
正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讲求滴水不漏、天衣无缝,唯恐出现纰漏,结果是老师求全求精求细,但学生仍然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个中原因是教师只注重了经验的传授,而没让学生尝试错误,在错误中反思、感悟、成长。所谓"吃一堑,长一智",错误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只有出现了错误,才能在纠错中深刻思考,加深对错误的理解和认识,避免错误的再发生。所以,教师要学会在错误上做文章。一、将错就错,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老师或学生。错误可能是我们在备课时由于疏忽或失误操作而出现的,也可以是我们的  相似文献   

9.
怎样处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行为心理学认为 :教学要不断地警示、否定、修正学生学习的错误 ,减少再错率 ,本文仅就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具体论述。一、三种处理模式(一 )评改式 操作流程为 :评讲→改错。这是教师赶进度时所采用的“短、平、快”战术 ,教师讲评学生学习的错误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评”实施“改错”行为。(二 )预防式 操作流程为 :预防性讲解→评错→改错→矫正练习。教师在新授课时多采用这种方式 ,为了预防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教师想方设法 ,尽可能多地把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讲得清清楚楚 ,学生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值得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的课题。职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其特殊性,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任务重。为此,我想就如何增强职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与有效性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先“疏”后“堵”。很多学生的思想中包含着正确和错误两方面的认识,教师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的关键之一在于发现在学生头脑中是积极的、正确的思想占主导地位还是错误的、消极的认识占主导地位。我常常碰到这样一些学生,当他们的正当要求得不到满足,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挫折时,很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对社会不满,从而引发校园暴力、敲诈勒索等问题,对这些青年学生的思想问题,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有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一是坚持疏导的方法,以平等相待,循循善诱的态度引导他们从错误的“死胡同”里转到正确的认识上来;二是用“堵”的办法,揪住他们的错误不放,强制消除其错误思想。我从多年的实际工作中体会到,先“疏”后“堵”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有些学生思想上出现错误认识时,教师不能一概说这些认识是思想混乱,是政治信念的问题,而应采取分析的态度,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引导、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积极向上的因素上。积极的因...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时常出现一些思维上的错误。对这些错误加以分析,同时指出纠正的方法,无疑对提高学生议论能力大有裨益。学生议论文中常见的思维错误有哪些,又该怎样纠正呢? 一、认识肤浅,观点模糊。写作议论文首先要有鲜明正确的观点。有些学生由于认识能力差,对所论述的问题缺乏明晰深刻的认识,形不成正确而鲜明的观点,从而导致整个作文的失败。例如,1979年高考作文题要求考生根据《扑鼠》这一故事写一篇议论文,《扑鼠》的大体梗概是:一家庭闹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组织初、高中学生在实验室里做过几个化学实验,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动手做实验就出现操作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主要是平时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不够,再加上有些学生在做实验前没有认真预习,因而在实验室做化学实验时,就犯这样和那样的错误.现列出学生在做实验时常犯的一些操作错误,供教师和实验员在指导学生做化学实验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读了贵刊 1999年第 9期上卢达作老师的“操作显微镜的一些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一文后,对“学生实验时,常凭借自己的一些错误经验操作显微镜,教师有必要及时予以纠正”颇有同感。但对卢老师谈到的第四点:“观察时,以标本材料为对照目标粗准焦螺旋定位快……。”笔者进行了多次实践,效果不太理想。原因是按照卢老师的做法,当用左眼注视视野,出现杂物物像后,粗准焦螺旋就定位了,也就确定了焦距。再移动玻片,由于“杂物”的厚度与观察材料的厚度不一定相同,焦距也就不一定相同。这样,即使观察材料的物像移到视野范围内,也会看不…  相似文献   

14.
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课中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学生能否规范,熟练地操作使用,不仅对整个观察实验质量、效果有极大影响,同时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也起着关健的作用。显微镜使用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技能的形成对能力的发展又有促进作用。但在显微镜使用的传统教学中,多是采用教师一次讲完,学生自己操作,这样常常收不到好的效果。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练习不同于机械重复,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活动,在练习过程中,活动的结构要发生变化,完成活动的方法也要  相似文献   

15.
刘雪莲 《小学生》2013,(3):50-50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来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学生、书本等显形课程资源外,还有一些实际存在于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隐形资源,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必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尤其是会出现"错误"。然而在面对"错误"这一普通而又宝贵的资源时,有些教师认识不是很到位,不希望学生答错,甚至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表示厌恶,常常用"你真敢想"、"请一位同学帮帮  相似文献   

16.
课程资源有显性资源,也有隐性资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是隐性的教学资源。然而有些教师对此认识不足,对学生的答题错误处置不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害怕回答问题。我在一些聋校做过调查,结果显示,84%老师不希望学生答错,62%的老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17.
笔者组织初、高中学生在实验室里做过几个化学实验,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动手做实验就出现操作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主要是平时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不够,再加上有些学生在做实验前没有认真预习,因而在实验室做化学实验时,就犯这样和那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可爱的熊猫》教学故事 2004年4月23日 天气晴 星期五 又到了一(9)班的两节连上艺术课,今天要让学生走进熊猫的世界,感受熊猫的习性、了解熊猫的珍贵,激发学生保护世界珍稀动物之情。 课在我的预设中进行着,大多数学生热烈地交流着他们课前收集的有关熊猫的知识;带着对熊猫生活关注之情,深情地学唱起了“熊猫咪咪”的歌,只有徐蓥棠有时干巴巴地喊上两句,有时干脆闭着嘴巴做起小动作来。因为是歌曲欣赏,“熊猫咪咪”不需要花许多时间扎实教学,我也对他睁一眼闭一眼了。  相似文献   

19.
动物的眼睛     
高空中翱巧的鹰,视力十分敏锐,在3000米高处,能发现田鼠等小动物,并能调整视距,准确无误地俯冲掠过地面,捕获猎物。猫头鹰的眼晴有很多特殊的感光细胞,能在夜间看到周围事物。它两眼能轮流休息,做到睁一眼,闭一眼。婴猴的眼睛夜间闪黄光,跳鼠闪红黄两色光,狐狸一眼闪红光,一眼闪绿光。青蛙、海龟、海豹、鳄鱼的眼睛能水陆两用。鳄鱼的眼睛有透明的眼睑,到水里放下眼睑,能防水并  相似文献   

20.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 ,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往往会经历错误 ,再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 ,逐步发现真理。学生的认识也是如此。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知与不知的矛盾 ,会在课堂上表现为出现错误。教师若能抓住学生出现的错误 ,提示并暴露这些错误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并采取有效的办法解决问题 ,以弥补学生知识上、思维上的缺陷 ,则可达到获得正确的认识 ,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一、通过比较 ,发现错误 ,诱发思维。  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 ,限于知识水平 ,在思考时 ,会出现一些错误的想法。例如 ,在教学“平行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