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闽南木版年画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相互影响,彼此融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丰富了我国民间艺术宝库。独特的地域化、丰富的民俗活动,促进了民间木版年画的发展。本从闽南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创作题材、表现形式、风格等方面,阐述其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我国的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发展历史悠久,艺术特征独具魅力,题材多样,构图饱满,虚实相间,造型夸张,用色讲究,色彩鲜艳,风格独特。其传统表现手法和传统民间元素极大的丰富了现代设计语言,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我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间风格和淳朴古老的民族气质.本文在分析朱仙镇木板年画兴起鼎盛衰落和崛起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来探析其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福建木版年画是我国南方年画的代表,产地众多,品种也极为丰富。本文介绍了福建木版年画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并根据现存的漳州、泉州、福鼎年画,总结出福建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福建木版年画的丰富性与福建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征相一致;它与福建民间其他艺术门类的共生关系是其图式独特性与传承稳定性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漳州木版年画由于其丰富的题材特色、多变的构图特色、独特的印刷特色在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独树一帜.以漳州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为崭新视角,挖掘创意技巧赋予产品新的文化内涵,通过色彩符号为产品注入新的表现形式.通过丰富文化创意产品的寓意、拓宽宣传渠道、增加保护途径等多种手段,深度挖掘漳州木版年画的时代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木版年画有悠久的历史,在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据考证,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传统年画的鼻祖,有民俗文化活化石之称,但社会经济、印刷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审美取向的变化影响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只有在抢救性的发掘和整理的基础上,木版年画这种优秀的传统艺术才能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汉水流域是华夏民族古老伟大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汉水流域的民间版画分布地域广,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基于审美视野,以汉水流域较有代表性老河口南派木版年画为例,通过将其与朱仙镇木版年画、杨柳青木版年画和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对比,主要从其图式、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使我们对民间木版年画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陕南民间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陕南民间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区域分布和人文地理环境、历史渊源、题材分类和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制作工艺、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对陕南民间木版年画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赵鑫 《文教资料》2008,(6):67-68
湖南省隆回县滩头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以其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在我国木版年画界自成一派.几百年来滩头年画由于其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生产工艺,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其中滩头年画中人物的造型尤其体现出这种特殊的艺术美感,造型夸张而富有装饰性,色彩对比强烈,风格淳朴狂放、生动,是民间造型艺术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0.
乾隆姑苏版区别于传统民间版画,是受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中由传教士带来的"泰西法"影响下产生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它将西洋画中的透视法、明暗造型等技法与中国民间传统版画技法相融合,是清中期桃花坞木版年画兴盛期的一种特殊形态。从美术学角度可以看出,姑苏版中的"泰西法"有其独特的视觉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