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是趋势。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对教育教学注入了很大的活力,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传统班级管理在职业院校班级管理中的不足,分析了信息技术在职业院校班级管理应用的优势。实践中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活力,拓宽了班主任工作的空间,使思想教育和服务管理等工作变得更加生动、更具有人性化,增强了班级管理的及时性。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对现有教育模式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和幼儿园课程相融合,充分发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主动学习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才能使信息技术真正发挥促进教育现代化,提高管理效能,促进教育教学快速发展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菊 《成才之路》2012,(8):37-37
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进入了教育领域,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地改变传统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特点所谓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我国  相似文献   

4.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革命,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对现有教育模式提出强有力的挑战。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用的功能特点,科学而有效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和学校课程相融合,充分发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并主动学习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才能使信息技术真正发挥促进教育现代化、提高管理效能、促进教育教学快速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正深刻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思想观念、教学环境、教学形式以及教育模式。这些影响将促进师生间“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环境和“教”“学”工具。本文主要从高职层次物流管理专业的角度出发,研究物流高职教育的特点,指出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问题所在,从四个维度阐述了信息技术在高职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信息技术是一门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性学科。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加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新课改的实施,为高中信息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为了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我们必须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学校只有不断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才能真正全面提高我国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教育是未来教育的新常态.文中以北京大学的信息技术应用事件为例,探索信息技术对高校变革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学校管理、教学科研、教学支持和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8.
试论专业教学网站的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校园网站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日常办公与管理的基础信息平台。如何充分发挥校园网站的功能,推进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的整合,使专业教学能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融合在专业教学中?建立专业教学网站是实现专业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最佳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面临着的一个困境——课堂管理问题。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效果,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信息社会,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全息教育观,积极推进全息化教育,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的全息化,就是要注重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对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促进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管理方式的改革,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增加受教育者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有利于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外籍教师的引入更有利于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以人为本,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外籍教师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做好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管理意识;改革中小学德育内容与管理方法;形成促进新课程实施的德育理念,走出具有学校德育工作特色的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德育的最大效益,真正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 做好中外合作办学外籍教师的服务和管理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增加受教育者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有利于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外籍教师的引入更有利于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教学改革和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因此,以人为本,做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外籍教师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已经进入试点阶段。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需要完成两大基本任务:一是建构分类管理的制度框架,二是对现有民办学校进行转制,即重新分类。其中,能否让现有的民办学校顺利转制,是决定分类管理改革能否推进的关键。本文提出了民办学校转制的参考方案,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子女进入学校后面临来自学校、教师、同学以及自身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其成因在于国家的制度藩篱、学校和教师教育缺位、社区教育空缺等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拆除制度藩篱是制度前提,建立"教育共同体"是根本措施,加强学校和教师管理是关键,填补社区教育空缺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育之间的脱节是存在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育管理、教学管理、教材编写等.只有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中学生入学初期的衔接不畅才能得以有效地改进,九年制义务教育体制才能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7.
The market for management education has grown rapidly over the past 40 years. However, increasing competition stemming from new entrants such as for-profit universities and from the globalization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have changed the dynamics of the market thereby presenting business schools with difficult challenges. The process of disruption is offered as a methodology for rethinking program offerings, recruitment,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and stakeholder satisfaction. Three disruptive ideas: business schools are not de facto management development centers, the market for management education is fragmented, and management is a profession and should be marketed accordingly are proposed to challenge the conventional thinking that underlies how management education is marketed. The intended result is greater differentiation among business schools, more customer-oriented marketing, and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 marketing mix.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复杂、琐碎而繁重,要不断学习借鉴先进院校的有益经验,积极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并且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科学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思想教育,重视辅导员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9.
准确界定民办学校的出资人权利,是完善民办学校治理结构的基础,对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民办学校的出资人权利产生于出资人对民办学校的出资行为,集中体现为出资人对民办学校的股权。出资人权利包括财产性权利和管理性权利。其中出资人的财产性权利包括利润分配权、股权转让权和剩余财产分配权。出资人的管理性权利包括出资人在学校决策机构中的成员权、表决权,以及知情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20.
《Africa Education Review》2013,10(2):232-252
ABSTRAC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implemented in schools are regarded by many as a mechanis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environmental matters in all the operational functions of the school. The links, however, betwee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curriculum practice have not been adequately addressed in the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the results of a project aimed at integrating pedagogical aspect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in 60 primary Kanyimba, Richter and Raath The integration of pedagogical aspects schools in four provinces of the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over a period of two years. A baseline survey and post-baseline surveys assessed the integration of pedagogical aspects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The data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aid of Cohen's effects siz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rimary schools in this case study had succeeded in develop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tructures as part of the overall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The pedagogical aspects, however, were not successfully synchronised with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The study identified an unrealised potential to link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to curriculum practice and suggests opening a two-way convers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and actual delivery of instructional cont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existing learning connections that are present in neighbourhoods, such as outdoor classrooms, be harnessed to ass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values and attitudes of teachers and learn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